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遍山牛群一个梦 ——记昭阳区小龙洞回族彝族乡养牛大户李才儒夫妇

 2022-11-12 11:04  来源:昭通新闻网

夕阳下,近200头牛成群结队,浩浩荡荡沿着鸡窝口子山缓缓走来。一位年轻的女子被簇拥在牛群中,她像凯旋的英雄,挥舞着手中的牛鞭,驱赶着吃得肚子滚圆的牛儿,脸上露出疲惫而又欣慰的笑容。

这位女子叫马敏情,35岁,看上去身强体健、精明果断。她和丈夫李才儒一起,在养牛的这条路上,携手并肩、共担风雨,如今已整整奔波了9个年头。

创业,从两头牛开始

饲养的牛群

1985年出生的李才儒,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黢黢的。坐在我们对面,不善言谈的他显得有点拘谨。说起往事,有太多的无奈和辛酸,但充满着自信。

养牛之前,李才儒有过一段外出打工的生活。那是2009年,为了让家人的日子过得好一点,他去了曲靖富源煤矿,开始了没日没夜艰苦的井下生活。经历了一番煎熬,他忽然觉得,那样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特别让他揪心的是两个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无法照顾。两年后,他毅然离开煤矿回到家乡——昭阳区小龙洞回族彝族乡小米村。

养牛的念头其实是在父母的影响下萌发的。2013年,回家后的李才儒,看到父母饲养的两头牛产下了牛犊,不到半年就卖了两三万元钱。他似乎从中发现了商机,为什么自己不去试试呢?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妻子马敏情的竭力反对。理由是,养牛效益太慢,不如外出打工赚钱来得快。再就是,年轻人整天和牛打交道,穿双鞋子都不干净。可李才儒是一个认准了目标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人,他没有听妻子的,而是与外出打工的大姐和二姐商量,把她们饲养的8头牛买过来。加上自家原有的3头牛,就有了11头牛,牛厩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李才儒铁了心要养牛,马敏情拗不过他,只好顺从了他的意愿,两人的矛盾在致富的梦想中消解。就这样,夫妻俩踏上了艰难而漫长的养牛之路。

携手,建起新型养牛场

万事开头难。那时,李才儒养牛的条件太差,水、电、路都不通。好不容易把水管接到了养牛的地方,可因为水压太大,水管破裂,换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用电就更不能保证了,青饲料粉碎机的功率大,他们要避开村民用电的高峰期,抽空把牛的草料粉碎好,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送到山上的牛厩去。路是土路,冬天下雪,滑得走不稳;夏天下雨,整条路都是烂泥塘。如此艰难的日子,他们整整坚持了半年多。后来,乡政府为他们申请了项目,修了路、安装了变压器,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很久的问题得到解决,马敏情说,当时的心情就像过年一样,别提有多激动了。

2015年,他们饲养的牛已经达到了30多头。他们的努力,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和帮助。这天,李才儒在牛场改修牛厩,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打电话让马敏情回来帮忙,而此时马敏情正在山上割草忙得晕头转向,根本就没有听到电话响。一个小时后,两人碰面,越说越气,很快就吵起来。马敏情委屈地蹲在地上不停地抽泣,铁了心不再跟李才儒养牛了。可冷静下来,看到丈夫忙得大汗淋漓的样子,想到一头头茁壮成长的牛来亲她,马敏情又心软了。她知道,养牛走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开弓没有回头箭,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挺一挺就会过去的。马敏情在心里安慰起了自己,然后擦擦眼泪,又忙活起来。

“一开始因为缺技术、缺资金、缺管理经验,牛经常生病。特别是有一年,我们买来的一头病牛,把牛圈里10多头牛都感染了,一下子损失了20万元。”说起这件事,马敏情至今都心疼。

就在李才儒和妻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小龙洞乡党委、政府及时伸出援手,组织畜牧专家上门服务。经过治疗、隔离、消毒和种种预防,几十头牛渐渐好转,渡过了难关。李才儒说,他们能够走到今天,得益于昭阳区委、区政府、区农业农村局和小龙洞乡党委、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粪污处理、秸秆利用、草料生产、扶贫车间的修建方面,给予了很多扶持资金。这极大地鼓舞了李才儒夫妇坚持养牛的信心和决心。

