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1-22 17:09在昭通,有这样一个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影视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摄制30多部影视作品,完成多种影视摄制器材及教学仪器开发。他就是昭通市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昭通学院教师——万璞。
2001年,大学毕业后万璞回到家乡昭阳区,进入昭通学院(原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担任广播电视技术课程教师。为了解决教学设备不完善的问题,万璞带领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的学生用竹子制作出了用于拍摄的摇臂。但是,由于当时工艺不成熟,万璞团队制作出来的“竹摇臂”不仅样子丑,用起来稳定性等方面都不足。身边好多人都觉得“竹摇臂”滑稽,甚至没什么价值。那时,年轻的万璞对自己的这项发明创造也没有信心。摇臂的研制就此搁浅。
2010年,英国宝力劲公司推出了碳纤摇臂,这给万璞带来了很大的“刺激”。于是万璞和他的团队重启摇臂研制工作,制作出了蜻蜓摇臂。更新换代后的摇臂,性能几乎可以媲美宝力劲的碳纤摇臂,但成本却大大降低了,若投入市场使用,整套设备成本可控制在4000元左右。
万璞和他的团队从事影视摇臂开发工作15年,经历了6代摇臂的制作实践,2019年完成的10米超轻便携摇臂,总体重量不超过5公斤。是目前国内业内已知的最轻便摇臂之一,不仅满足影视拍摄,也能用于直播等多种需求,并且价格十分低廉。
万璞说,无论是搞技术创新还是其他工作,要敢想、敢做、敢于承担,敢于做“在猫脖子上系铃铛”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事。2017年,万璞获首届“乌蒙工匠”称号。万璞和他的团队在昭通学院建立以万璞为负责人的乌蒙工匠工作室。目前,万璞乌蒙工匠工作室正在研发用于影片摄制的灯光控制系统。
截至目前,万璞和他的团队在创新成果方面,申报国家专利9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1项。
同时,万璞还带领学生导演摄制《迟到》《老了》《小师傅》《驻村队长》多部影视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级多种奖励。其中,2015年为拍摄好作品《编织彩虹的人》,万璞带领团队深入高黎贡山,克服雪崩、暴雪、低温等恶劣条件,在厚达几米积雪的无人区拍摄。为了1个开篇镜头,带领团队通过20多天的尝试和努力,攀上海拔近4000的雪山山顶,历时3个多月完成了影片《编织彩虹的人》拍摄。影片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播映,得到了高度评价。
万璞搞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是因为热爱。万璞说:“因为热爱,所以就没有坚持一说,而是享受。”因为热爱,所以能心无旁骛地沉醉在技术钻研上;因为热爱,所以能永怀一颗赤子之心,在纷繁的世界里安然自若。“有时候,做一个小灯具的微缩,要花上3个月的时间,人的耐心是有限的,实验室的工作既枯燥又乏味。而搞技术创新恰恰需要足够的意志力,要经得起磨炼,耐得住寂寞。”
群山环绕的乌蒙大地,能哺育众生,也能孕育科技与创新。这是万璞的信念,更是他的世界。
昭通日报记者 唐龙泉飞
校对:彭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