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2-17 12:20编者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的昭通,自古就是出川、入滇、进黔的重要通道。在这里,多元的文化交融,灿烂的文明孕育,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助推昭通绽放光彩。本报特推出昭通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以飨读者。
国家级昭通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芦笙,苗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乐器,苗族的“族徽”,每逢劳动之余或婚嫁喜庆之日,苗族同胞都要吹奏芦笙。芦笙由发音管、笙斗和簧片三个部分组成,制作的材料为竹子、杉木、黄铜等。竹子加工成发音管,杉木制成笙斗,黄铜铸炼加工成发音的簧片。芦笙制作工序复杂,工艺考究。大关县天星镇芦笙制作高手王杰锋制作的芦笙技艺精湛、造型美观,在昭通及周边四川、贵州等地区较有影响力。
制作工序复杂、工艺考究的芦笙。
昭通端公戏
端公戏,又名庆坛、打傩,为云南傩戏的代表,是古代巫祝仪式与戏曲表演融合的民间仪式戏剧,主要用于禳灾、祈福、还愿等傩祭傩仪,有“文坛”和“武坛”之分。至今在昭通辖区的镇雄、彝良、大关、盐津、威信、永善等县的边远山区流布,世代传承已六百余年。端公戏的演和跳,祭中有戏,戏中有祭。其表演所用的面具、脸谱共存现象尤为突出,它在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及民俗等方面具有丰厚研究价值。
具有丰厚研究价值的昭通端公戏。
四筒鼓舞
“四筒鼓舞”为汉族丧葬祭祀性集体舞蹈,因主要以“筒鼓”击之、舞之、蹈之而得名,又称为“跳鼓”,主要流传于昭阳区及周边;舞蹈套路多达八十多套,多模拟再现动物及狩猎等情状。“四筒鼓舞”与周朝初期的“路鼓”“四面鼓”等关系十分密切,至今“四筒鼓舞”在昭通传承发展已有千余年历史,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四筒鼓舞。
昭通代表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昭通唱书
昭通唱书,云南四大琴书之一,广泛流传于昭通城乡的曲艺。唱书形式灵活,随意性强,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以唱为主,无须乐器伴奏,仅由演唱艺人带上唱本,在田间、小巷、街头皆可演出。说唱内容比较丰富,反映了农耕文明时期丰富的民俗、民风及人们的生存理念、道德观念。唱书语言通俗易懂、唱腔清新雅致、格调纯朴自然、感染力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昭通唱书。
昭通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为具有宗教属性的古老乐种,在宋、元时期由中原传入昭通,清雍正以后进入兴盛时期。民国年间有“教义学”“述孝学”等社团。现存《大成赞》《一江风》《南锦宫》等二十余首传统乐曲。昭通洞经音乐是具有民间宗教色彩诵唱演弹形式的音乐,含有不少祭仪成分。其价值最高的是乐器伴奏的音乐部分。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与本土音乐融合,形成独特的风格,既有道教音乐的飘逸、洒脱,又有江南丝竹的柔美、抒情,更具有本土俚曲的欢快、活泼,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昭通汉族民间音乐的重要遗产。
昭通汉族民间音乐的重要遗产——昭通洞经音乐。
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为苗族的传统舞蹈,以舞乐的形式记录了苗族古代先民战争、迁徙的苦难历程,是苗族人民珍贵的民族历史记忆;芦笙舞现今又与苗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成为苗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
苗族传统舞蹈芦笙舞。
彝族酒礼歌彝语又叫“阿说客”,彝族同胞在婚嫁时演唱的歌,内容有古歌、婚嫁歌两大部分。婚嫁歌包含恋爱、说媒、咒媒、反对包办婚姻、哭嫁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彝族的风俗和道德理念;古歌有洪水冲天、民族迁徙、战争等内容,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耳熟能详的彝族酒礼歌。
朱氏唢呐锣鼓
朱氏唢呐锣鼓是巧家县及周边地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民间音乐,以家族口传心授、父逝子承、兄终弟及的形式传承,目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朱氏唢呐锣鼓的曲牌和锣鼓点子丰富,旋律优美,趣味盎然。
具有巧家地方特色的朱氏唢呐锣鼓。
彝族“喀红呗”
彝族“喀红呗”是流传于镇雄彝族聚居的小米多、大火地、齐心松林等地的彝族传统丧葬舞蹈,分为迎神曲、叉脚、抱腰、靠背、猴子搬砖、跋山涉水、威风扫地等多个舞段。“喀红呗”上身动作变化多、幅度大,用小臂带动大臂甩铃,直上直下,铃声响亮清脆,节奏感强。
流传于镇雄彝族聚居区的“喀红呗”。
车 灯
车灯是水富市农村比较广泛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主要以说唱为主,在说唱中,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动作,民间也叫“车车灯”,主要流行于水富市云富街道楼坝镇、两碗镇等地。
水富市农村比较广泛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车灯。
马树红毡制作技艺
主要流行于巧家县马树镇一带。用纯羊毛擀制成床毡、桌毡、毡包等的手工艺品,其上绘上吉祥、喜庆的民间美术图案,如狮子滚绣球、喜鹊探梅等。巧家马树红毡的特点是造型生动、古拙简约、寓意吉祥,既实用又美观。
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并存的马树红毡。
昭通酱制作技艺
昭通酱乃昭通传统名特产品,堪称云南省的“酱类之冠”,因而昭通在历史上就有“酱乡”之称。昭通酱作为调味品使用,入于荤菜,可化其油腻腥膻;施之于素菜,又有荤香;可单独佐餐,有调和口味,增进食欲的功效。
昭通人的最爱——昭通酱。
苗族(川黔滇次方言)服饰
威信苗族(川黔滇次方言苗族,俗称白苗)服饰既保留了乌蒙山区各地白苗某些共同的特征,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研究苗族的历史迁徙、文化艺术和支系分布等具有一定价值。威信苗族服饰以青、绿、白、红为主。根据居住地和支系的不同,呈现出五彩缤纷,各显华丽的特色。妇女服饰又分便装和盛装两种,其区别表现在花饰的多寡、服装底料颜色的鲜艳度和着装的规范化程度上。传统苗族服装多以自制麻布或蚕丝为原料,现大多用机制棉布或丝绸制作。但无论用什么原材料制作服装,均要用丝线挑花刺绣,以此显现各支系的不同特点。服饰是苗族重要的文化载体,集纺织、蜡染、剪纸、挑花、刺绣于一身。妇女盛装满身花锦,鲜艳夺目,是民族服饰中的杰作。
