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市民宗局
2022-10-31 11:00近年来,昭通市突出以政策引领熏陶人、精神引领激励人、价值引领培育人、文化引领感染人、典型引领带动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领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政策引领熏陶人。借助各类培训、党委(组)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宣讲会、知识测试等形式,全市领导干部职工全面参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助昭通新闻网、北纬29度App、抖音、快手,开辟12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摄制播放500余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益宣传视频,制作张贴播放3000余幅(条)相关海报、标语,建成17个(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长廊、公园、广场、街区等,常态化向各族群众开展政策解读、成效宣讲,引领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精神引领激励人。结合昭通革命历史和现实经历,充分发挥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百姓宣讲、“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记忆”主题活动,打造了“红色扎西少年说”“老支书讲党史”等宣传队,借助“万民党员进党校”、故事党课、演讲比赛、主题实践活动等载体,突出讲好昭通红色故事、抗震救灾故事、脱贫攻坚故事和移民搬迁故事,用扎西会议、罗炳辉将军等革命精神、“万众一心、感恩奋进、自强自立、同心同向”的抗震救灾精神、“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脱贫攻坚精神、“舍家为国、克难攻坚、无私奉献”移民搬迁精神,引领浸润时代人心,激发各族群众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价值引领培育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建立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9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合文明大讲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科普大篷车等资源,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自强、诚信、感恩”等活动,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内涵、形式,在全社会形成宣传、学习、践行的浓厚氛围,引领各族群众从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文化引领感染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聚焦乡村振兴、创文创卫、疫情防控、民族团结进步等时代课题,精心创作了300余个体现各族人民精神风貌的文艺作品,深入开展“百场演出进百乡”“千场演出进千村”“万场演出进万组”“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等活动,服务观众365.25万人次,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传播现代价值理念,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持续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书香昭通、全民阅读”“苹果文化节”“民族赛装节”和各民族共享的民族节日节庆等活动,在中山、东莞举办“昭通风物摄影展”,增进东西部文化互鉴交流,各族群众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增进文化认同,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典型引领带动人。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选树命名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涌现出2家国家级、133家省级、506家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和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全域创建的工作格局。孕育了“全国最美家庭”顾旭昌、“全国道德模范”吴建智等一批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先进典型。全市上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示范典型、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形成了电视上有画面、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网络上有信息的宣传格局,通过典型引路,激励和带动各族群众营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来源:昭通市民宗局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