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2022-11-03 09:03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
1928年,中国考古人在河南安阳市小屯村铲起一抔黄土,揭开一个3000多年前璀璨的王朝——殷商王朝的神秘面纱。
近百年来,殷墟考古发掘几未中断,宫殿、王陵、甲骨文、青铜器等的惊世发现,让商代历史成为信史,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考察。在殷墟博物馆,总书记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随后,总书记来到车马坑展厅,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
三千年历史烟云,中华文明的灿烂和辉煌激发我们不断叩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殷墟我向往已久”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
2006年7月,殷墟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说,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强调,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殷墟我向往已久”,总书记所强调的正是:“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几代中国考古人筚路蓝缕,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和一系列重大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今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
在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放眼新时代中华大地,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日益走进人民群众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赓续传承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所以重要,这段话给出了明晰的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福建武夷山,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九曲溪畔的朱熹园。
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三苏祠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莫高窟下,总书记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
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恰如“源头活水”,滋养中华民族绵延不绝。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这次在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