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1-27 13:54今年9月,网上一位年轻女子背着“袖珍”爷爷去北京看升国旗、爬长城的视频被广泛关注。视频中的女孩名叫张应贤,29岁,昭通市永善县大兴镇人;“袖珍”爷爷名叫张自敏,是张应贤的三爷爷。视频画面感动了无数网民,大家纷纷为张应贤的拳拳孝心点赞。
我国自古有“二十四孝”,孝感动天、戏彩娱亲、卧冰求鲤等故事。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华夏儿女的精神瑰宝。张应贤用具体行动,向人们演绎了新时代青年孝亲敬老的人间真情。
孤苦童年 爷爷成了唯一依靠
张应贤,1993年出生在永善县大兴镇骆丘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8年,年仅5岁的张应贤因父母离异,自己由父亲负责抚养,母亲则带着年幼的妹妹远嫁他乡。“5岁那年,我爸妈离婚了,妈妈就带着妹妹走了。我拼命地喊:妈妈不要走,不要丢下我。但是妈妈还是带着妹妹走了。”张应贤哭着向笔者说起了伤心往事。
然而,原本应该陪伴张应贤成长的父亲,以外出务工为由,将年幼的张应贤留在了老家由其爷爷和奶奶看管,从此杳无音信。据张应贤回忆,爷爷是一个木工,原本对她还算可以,但爷爷经常在外务工,在家的奶奶却不待见她,放学回家稍晚一点,就把她关在门外,不给饭吃,甚至还不让她回家睡觉。失去父母庇佑的张应贤,起初还时常辗转于亲戚家吃饭、睡觉,但时间长了,也受到不少冷遇。后来,她饿了,就靠吃烧洋芋来充饥;困了,就在屋檐下或是柴草堆里睡一夜。说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张应贤几度哽咽落泪。
就在张应贤人生最无助的时候,自幼患侏儒症的三爷爷张自敏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从此爷孙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年轻时的张自敏虽身患侏儒,也能在地里干些农活,加之还略懂中医药理,生活虽苦一点,也能维持生计。从此,这位身高不足一米的老人,就成了张应贤唯一的依靠。
据邻居回忆,以前总能看到张自敏带着年幼的张应贤下地种洋芋、种玉米、挖草药,爷孙俩就这样相依为命生活了10年,直至张应贤年满16岁外出务工。张应贤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三爷爷就是她的亲爷爷,就是她最亲的人,将来一定要让他过上好日子。
张应贤为爷爷剪指甲。
努力打拼 让爷爷过上好日子
2009年,只有初中学历的张应贤,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在浙江海宁的一家袜子厂,张应贤凭着自己的辛苦努力,终于拿到了第一份工资,582元!“当时激动得整夜都没有睡着,就想着要把500元给爷爷寄回去,第二天立马就把钱寄给爷爷了,就很开心,那种感觉很骄傲、很自豪。”张应贤说。
看到孙女仅给自己留了82元零用钱,却把大部分工资都寄给了自己,张自敏于心不忍,责备了张应贤一通:“我又不缺钱,以后不许再给我寄钱了。”
后来,张应贤又辗转多地务工,但无论身在何处,爷爷一直都是她心中的牵挂。每年张应贤都会专程回老家几次,看望年迈的爷爷。每次回到爷爷身边,张应贤不仅包揽所有家务,还会陪着爷爷到医院检查身体,去集镇逛超市、买衣服,去江边公园里散步、观光,让老人充分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尽享天伦之乐。
圆梦北京 拳拳孝心走红网络
每次张应贤回家,都会向爷爷讲述中国发生的巨变,每当讲起这些,爷爷眼中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憧憬。随着年岁增大,张应贤看到爷爷已是满头白发,且腿脚越发不便,在她的心里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无论再苦再累也要带爷爷出去看看。于是,张应贤开始拼命打工挣钱,别人休息,她加班;别人买新衣服,她穿旧衣服;别人周末聚会,她独自一人在宿舍。终于有了积蓄,2021年,她带着爷爷去了杭州,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看到了西湖,还背着爷爷爬上了雷峰塔。
爷爷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到首都北京天安门,看一看升国旗,到长城上走一走。张应贤一直把爷爷这个愿望记在心上。今年9月,张应贤背着爷爷去北京爬长城、看升国旗……不承想,北京之行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这件事,张应贤很平静地说:“对于我而言,孝敬爷爷是我该做的事。”
谈起今年的北京之行,张自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看着爷爷满是惊奇和喜悦的面容,张应贤心中感到无比充实和幸福。
“我们到了天安门,去了故宫,爬了长城。爬长城的时候,梯子很高,她的鞋底很厚,不好走,她就把鞋子脱了,背起我爬长城,到了最高的顶峰。”张自敏话语中透露着心疼。
在北京游玩的日子,因为张自敏的身高和腿关节变形,长城的台阶,很难爬上去,张应贤就背着爷爷往前走;在天安门广场,爷爷看不到升国旗的全景,张应贤就把爷爷扛在肩上;去景山公园,爷爷心疼钱不愿坐缆车,张应贤硬是背着爷爷走完了长梯……
张应贤背着爷爷爬长城。
以德报怨 用爱传承孝亲敬老
北京之行结束后,张应贤首先带着爷爷回了一趟老家大兴镇骆丘村;随后又来到了爷爷现在的居住地——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搬迁安置区。这里是张应贤三叔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其三叔一家一年四季都在外务工,只有春节时才回来,爷爷更多的时间就住在这里。为了抓住短暂的时间更多地尽孝,张应贤每天总是安排得满满的,为爷爷洗头、剪指甲、买菜做饭,再到听爷爷拉二胡,陪爷爷聊天、逛公园……爷孙俩看似简单、平常的生活,却无比温馨和幸福。
张应贤的拳拳孝心不仅体现在孝顺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爷爷身上,即便是面对曾经抛弃自己的父亲,她也没有因此心存怨恨,而是选择用善良和孝心诠释责任、传递大爱。
今年,张应贤突然接到父亲因心脏病住院急需用钱的消息,当时,她毫不犹豫就筹集了1万元给了父亲。对于张应贤来说,曾经对父母的怨怼现在也已释然,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责任。张应贤说:“现在我和父母也有联系,以前我也挺恨我爸的,后来慢慢懂事了,无论如何他始终是我父亲,希望他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对于自己的未来,张应贤首先考虑的还是孝顺老人,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老人安享晚年生活。“目前,我也没有稳定的收入。下一步还是想出去打工赚钱,通过努力,买一套房子,把爷爷接到我自己买的房子里,安享晚年。”
如今,张应贤和张自敏虽然早已告别了过去的苦日子,但那段老幼相依的艰难岁月却积淀了亲人之间深深的亲情,张应贤多年如一日以拳拳之心演绎人间真情,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通讯员:甘光涛 卓韫菊 周 羽 杨亚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