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电站移民依靠发展产业闯出致富路

 2016-06-15 20:56  来源:

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马进荣)溪洛渡水电站永善黄华库区,部分群众曾一度因各种原因长达数年上访,长期的上访使其越访越苦,越访越贫。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如今,80余户上访户转变思想,自力更生在千里之外的边疆地区种砂仁,闯出了一条产业致富的好路子。

永善县黄华镇是溪洛渡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大镇,淹没影响该镇8个村67个村民小组3499户10464人。当年,大量土地被淹没,部分当地群众在失去土地的阵痛后,产生了依赖思想,长期不断上访。

家住原黄华镇黄葛村水田七村民组的陈华东是一个出了名的上访“专业户”,拿本村土地与邻村的金寨沙坝、还山子等土地相比,越想越觉得不划算,陈华东内心极不平衡,自土地征用后,他一天无所事事,踏上了漫漫上访路,经常在政府、仲裁庭及法院之间讨说法。

2012年,恰逢镇党委班子大调整,新来的“一把手”下乡调研,听说此事后专程上门与之交心谈心。“兄弟,移民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咱都是政策的执行者,你这样闹就不对了,不仅影响自身发展,也让当哥的为难嘛。”

“书记第一次到我家,一点没嫌弃,进屋后就与我话家常,他还和我讲,以后不要叫书记,就叫大哥。”

经党委书记三番五次耐心劝说,陈华东豁然开朗,开始寻思往后的出路。2012年年底,在好友的引荐下,他远赴千里之外的临沧市沧源县勐董镇投资30万元以每亩每年30元的租金租下200多亩土地种砂仁。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将一片生长杂树杂草的土地打造成了“风吹麦浪”般的经济作物园,仅去年,成功摘取10000多斤砂仁,收入近20万元,尝到甜头的陈华东一回想当初的行为满心愧疚,现在正一门心思地专研他的砂仁种植。

付出总有回报,陈华东培育的砂仁已成为当地发展农业的典范,此举引起沧源县相关单位的高度关注,为鼓励陈华东把砂仁产业做大做强,去年县工信局给他发了一个5万元的“大红包”。

在勐董镇种砂仁的“上访户”缪万友,用黄华镇朝阳社区村支书陈华竹的话说,他就是甘田村移民中跳的最厉害那个,因自家0.8亩土地地类界定问题多次找政府理论。经过几年马拉松式上访,缪万友的家人清醒的认识到:上访不但不能改变命运,而且还会荒废生产,最终生活越来越贫困,在子女的耐心疏导下,2013年初也踏上了临沧种砂仁的艰辛历程,目前,300亩砂仁长势喜人,待到今年夏天,可丰产40000斤。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黄华镇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积极引导库区群众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发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逐步迈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据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库区已有80余户曾经的“上访户”扎根临沧、普洱、红河等地大力发展砂仁产业。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