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幸福源泉 薪火相传——从昭通古城用水遗迹谈起

 2022-11-20 10:11  来源:昭通新闻网

美丽的望海楼公园。 陈允琪 摄

当清晨第一抹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昭通中心城市内的望海楼公园、清官亭公园和省耕国学文化公园迎来了第一批晨练者,有本地居民以及邻近省、市来昭通旅游的人们,欢声笑语与公园的美景融为一幅令人称羡的画面。不为大众熟知的是,上述公园曾经是昭通古城居民用水工程遗迹的另一种再现形式,虽然现在这些古城用水遗迹早已没有了当初的作用,已成为国家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古城用水遗迹所承载的人文情怀却早已融入昭通人民的日常生活,逛公园并感受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已然成为昭通人民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溯源昭通的用水历史,史书记载最早的就是西汉文齐开凿的“龙池”,即今大龙洞。清代以来,昭通地方官员都把解决昭通古城饮水或农业灌溉用水作为第一要务。翻阅史书,常会看到较多有关清代到昭通任知府或知县的官员实地考察昭通山川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引昭通古城北郊大龙洞泉水入城储蓄或于沿线适当的河流处修建水闸蓄水灌溉的记载。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一位叫马州的贡生在治理昭通三策中,把解决恩安县城(今昭通古城)百姓饮水列为“第一要策”。存留于老一辈昭通人记忆中的诸如上水塘子、下水塘子、月牙塘、皇闸、卧虹桥等历史遗存,反映出清代以来昭通古城的用水情况。

众所周知,城市居民日常炊饮洗濯用水需求须臾不可或缺。《昭通志》记载,今昭通古城为清代“改土归流”后新建,当时城内也曾打了一些水井,均因井水碱性重无法饮用而弃用或作洗涤用水。因此,清代以来昭通古城百姓日常生活用水历史遗迹,就成为与百姓生活幸福感最贴近的一个话题。

抚今追昔,大龙洞、恩波楼、清官亭和省耕塘这些地点,其诞生初始都与昭城群众用水历史息息相关,是昭通古城群众幸福源泉,薪火相传的重要人文资源,如今已成为昭通中心城市的旅游名片。

龙洞与大龙洞公园

大龙洞公园因龙洞而得名。龙洞发源于昭通古城城北北闸街道境内大龙洞山之西南麓,为半敞式溶洞,洞深10米、宽15米,高3米至8米不等,洞内危崖突兀如篷盖,岩篷上有倒悬的石笋和石柱,龙洞深处流出的泉水,甘甜清冽。据《华阳国志》载,西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年至5年),蜀郡梓潼人文齐任犍为南部都尉,于朱提率民“穿龙池,溉稻田,为民兴利”。学者考证认为史书所载“龙池”即今大龙洞。也就是说,大龙洞可能开凿于西汉,其源头活水从西汉至今滋养了昭通2000余年的文明。

距文齐率民“穿龙池,溉稻田”1700多年后的清乾隆年间,为提升龙洞水源的调蓄能力,清王朝准奏于龙洞修建内外蓄水闸,其中内闸称盈济闸(1744年,恩安知县俞升主持修建),外闸称广储闸(1757年,知县沈生遴主持修建)。其中盈济闸就是史书记载的“准建大闸于龙洞口”之大闸,属皇闸之一。嘉庆十三年(1808年)恩安知县王禹甸主持重修大闸及利济河,引龙洞水流过昭通坝子,灌溉田园。清末及民国年间,官绅捐银续修龙洞闸,整修后关闸蓄水,以资利济河周围田地栽插农作物,以收循环接济之效。新中国成立后扩建,加高大坝到10米,并扩宽闸底加固闸帮,扩建后称北闸。

1765年,昭通镇台佟国英首倡于龙洞洞口前建龙神祠,祠周边饰翠竹绿柳,曲池回廊,对于浑然天成的龙洞,这些园林景致,让龙洞与青山、翠谷融为一体。关于龙洞美景,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恩安知县汪人瑞游龙洞时于泉水出露处的摩崖题刻的“云霞蒸蔚,水远流长”以及清光绪进士谢文翘所赋“活水灵源出,神龙洞壑居。一泓清可沁,百里润长余。吸月流辉吐,蒸云瑞气嘘。飞潜中隐现,美利大何如”等诗文中可见。