漂亮的苗族(川黔滇次方言)服饰。
张蝴绵制作技艺
张蝴绵制作技艺是流传于昭阳区的以精选双宫蚕茧作为原料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工艺复杂、流程多,包括选茧、煮茧、漂洗、脱水、剥茧三十多道工序。张蝴绵蚕丝被厚薄均匀,蓬松柔软,不脱节、断裂,舒适实用。
制作精美的张蝴绵蚕丝被。
巧家小碗红糖制作
巧家榨糖工艺历史悠久,糖业始于清乾隆年间。材料源自巧家优质甘蔗,传统工艺制作的巧家小碗红糖甜味香浓、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制作精良,为地方名优特产,民国时期就畅销省内外多地。
蜚声在外的巧家小碗红糖。
昭通甲马
甲马是古老的民间版画及雕版印刷品。昭通甲马从木料选材、模板刻制到图画、符命牒牌及经书的使用遵循一整套严格的程序,纯手工操作的整个工艺流程,承载着农耕时代文化产品生产的基本方式。昭通甲马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图画造型准确生动,书法功力深厚,具有很高的美学、艺术、宗教及民俗文化价值,对于研究民俗学及民间原始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有美学、艺术、宗教及民俗文化价值的昭通甲马。
苗族蜡染
苗族蜡染是民间传统印染工艺。在昭通,以滇东北次方言苗族(俗称花苗)的蜡染工艺保存较为完整,流传最为广泛,几乎在边远山区的苗族寨子都有蜡染的传统。苗族蜡染是体现苗族人民聪慧勤勉、心灵手巧、富于艺术思维、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的一项传统工艺,也是苗族文化中历史悠久,独具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的传统工艺。
民间传统印染工艺——苗族蜡染。
尹武刺绣
尹武刺绣是流传于巧家县老店镇尹武村的一种彝汉融合的刺绣样式。尹武刺绣将先民的图腾崇拜、原始信仰、生产生活情况等绣在鞋帽、衣裤、背带等物品上,所绣图案线条优美,具有朴素、清新的特色。
流传于巧家县老店镇尹武村的一种彝汉融合的刺绣样式——尹武刺绣。
乌峰石雕
镇雄因大理石、青石、紫砂石资源丰富,石雕发展蓬勃,工匠甚多,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其中乌峰石雕最为代表。乌峰石雕手法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圆雕、浮雕、镂空雕(透雕)、线雕、巧雕和阴刻、阳刻等。乌峰石雕刻制品可以分为:石制工艺饰品石雕、石厥牌坊、碑书石刻及生活工艺用品等。石雕制品种类繁多,但其制作工序大致相同,一般分石料选择、模型制作、坯料成型、制品成型、局部雕刻、抛光、清洗、制品组装验收和包装。
乌峰石雕选材天然、技艺精湛、造型精美、形象生动。在雕刻技法、制作品类、内容题材上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朴拙的艺术审美情趣,呈现出乌蒙山区磅礴、粗犷的艺术风格,是工匠继承传统雕刻技艺融合现代工艺的艺术结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选材天然、技艺精湛、造型精美、生动形象的乌峰石雕。
鲁甸竹编
鲁甸县的竹编技艺主要盛行于梭山镇。梭山镇的竹编工艺在200多年前就有了历史记录。竹编工匠不仅能编织出实用性强的篾制品种,还能编织出具有民族特色及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手工艺品,布局合理、搭配巧妙,编织出的各种图案栩栩如生,精细的工艺甚至达到了“簸能接水”的状态,并且很适应边疆地区民族生产生活的需要,深受当地各民族的喜爱。
盛行于鲁甸县梭山镇的鲁甸竹编。
苗族(滇东北次方言)服饰
昭通境内的花苗(滇东北次方言)传统服饰材质天然、耐磨保暖、艳丽多姿、内涵丰富、穿戴讲究,宽大的样式亦方便苗族民众进行社会生产劳动,具有适应昭通苗族聚居地高寒山区的环境特征。苗族服饰历来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服饰上图案精致、色彩分明,源于苗族的历史迁徙文化,是研究苗族发源史、迁徙史等的现实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
漂亮的苗族(滇东北次方言)服饰。记者 韩兴国 摄
苗族花山节
花山节,苗族传统节日,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苗族聚集地;花山节各地节期不一。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跳场中央跳花杆舞,并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选美等比赛。苗族花山节不仅是民族记忆的展现形式,也是苗族人民每年一次的集音乐、舞蹈、传统体育竞技、服饰、苗医药等苗族传统文化的综合的展示盛会。
苗族花山节是苗族传统文化盛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价值,是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就历史价值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民间的、口传的、质朴的、活态的存在形式,积蓄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特色,是民族历史的活态传承,是民族灵魂的一部分,是超时代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这样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延续,又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规划、建设。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生动地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动力、精神依托,是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我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极富精神传承价值。因此,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可以激活丰富的民族精神资源,传承民族精神。
来源:文图除署名外由昭通市文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