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1-10 15:02近年来,昭通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思想宣传、居住空间、教育教学、工作就业、文化交流“五嵌入”模式,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推动新时代昭通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宣传嵌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绩效考核、巡视巡查等,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百场演出进百乡”“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民族理论政策培训等载体,常态化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深刻认识开展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工作的现实意义,融情融志,凝心聚力,培根铸魂,奠定了“互嵌式”思想基础。
促进居住空间嵌入。制定《昭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纲要》,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商品房、公租房、安置房、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小区嵌入式居住,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各片区、小区、楼群、楼栋、单元中均有各民族分布,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各族群众能够亲密无间地交往、畅通无阻地交流、自然而然地交融,形成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实现教育教学嵌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不断提高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各民族学生就地就近上学,实行混班教学、混合住宿。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教育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云南师范大学与镇雄城南中学、建水实验中学与鲁甸实验高级中学联合办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与彝良合作办学,西南大学托管鲁甸振兴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有效提升昭通初、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各族学生提供了最优质普惠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家门口圆了“名校”梦,真正实现了从“家门口上学”到“家门口上好学”,满足了各族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
促进工作就业嵌入。不断加强对各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使用,进一步优化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各民族代表比例,充分保障各民族代表在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的作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招收各民族员工,实现“互嵌式”共事目标,在全市373个集中安置点附近建设就业帮扶车间279个,帮助1.04万人就业。不断完善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妇联、人社等部门组织开展妇女就业技能培训“家政服务班”、传统美食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使各族群众实现了再就业和自主创业。
加强文化交流嵌入。先后组织举办脱贫攻坚、扫黄打非、禁毒宣传、无偿献血、滇沪合作(帮扶)、乡村振兴等各类主题活动和展会专场文艺演出14场次,开展“送文化百千万工程”、戏曲进乡村进校园、昭通端公戏公益性演出等2.2万余场次,为各族群众提供共建共享的文化盛宴,实现全民共享、全民同乐、全城互动,全面筑牢“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学校教育、村规民约及家风建设中,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
来源:市创建办:王艳琼
校对:彭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