李才儒夫妇花的功夫很足,养牛的技术越来越好,牛的数量不断增大,他们建在小米村的养牛场已无法容纳。2017年,在乡党委、政府协调下,李才儒流转8.2亩土地,投入了60多万元,在鸡窝口子山上建起了新型养牛场,同时成立昭阳区腾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小米村62户群众入股,一起增收致富。高高的山梁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山高土肥,养牛业逐渐壮大,马敏情的姐夫刘鹏也看到了商机,成为了合伙人。他投入资金买来20多头牛,加入了李才儒夫妇的养牛事业。刘鹏是福建人,为人厚道、勤劳能干,善琢磨、懂技术。他们明确分工,刘鹏负责卫生防疫和牛场管理,李才儒则负责种草、饲料加工和肥牛销售。目前,腾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母牛186头,加上小牛和育肥后架子牛,共有300多头。2021年,他们出售肉牛160多头,总收入在300多万元。

“要说养牛,我们还是赚了点钱。只是这钱没有放在包包里,全都投在了扩建养牛场里面。”马敏情笑着说。2020年以来,养牛合作社相继建起了新型牛厩、饲料加工棚、兽医室以及工人生活区。一个现代化养牛基地的雏形慢慢形成。

因为早年家庭的原因,李才儒和马敏情读书不多,但他们却是有着十四五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跟党走,共致富。他们说,一家人富裕不算富,要带动全村人增收才是本事。随着养牛数量逐年增加,养牛合作社的用工数量也在增加。现在他们的养牛合作社光临时工就有40多人,固定工有10多人,每年仅工人工资就要支出60多万元,为小米村群众就近务工提供了机会。村里有个叫锁正春的小伙子,在帮李才儒修建养牛场的时候,看到他养牛赚了钱,把车卖了,也搞起了养牛业。

如今,在李才儒夫妇的带动下,小米村养牛在10头左右的养牛户就有50多户。更让人感动的是,在黄牛冻精改良、配种、疾病防疫等方面,李才儒夫妇和技术员都会上门免费提供服务,和其他养牛户一起分享经验得失。

思变,养牛种植一起抓

机车隆隆作响,工人忙忙碌碌。在李才儒的养牛场里,一包包加工好的青贮饲料被码得整整齐齐,十分惹眼。他说,这些青贮饲料都是养牛户订好的,加工完成,很快就可以售出去。

青贮饲料有“草罐头”美誉,多汁适口,气味酸香,消化率高,营养丰富,是喂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饲料。而这些青贮饲料的原料,多是来源于李才儒种植的2000多亩玉米和莲花白。

过去,李才儒养牛多是从外面购买饲料回来。时间长了,他觉得很不划算,钱都让别人赚走了,于是就和妻子商量,在2021年成立了热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专门种植玉米和莲花白。这样,不但解决了自家牛的饲料问题,也拓宽了增收路子。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在热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不久,一件好事降临到李才儒夫妇头上。中科院昆明生物研究所将100亩新型玉米种子的试验放在了李才儒流转的土地上。2022年4月,通过技术人员的努力,李才儒种植的玉米产量从过去每亩3吨增加到了5吨。由于科技含量大、营养价值高,李才儒加工生产的青贮饲料成了“抢手货”,去年仅是青贮饲料一项就为他们带来70多万元的收入。研究所的教授还在李才儒饲养的牛身上安装了定位器,只要牛超出活动范围就会报警。这一些,无疑给李才儒的养牛业带来更大的便利。

有了技术上的支撑,李才儒夫妇的底气就更足,干得就更起劲了。每当看到地里绿油油的玉米苗,看到牛厩里膘肥体壮的牛儿,他们感到很欣慰,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如果说,吃苦耐劳是成功的必要因素的话,那么聪明灵活的头脑,同样是李才儒夫妇经营的“利器”。在养牛种植过程中,只要发现成本高、利润低、不适应发展的情况,他们很快就会淘汰原有的方法,打开脑洞去思谋另外的“出路”。

从两头牛到300多头牛的跨越,从白手起家到成立养牛种植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李才儒夫妇完成了“草根逆袭”。回望创业经历,他们感慨万千。马敏情说,过去一向爱干净的她,看到牛粪都要踮着脚尖绕过去。如今,黝黑的皮肤、粗糙的手掌成了她拼搏与付出的见证。一路走来,虽然很辛苦,但得到了回报。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做大做强本地小黄牛这个品牌,带动村里更多父老乡亲念好“养牛经”,过上“牛”日子。

1000头牛!这是马敏情的梦想。说到这些,她的眼睛里闪烁出自信的光亮。

昭通日报记者:吕 翼 刘建忠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童博谣
标签 >> 昭阳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