“龙池”之甘泉至今仍为昭通中心城市饮用水水源之一,其承载的大龙洞公园是昭通人“二月八耍龙洞”以及日常休闲避暑、祈福的重要场所。步入掩映于山环水抱、楼台水榭之中与山光水色浑然一体的大龙洞公园,流连于文齐开凿的龙洞前,近距离感受汩汩流出的甘泉,不禁想起曹吟葵先生于1993年所撰之《龙洞碑记》:“龙洞乃山林公园……洞之隅,有泉侧出,聚而成潭,是为龙潭。潭水似静而微动,晶晶然若瓯盛琼浆;莹莹然如镜浮银光。一出寺门,浩浩奔流,渊渊汇泽,昭人饮灌,利赖无疆。至若春秋佳日,皓月临空,光射龙潭,静影沉璧,辉映岩篷,此即龙潭映月,为昭阳八景之一。每岁二月初八,春和景明,民俗谓之耍龙洞。届时,游春士女,摩肩接踵,烧香祈福,演戏对歌,百物辐辏,商品交流,呈一时之胜况。自清代迄今,骚人墨客,乘丽日良辰,宴游于此,俯仰胜慨,挥毫题咏,或镌诸危岩,或刻之匾联,可谓备矣。”

新中国成立后,龙洞之利,益臻显著;扩建北闸水库,增灌农桑;铺管输水老城区,供民饮用。省府优隆,列为自然保护之区;市政拨款,修复龙洞古典建筑。收回毁林开荒土地,拓为植树造林园苑。新辟景点,再建胜区;名园幽圃,迎春与素馨并美;曲槛回廊,东苑塑龙女护泉。听涛亭,观鱼舫,林涛啸应山谷,游鱼影布石上。百花争艳,细柳拂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清官亭公园。 孔竣 摄

“三多塘”与清官亭

“者点水无多,一官已留清白去;此间尘不染,何人更踏软红来。”站在清官亭公园的大门处,跃入眼帘的就是昭城清代举人饶起孝题写的这对楹联。进入公园,一眼就能看见重檐外回廊水榭建筑风格的清官亭居于公园内的碧潭清水中。溯源清官亭名称的来历与其建造始末,方能明白其不但与昭通古城引水溉田密切相连,更是历任昭通地方官员为民谋福祉的惠民工程的代表。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陕西三原人王禹甸到昭通任恩安(今昭阳区)知县。为解决昭通古城缺水问题,王禹甸提出合理调节使用大龙洞水源,引龙洞水入城,于城西隅修建了一个容积百万立方米的大水池和相应的引水、供水渠系,并于水池中砌石架为歌台,取名“三多塘”。三多塘工程所需费用由王禹甸带头捐资并倡导绅商集资,惜未完工即离任。续任知县欧阳道瀛于三多塘内增建亭阁于池中,环绕四周增建了相应的园林布局,当时就成为供昭城百姓休闲游览之胜景。嘉庆十六年(1811年)昭通大旱,因有三多塘的储水,百姓避免了无水可用之苦,民众为铭记离任知县王禹甸建三多塘水池之功德,将“三多塘”及其池中楼阁改称“清官亭”。

关于三多塘的修建始末,《三多塘碑记》曾有如下记载:“水由硐出,天造地成,无所庸其导浚。更宜于城外择地浚深池,余则潴,溢则泄,既以便郭外之取携,又足济城中之挹注……五月而池成,既乃建庙以祀龙神。前列船房,左立仙阁,池中砌石架为歌台……”清官亭一经建成,惠民的同时成为昭通人民心中最美的风景。1932年,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以风物寓教化”,委任旅长安恩溥组织官兵和士绅捐资保护修葺清官亭建筑的同时,将其修建为公园。进入21世纪,昭通市政府将“清官亭”建筑列为云南省省级文物进行保护的同时,规划扩建公园的园林布局。今天,清官亭公园已成为倡导廉洁、寓教于民的重要场所,亦是到昭通旅游者首选的人文胜景。

渔洞水库 。陈允琪 摄

余留闸与“恩波楼”

“昭通有座望海楼,半截入在云里头”说的就是昭通城南凤凰山下的恩波楼。恩波楼是一座修建于蓄水闸坝上的名楼,高达27米,为三重檐四角攒尖盔顶楼阁建筑,其修建源于昭通一场连续三年的干旱。

