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1-16 10:43白墙红瓦盘山路,青山绿水翠竹林;玉米辣椒猕猴桃,古树老屋石拱桥;鲜花蜜蜂金稻谷,踏春避暑农家乐……这里是绥江县板栗镇板栗村三合自然村(片区),一个奔向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如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村庄——
三合自然村:世外桃源 幸福家园
百年老村
站在村头,一棵生长在溪沟边的40多米高肉桂树特别引人注目,需要4个人才能环抱,相传有200多年的树龄。溪沟之上,有一座高12米、长约20米、宽2米的石拱桥,据说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是从几根大木头搭的简易桥,发展到人行木楼天桥,最后才建成石拱桥的。
三合自然村位于绥江县板栗镇董家山下原始森林边的半山腰,距县城20公里,离集镇5公里。三合自然村因三条溪流在此汇合而得名,现有6个村民小组180户759人,其中核心区是22组和23组,共有62户。历史上的三合自然村曾经辉煌过,曾有三合大院、李家围墙、大围墙三大明清院落,办有煤矿、碗厂和私塾等,还有人中过进士。如今,从残存的石礅、石窗碉、石台阶等,依稀能看见当年的木结构三合院、四合院盛景。新中国成立后,三合自然村先后办起了学校、煤矿、木材加工厂、竹笋厂等,又兴盛了一段时间。三合自然村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村落。
能人返村
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开始繁荣,从20世纪90年代起兴起了外出务工的热潮。23组的吴辉勇、吴辉志堂兄弟俩开始到昆明闯荡,从干苦力的打工仔做起,先后从事过房建、绿化、装饰等工作,20多年前分别注册成立了公司,定居昆明,目前拥有上千万元的资产。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三合自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化公路几乎通到了每个村民小组。吴辉勇、吴辉志在三合自然村的老家虽然只有老人留守,但他们仍然投资上百万元修建起了三四层楼高的小别墅,成为当地最漂亮的楼房。绥江县在实施“归雁兴绥”行动中,动员吴辉勇、吴辉志回乡创业,兄弟俩拟投资1000万元打造“森林度假+田园观光”的综合体,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
为推动乡村振兴,在板栗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绥江县将三合自然村列入了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围绕“世外桃源、三合人家”的定位,投资500余万元实施房屋特色风貌改造、产业道和户间道建设、产业升级等,全部承包给具有房建、装饰经验的吴辉勇、吴辉志兄弟俩的公司来实施。挂钩帮扶板栗村的县委党校、县应急管理局等单位也帮助理思路、找出路、抓落实,协调资金200万元用于修路和发展产业。
今年初以来,吴辉勇、吴辉志兄弟俩一半的时间都在老家,在三合自然村设立了项目部,专门派驻项目负责人,全力支持美丽村庄建设。
美化美村
“我家400多平方米的外墙展示了我们当地的风俗文化,花费了3.4万元,自己筹资一点,政府补助部分。这要感谢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也要感谢吴辉勇、吴辉志两位小兄弟的无私帮忙。”看到自家的大楼房如此漂亮,72岁的吴辉超笑得合不拢嘴。
“政府的政策是每户房屋特色风貌改造款3万元以内的据实核销,超出部分群众自筹。”板栗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凯介绍,核心区62户房屋特色风貌改造和人居环境提升实施“七改”的预算经费是180万元左右,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大大超出。一方面,因为吴辉勇、吴辉志兄弟俩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根据乡亲们的要求,超范围地帮大家做一些拆建、修补的小工程;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们用的都是上等的材料,特别是外墙底漆,政府补助的标准是乳胶漆,但为了增加防水防脱落功能,他们用的是真石漆,材料费和做工费都翻了一倍。
“我们做工程历来注重质量。在家乡做项目,都是乡里乡亲的,就算贴钱,我们也必须保证高质量。”吴辉勇憨厚地说。
据了解,除了在房屋特色风貌改造工程中超标准施工外,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吴辉勇、吴辉志兄弟俩还做了一些没有预算的小项目,如建设农耕文化长廊、打造石拱桥下瀑布等。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政府补助资金目前才到位近200万元,但实际开支已经是600多万元,就算政府补助资金500多万元全部到位,吴辉勇、吴辉志兄弟俩也要倒贴100多万元。“只要家乡越来越好,我们出三两百万元还是能承受的。”吴辉志说。
在整个美丽村庄建设中,三合自然村核心区已拆除旧房26户56间1560 平方米,改造房屋62户、改厕114户、改造柴房圈舍26户,每户都建设有小庭院、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强村
农村要有出路,关键在修路。三合自然村在美丽村庄建设中,在原来公路已经几乎硬化到每一户的基础上,聚焦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投资120余万元,建设产业道7950米、灌溉渠2400米,不断补齐基础短板。
从清水村到板栗村的20000多米水渠,有6000米左右经过三合自然村,其中位于22、23、24组的2000多米因年久失修,几乎不能通水,以前人们大多把水田改成旱地耕种,300多亩水田仅种了四五十亩水稻。
在今年的美丽村庄建设中,沿原渠道新开挖建设了长21000米、宽2米的采摘道路,并在道路内侧新建了30厘米高、40厘米宽的“三面光”水渠,道路两边新栽种了花草树木,打造成了观光大道和农耕文化体验区。
与此同时,还在全村180多户人家之间建设了1.5米宽的户间步道7000多米,让村民们出门脚不沾泥土,进屋鞋还干净。
产业兴村
一个地方要致富,产业兴旺才是出路。三合自然村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能人+农户”的方式,成立了绥江县众力竹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的农户入社,流转土地568亩发展产业,与云南九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拓宽农产品销路,共同发展。
金秋时节,漫步在三合自然村的采摘道路上,路边是鲜花、蜜蜂和小桥流水,两边是金黄的稻谷和飞翔觅食的小鸟,近处是白墙红瓦大别墅和小菜园,远处是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有种找回乡愁,寻到诗和远方的感觉。
三合自然村计划投资200多万元发展产业,对300亩稻田进行改造,发展“水稻+小龙虾”产业;在300亩旱地种植“鲜食玉米+七彩海椒”;加强山上20000余亩方竹管护,壮大“方竹+猕猴桃”。通过农旅融合、商旅融合,发展农家乐和特色美食,打造蜂蜜、竹笋、大米等生态优质农产品,把三合自然村建设成为踏春、避暑、摘果、赏雪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综合旅游体。
三合自然村还通过能人带出务工、项目(煤矿)就近就业、就地创业“三个”渠道,增加群众收入。23组的吴址祥和26组的石勇、吴万贵等,今年3月起就带领10多人一直在做省级美丽村庄项目,月收入在6000元至10000元之间。
治理活村
社会治理是农村和谐稳定和稳步发展的基础。三合自然村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党员中心户+小组长+路长+林长”的“一户三长”服务网格,党支部18户党员家庭亮明“第一身份”作表率;严格建房审批、婚丧嫁娶操办管理,开展垃圾清运和自来水使用收费,每月2次大扫除、1次“红黑榜”评比,每季度评选1次文明卫生示范户、差评户,积极培育文明乡风。
村庄越来越美丽,群众生活“节节高”。目前,三合自然村的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0元左右,远高于板栗镇的平均水平,当地的房屋普遍比其他村的高大,一半以上家庭购有轿车,80%的家庭购有摩托车。23组的吴址桃,今年就新购买了一辆价值10多万元的轿车。通过村庄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三合”“幸福三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的目标是着力把三合自然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粮食高产样板基地、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板栗镇党委书记李仁锋对三合自然村的未来充满期待。
昭通日报记者:陈忠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