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引水浇灌小康梦 ——永善县大兴镇做好水文章绘制产业扶贫蓝图工作纪实

 2016-08-12 10:55  来源:

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仁利 袁永国)7月30日,覆盖永善县大兴镇骆丘村乌沙片区及老街回龙片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现竣工验收,工程完成新建渠道9.2千米;新建小型蓄水池43座,其中容积50立方米蓄水池42座、200立方米蓄水池1座,完成投资333.645万元。项目的建成使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群众灌溉用水难的问题,为促进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助推群众脱贫致富插上腾飞的双翼。

规划蓝图绘出来

大兴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0军长曾泽生将军故里,素有“甘蔗之乡、红糖之乡”的美誉。由于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原有种植甘蔗的地块被淹没,大规模种植甘蔗、制作红糖已成为历史,如何找到新的增收致富产业项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为大兴镇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思路,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结合乌沙片区、回龙片区的地理和气候,在组织外出学习考察、邀请农业专家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确立了“大力发展枇杷产业,把乌沙、回龙片区打造成大兴镇的一张水果名片,让枇杷成为群众致富果”的产业发展规划,将海拔700-1100米的区域规划为枇杷种植基地。一时间,乌沙、回龙片区要大规模种植枇杷成了大兴镇干部群众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人们憧憬着、期盼着规划蓝图早日变为现实。

特色产业兴起来

该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重点,从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众风险入手,采取“先行先试、逐步推开”办法,在乌沙片区、回龙片区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派出农技、林业等部门干部深入农户家中,面对面、手把手传授打塘、放苗、浇水、修枝剪叶等技术。一时间,在乌沙、回龙片区田间地头,随处都能看到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有的打塘下苗、有的浇水施肥、有的修枝剪叶……呈现出齐心协力谋发展、共建和谐奔小康的良好势头,他们正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通过三年试种期,第一批种植的枇杷开始陆续挂果,其中长势较好的一棵树上竟有百余颗果子,让群众开心不已,让镇村干部如释重负。截至目前,乌沙、回龙片区共种植枇杷1800余亩,户均4.2亩,人均有枇杷63棵,枇杷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一项致富产业。

灌溉用水引进来

产业要发展,水资源是关键。随着枇杷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水源已不能满足群众用水需要,加之主干渠及大部分支渠均为土堰,渗漏严重。为有效解决水资源不足这一难题,该镇党委政府多方协调争取3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大兴镇乌沙、回龙片区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于2016年2月正式启动。

在建设过程中,大兴镇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组,选派干部克服气候炎热、山高坡陡等不利因素,奔走在乡村山野、农户家庭,化解矛盾、组织施工、监督质量,保证进度,用实际行动推动项目建设。

山区群众笑起来

“水来了,水来了,我们再也不为用水而发愁了!”近日,笔者走进大兴镇乌沙、回龙片区,只见村民们欢欣鼓舞,像过年过节一年喜气洋洋,高兴地喊到。

长期处于缺水状态的村民,面对纵横交错的沟渠建设网、哗哗流淌的灌溉用水、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心里的高兴无法用语言表达。老人们纷纷跑出家门,在沟渠边来回行走着,看着流水从一个蓄水池漫过另一个蓄水池,生怕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美好场景;年轻人带上农具,活跃在田间地块,为“渴了”许久的枇杷树送去甘露,引水浇灌着自己的小康梦想……

“以前,我们用水实行排班制,一户人按照面积多少计算时间,常年起早贪黑,还没浇灌几颗枇杷树时间就没有了,经常为了多用一点水争得面红耳赤。现在好了,这么大的水源引进来,再加上有这么多的蓄水池,我们可根据天气情况,自由选择灌溉时间。总的一句话,感谢共产党,感谢镇上的领导干部们为我们做的一切”。乌沙片区村民刘兴云激动地说道。

“我家种了28亩枇杷,前些年,由于缺水,产量一直上不去,望着远远的一江水,我心里盼啊,老想着如果有一天能有充足的水源,我栽种的这些宝贝一定能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如今希望变成了现实,充足的水源来了,我的致富梦越来越近了,预计明年,枇杷至少能给我带来30多万元的收益”。回龙片区枇杷种植大户王禹德兴奋地告诉笔者。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