据史书记载,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沈生遴到昭通任恩安知县时,恩安已连续三年干旱。沈生遴到任后便上山下乡,现场踏勘,寻求缓解旱情、改善农业灌溉的办法。一年后便在大龙洞增建了“广储闸”,之后在横贯昭通坝子的“利济河”上修了18座闸坝,合理分配水源,完善渠系,提高灌溉效益。在18座闸坝中,位于昭通古城南的“余留闸”为附众流所归,一郡之关锁,灌溉凤凰山、母鹿寨、龙山寨、普麦寨等田亩千余顷。因其地位至关重要,设专人管理,培修堤埂,植树保护,并在闸前建一高楼,映日疏风,游赏甚众,人们登上楼顶一看,一片水波潋滟、叠浪摇天,此楼故名“望海楼”。望海楼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成,楼落成之始,云南总督爱星阿公巡适至,易其名曰“恩波楼”。“恩波楼”意指所建余留闸之作用为蓄水溉田使人们受益得利。

从恩波楼上远眺,水光潋滟,楼阁翘角参差倒影,颇有蜃楼海市之风,昭通人将其命名为“恩波蜃影”,成为旧时“昭阳八景”之一。对于此景,清嘉庆年间昭通邑士魏定一赋有七律《柳闸含烟》:“凤凰山下沛恩波,春熙秋荫变态多。翠水盈盈摇古柳,香风习习长嘉禾。楼如海市烟千里,渚傍渔舟雨一蓑。有客乐山兼乐水,时来树底听讴歌。”

在恩波楼前,随处可见楼之外墙所砌之模印“恩波楼”墙砖,其间镶有碑刻:其一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年沈生遴题《恩安添建蓄水闸坝碑记》,其二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知府张赓飏撰《重修恩波楼记》,其三为昭通翰林谢崇基撰《恩波楼续记》,其四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建恩波楼募捐功德碑》。据昭通知府张赓飏《重修恩波楼记》载,恩波楼因咸丰年间遭兵燹且年久失修已颓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邑绅杨履恒募资重修,并添置回廊。

从此,“恩波楼”及周边美景成为昭通百姓休闲游览之佳处。留闸蓄水造福昭通城百姓之功能融入润物无声之景致中,光绪六年(1880年)的进士谢文翘诗中如此描绘:“空濛涵蜃气,烟雨此登临。倒影飞瓮漾,微波落涨深。梅黄宜依笛,稻绿喜穿针。嗣葺欣同志,清樽我尚任”。

进入21世纪,昭通市政府依托恩波楼这一昭通古城著名的历史文物景点,规划修建了望海楼公园,使恩波楼与公园景致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昭通中心城市一张文化名片。

落霞中的省耕国学文化公园。 陈允琪 摄

省耕塘与省耕国学文化公园

省耕国学文化公园之名源于省耕塘。省耕塘的开凿与昭通城郊农业灌溉密切相关。清代改土归流完成后,为解决城北兵营屯田灌溉用水,总兵徐成贞于雍正十年(1732年)率戍兵修建了用于灌溉蓄水之闸,大大降低了耕作难度,故名省耕塘。新中国成立后,省耕塘扩建为水库,坝高由7米增到12米,坝顶增至400米长,库容增到15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3500亩。1981年,将夯土护坡改为水泥板护坡,水库东西两侧规划为果园,坝前绿树成荫。

2018年,昭通市政府将省耕塘水库规划扩建为“省耕国学文化公园”,公园整体设计体现昭通中心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一经建成便成为昭通中心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光游玩,让独特的历史文化融入昭通人每天的生活体验。把省耕塘修建为公园,是昭通人民的愿望。

以大龙洞为代表的上述城市用水遗迹凝结着治理昭城的历代官吏和士绅于昭通人用水安全方便之殷殷情怀,见证了昭通2000年以来饮用水之变迁。今天,昭通古城留存至今的用水遗迹除大龙洞仍为昭通居民的饮用水水源之一外,清官亭、恩波楼和省耕塘均已成为历史文化遗产,而昭通中心城市遇旱缺水的状态也在渔洞水库建成后得到了有力改善。有了渔洞水库建成后给予的城市用水保障,如今,昭阳区群众饮水、用水均不受干旱影响,幸福感满满。

龙洞、龙神祠与大龙洞公园、“三多塘”与清官亭公园、余留闸、恩波楼与望海楼公园、省耕塘与省耕国学文化公园,这些覆盖昭通的著名人文景点,无不折射出自古至今,昭通治理者对昭通群众日常生存状态及幸福感的关注,这种关注薪火相传2000年,至今仍浸润并根植于群众心中,成为昭通群众幸福的源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昭通人。

作者:丁长芬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昭阳 人文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