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幸福时光|美好生活的远与近

 2022-10-23 10:26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阳区南郊,一个不足千人的村庄盛满我的记忆,这个小地名叫三岔路的小小村庄,写满城市和乡村接合部的变迁史。

三岔路是昭阳区太平街道太平社区窑湾村10组的一部分,是当地人叫出来的,因为这里有三条路可以通往外面的世界。

以三岔路为原点,现在的村庄交通图景是一条水泥路沿着村庄向北延伸,拐弯后穿过昭通大道通往昭通火车站和渝昆高速公路昭通北收费站;一条沿着村庄的路是通往南部的城市,多年前,昭通制药厂在此建厂后,这条路便“戛然而止”,只有顺着小路绕过村庄,沿窑湾河绕行花果路,才能抵达渝昆高速公路昭通南收费站;一条穿村而过的乡村柏油路,驾车在花果路向南行驶800米后,不到5分钟就到达昭通机场,若步行也就10分钟的路程;当然,这个坐西向东的村庄,是背靠昭通老城区的,一条名为东煤路的道路将村庄和城区紧密连接。村里有点学问的人聚在一起闲聊,曾经得意地描述过三岔路的地理特征:左有龙(大龙洞),右有凤(凤凰山),前有山(花果山),后有城(昭通老城)。

从泥巴路到柏油路

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眼里,这里就是他们的一切。

在时间的长河里,三岔路曾经也有艰难的时刻。

首先就是交通不便。背靠昭通老城区,这里的交通在多年前相当糟糕。

窑湾村得以成名的是不少建房起屋所用的砖瓦便出自这里,村里上点年纪的老人多半都有制作砖瓦的手艺。三岔路就是窑湾村的中心地带,河边曾经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瓦窑,在土地承包到户后,这里的瓦窑还在发挥作用。当时对道路的要求不高,村庄里最早的路仅仅满足于牛车通行。为了解决生活的窘境,村民日夜劳作,但仅能解决温饱无暇顾及出行问题,地方政府也没有经济实力对路况进行改善。

后来,随着自行车和拖拉机的推广,村里的路扩宽了一点,但仅为泥巴路,野草和车辙见证着村庄的贫困。20世纪末,三岔路的出行随着经济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大的飞跃,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转变的同时,改善衣食住行条件成为村民最迫切的愿望。

日子缓慢行进,背靠老城区的三岔路村庄的土地大多用来种植蔬菜,这里土地肥沃,村民将窑湾河的水引来灌溉,长势良好的蔬菜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民挑菜进城去卖走在泥巴路上倒也顺畅。

三岔路的时间钟摆,推动村庄向好发展,交通工具成为见证物。

早已迎来古稀之年的父亲早年是一名砖瓦匠,烧制砖瓦是一把好手,当年的那间瓦窑房是他用牛车拉木料和瓦片建起来的。他也是村里第一个买自行车的人,当年他骑着自行车赶集,往返集镇贩运蔬菜和土特产,艰难地供养子女读书。父亲曾经是那个年代稀缺的高中生,在一所中学当过几个月中学教师,后来因为家庭缺少劳动力只能回家种地。现在,种菜、练字、逛公园成为父亲生活的全部,他写的字从时间轴线上来看发生过很多次变化:“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苦练时”“有志者事竟成”“书生意气 龙马精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欲成大树 莫与草争”……

现在已过花甲之年的杨开兵是村里第一个拥有拖拉机和汽车驾驶证的人,30多年前他买来第一台拖拉机搞运输,从当地贩运蔬菜到其他乡或其他县去卖,他赚回来的是村民羡慕的眼光和由衷的佩服。因为有了拖拉机,他对路况的要求就不同了,所以他经常平整维护村路。

三岔路在窑湾村的地位,被两条河流带走一部分荣光。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村庄,窑湾河从村庄东南面流过,另一条小河流经村庄从西南方向流过,两条河流平行流淌一段距离后,在村庄附近汇合,向南汇入另一条河流。在三岔路窑湾河流域,河流的上方多年前建设的两座石拱桥,成为三岔路村民通往昭通老城区的主要通道。西南方向的小河上则是一座石墩砌筑的平桥,成为进入老城区的另一条主要通道。

因为是拱桥,通行能力有限,加之视野不好,在这几座小石桥上都发生过交通事故。历经岁月变迁,现在这几座桥被钢筋混凝土的平桥取代,路面都铺上了柏油,桥两边安装了安全防护栏。三岔路村民一直以“窑湾河的水怕是要干了”调侃评说村庄,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出现,窑湾河水流从未断过,随着河道治理,河水喧嚣,流向下一条更宽广的河流。

村庄的路是人走出来的,三岔路的路现在除了绿油油的菜地,就是依路而建的民居。作为太平社区最南端的村庄,这里的农民悄然融入城市生活,有的村民依靠距离城区近的优势,进城务工或者去往他乡打工,特别是出远门的村民,总要在响水河那儿告别土地和亲人,再乘坐汽车、火车或飞机到远方。

向美而行

这些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三岔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人。村庄有190户10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走出50余名大学生并在外就业。村里每年都有考取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房子住着越来越少的人,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村里有重大事情的时候,村民才会聚在一起,喧嚣后便只留下清冷的村庄。

三岔路的村民从当年的农民变成了新时代有着各种身份的居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的任可,现在南京一家银行就业,收入颇丰。她微信朋友圈的地址备注是这样的:中国,三岔路!

在某大型购物网站上开店的肖波,把公司搬到了家里,一根高速网线将世界连接,他把昭通的苹果、天麻、竹笋卖到世界各地。

2021年春节,我在村里闲逛,遇到几名从教的同龄人,我们相约走遍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在路上反复诉说着生活酸甜苦辣的同时,更多的是会心一笑感谢生活的慷慨赠予,三岔路在我们彼此的心里,有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有时又是生活的简单从容,更多的是村庄让我们起身,让我们出发……

对于从村里走出去的人,村民是敬重的;对于做生意的人,村民是羡慕的。在三岔路的村东头,一个经营汽修厂的村民成为了焦点,村民们关注的无外乎是汽修厂每月赚多少钱;村子的西边,经营停车场的另一户人家,也成为村民羡慕的对象。

三岔路这个弹丸之地,有守着土地过着平凡生活的村民,有为了梦想和远方去往他乡打工的村民,抑或在城市和乡村的缝隙间,找寻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村民,他们都无一例外,在生活的经纬线上奔跑。

在三岔路,土地温热,巨大的时间钟摆不会停歇——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战略和南亚东南亚通往内陆的双向黄金大通道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来临后,昭通抓住机遇建成11条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持续加强,昭通交通大枢纽的交汇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我们将快速通江达海。

三岔路距离两个高速公路收费站近了,交通条件得到巨大改善,为村庄带来的影响是持久的,也是决定性的。

距离村庄不远的昭通机场搬迁到花鹿坪机场后,银鹰振翅向九天,村庄将释放巨大的能量。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将村庄包围后,村民出发或者返回得更频繁了,涌入村庄的人将会更多,每个人都在梦想的高速公路上奔跑,之后,也许会停下来歇一歇!

三岔路向北的路,去往昭通火车站,列车在这里停靠,村庄的故事仍在延续。往北向东的太平街道黄竹林社区,这里正在建设昭通高铁站,连接三岔路的高铁将帮助村民实现1个小时到达昆明,3个小时到达中原大地的梦想,更重要的是昭通的苹果、天麻、竹笋、花椒等优势农特产品将快速运送到全国各地。随着壮阔的交通蓝图渐次展开,三岔路必将更加美好!

昭通日报记者:杨明 文/图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童博谣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