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1-09 08:22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彝良县结合当地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实际,打好“三张牌”,推进创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
享有“将军故里”“天麻之乡”美誉的彝良县,地处滇川黔三省八县接合部的乌蒙山腹地,全县国土面积2804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街道),总人口63.24万人,居住着汉、彝、苗、回等21个民族。
打好红色资源牌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位于彝良县城的罗炳辉将军纪念馆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为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纪念馆坚持做好红色文化建设,从记录罗炳辉将军征战沙场、彪炳史册的文字、照片、文物中挖掘红色民族故事,用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这一名片,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近三年来,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以展厅作为宣传主阵地,提供免费讲解服务,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接待团队1500多个。
除了纪念馆,彝良县角奎镇炳辉小学也坚持用好红色资源,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入炳辉小学,记者在操场上观看了由几位小学生演出的少年罗炳辉从军的小短剧。小演员们演绎了少年罗炳辉历尽艰难,徒步到昆明从军以及路上受各民族群众帮助的故事。炳辉小学负责人说,学校把红色革命历史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以多元化教育为手段,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好绿色资源牌
促进民族团结增收
“我来小草坝景区17年了,生态越来越好,我们餐厅除了卖自种自养的天麻炖鸡,也上山挖野菜。”小草坝景区里,茂密的树林间有一家林中餐厅,老板杨恒明是曲靖人,16岁来到小草坝便在这里扎根营生。杨恒明介绍说,自己在小草坝林中开餐厅最开始是想让来小草坝的游客有个歇脚吃饭的地方,可后来真正感受到了小草坝的天地厚养。他依靠餐厅收入,扶持着家中孩子在外上学。
除了依靠绿色生态资源发展起来的群众个体,还有依靠绿色资源带动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小草坝镇找准加快发展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依托市委、市政府赋予彝良“建设全国优质天麻产业基地”的定位,用好县委、县政府各项产业政策措施,结合自身实际和产业特点,持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狠抓产业发展,做好产业融合文章,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
“昭通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也依托资源,坚持“铜锌筑梦”,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企业先后定点挂钩帮扶325户贫困户1465人顺利实现脱贫出列,445户1951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发展带动周边500余名青年就业,先后三次校企合作助力200余名贫困学子到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就读。广泛凝聚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打好特色资源牌
民族团结扬帆远航
坐落于美丽洛泽河畔的发界街道集中安置点有着团结、扬帆、远航等社区。每个社区立足于易地扶贫搬迁实际与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环境,探索发挥社区特色管理优势,打造幸福美丽新社区,构建社区各民族之间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和谐氛围。
团结社区党组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和“规范化、特色化”原则,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和各种服务功能,合理设置建设社区业务功能用房,确保办公有阵地、服务有窗口、活动有场所、办事有专人,促进社区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为社区各族居民提供学习、交流、发展平台,让社区真正成为各族居民和美家园。社区的胡云光因大儿子外出务工受伤成植物人,导致一家6口人生活极为艰难,而这样的状况在2019年12月发生了改变。“因为党的政策,我们从老家搬来,一家6口人住进了社区最大的房子,医院、学校就挨在旁边,生活、社会交往都好太多了。”胡云光说,以前老家阴雨绵绵、交通不便、收入基本为零,搬到团结社区后,自己在公益性岗位就职,每月都有收入,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扬帆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发扬新“枫桥经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社区筹备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和居民议事委员会,按照“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原则,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议30余场次、居民代表议事会议12场次,解决各类问题7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余起,实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形成了“情况掌握在社区、问题解决在社区、矛盾化解在社区、工作推动在社区、感情融洽在社区”的各民族群众团结共进的崭新局面。
主要由汉族、苗族、彝族人口构成的远航社区,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进社区工作中,倡导“有困难找社区,有需要找社区,有时间到社区”的服务理念,组建多功能服务团队,自发形成“我们就是一家人”意识,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区民族关系。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理念在各民族群众心中深深扎根,激励各民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彝良县始终坚持用情交往、用心交流、用智交融,助力“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的实现。
彝良县发界街道易地搬迁安置区各民族居民共庆美好生活。
昭通日报实习记者:马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