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永善2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精准扶贫”

 2016-05-29 22:56  来源:

本网讯 (通讯员 龙定江)2015年末,永善县农业局邀请市农业系统3名高级经济师, 对全县60余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及会计和县农经站人员,就如何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示范社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基础知识与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制度与会计实务开展了为期2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县工商、农业等部门还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注册登记的相关知识、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及市场管理等方面作了专题讲解。这是该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永善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坚持培育壮大富民增收产业,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大力发展以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组织贫困户抱团发展,有效加快了贫困农民增收步伐。

马楠乡创新扶贫机制,变扶贫“输血”式为“造血”式,走专业化、合作化、规模化、品牌化路子,以国家扶持到户的项目、资金为引导,建立民建、民管、民受益的种植、养殖、营销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自愿以土地、草场、自有财产等入股,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得、按股分红,改变马楠产业不成规模、资源利用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管理成本高、品牌建立难、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激发群众发展愿望和激情,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目前,马楠乡已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有畜圈1.1万平方米,入股草场6万亩,羊6000余只,牛125头,总资产逾5000万元,受益农户334户1169人。今年,该乡还将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20家,力争到2020年实现马楠高寒冷凉地区四村51村民小组养殖专业合作社全覆盖。

务基镇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思路,本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做大产业”的原则,引导当地群众组建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5个,倾力打造白胜村四方碑现代农业示范庄园。庄园现已种植脐橙3400多亩,覆盖486户群众,户均达6至7亩。2015年有2200亩进入丰产期,采摘的脐橙有330万公斤,给群众创造产值2600余万元。

为拓宽群众致富路,2014年8月,茂林镇甘杉村老支书谭德才在村里发起成立了永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总投资460万元,其中国家扶贫贴息贷款120万元。合作社种植党参1100亩、玛咖40亩、秦艽5亩、重楼5亩,预计总收入644到920万元,预总利润184到460万元。带动全村7个村民小组300余人增加了务工收入,每人每年收入可增加15000元。

团结乡东胜村党支部因地制宜,以“支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由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牵头组建了擎天天麻种植合作社,引进昭通鑫宏优公司,由公司以种子、技术、蜜环菌等入股,并以高于市场价5元的价格回购产品的方式,在东胜村投资规划发展天麻500亩。在当地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广大群众纷纷以荒山、资金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并参与天麻的种植、管理和收挖等工作。目前,该合作社的110名股东中,东胜村的村民就占了86人,占股东总人数的78.18%。当前,东胜村的500亩天麻已全部投产,广大群众正忙着采收天麻,收挖完成可以采收到30万斤鲜天麻,实现创收900多万元的目标。

2014年初,大兴镇杨林、邓云发等11户移民群众成立“大兴众星网箱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网箱、进鱼苗、购饲料……很快,他们的20个网箱就在大兴月亮田渡口宽阔的江面落成,5万尾裸斑鲤鱼、2万尾江团、2000尾大口鲢、600尾中华鲟在这里“安家”。“目前投产的20个网箱,每箱有近3000斤鱼,全部卖出,可收入60万元。”杨林欣喜地说,“网箱养殖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5钱的鱼苗饲养9~10个月就可长到2斤左右。”尝到甜头后,以杨林为首的“大兴众星网箱养殖专业合作社”又着手规划新的发展目标:增加投入,新建40个网箱,扩大养殖规模,实现年产鱼17万斤。按此计划,合作社每年户均可创收近5万元,同时还可带动50人稳定就业。

截至目前,该县经过县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242家,创建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7个,流转土地28500亩,注册资金达到4.9亿元,合作社社员达6000余户,带领12000多户农户发展,覆盖了农、林、牧、渔、服务等产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催生了一批懂知识、会技术,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的新型农民,实现了农村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解决了精准扶贫的“扶持谁、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有效地使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十二五”末,永善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0亿元,比2010年(14.83亿元)翻了一番;农业总产值达19.27亿元,年均增长16.7%以上;农业增加值达12.95亿元,年均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723元增加到7121元(按2015年增长11.6%),年均增幅21.2%。累计解决和巩固10.0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46.5%下降到28.69%。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