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0-23 09:372022年9月,肖付均、吴国琴夫妻俩迎来丰收季。
“与前几年相比,如今的三合村越来越美了,出门便是竹海。”肖付均说,变美的不只是三合村,还有竹农的新生活。“我们历来以竹为食、以竹为生。2021年,家里一季方竹笋收益4万元,育竹苗40万株,年收益80万元左右。”
肖付均的家在彝良县牛街镇三合村,地处彝良县万亩竹产业示范基地内。
一方翠竹撑起一县经济,竹产业成为昭通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前些年林子里的竹笋变少、变小了,
大家都知道,退耕还林是对的。”
9月30日的清晨,朝阳初升,晨雾渐散,“挂”在山坡上的三合村开始苏醒。肖付均和妻子吴国琴将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采笋刀具、尼龙袋子收拾好,和家里人交代几句,就出门进林了。不一会儿,左邻右舍吆喝着走进自家竹林。
肖付均和妻子吴国琴要去的竹林是离家最远的一处,有3公里,其他竹林都在家附近。而在以前,肖付均和妻子吴国琴都是凌晨5时出发,要步行2小时左右的路程才到达采笋的原始竹林。
“在山里采笋大半辈子,如今脚下这片竹林终于是自家的了。”肖付均笑道。
肖付均的父母生育了4个孩子,到肖付均这一代生育了12个孩子。一家三代人中,代代是竹农。肖付均是家里长子,最早当起竹农。
“在原始竹林采笋子,太累了,太辛苦了。”10多岁就上山采笋的肖付均清楚地记得,凌晨5时,天还没亮,他就跟着父母步行进了山,山坡很陡,土壤松软而湿滑;竹林茂密,竹叶上满是冰凉的露水。竹笋长在原始的山林里,人人都可以去采,走得慢,就只能羡慕别人的收获。那时,肖付均年轻力壮,眼疾手快,在竹林里穿梭毫不费力,一小会儿,他的衣服就被露水全部打湿,裤子上沾满泥巴……如今,这样起早贪黑、步履匆匆地到原始山林采笋的场景,偶尔还会出现在肖付均的梦里。
20多年前,三合村的村民们就已经注意到山上茂密的竹林了。迫于生活,当时采笋的人比现在多得多,但因为交通不便,竹笋运不出去,价格也起不来。2001年以前,昭通的竹产业主要依托自然资源自由发展,竹林自生自灭,采笋随心所欲,竹林退化,效益低下。肖付均说:“那时,笋价每公斤0.6元,因为过度采挖,收成一年不如一年。”
三合村,地处彝良县北边,离彝良县城64公里。1994年才通了条毛石路,地处山区加上交通落后,这里的村民生活贫困,无心关注山上雨后冒出头来的笋子,精力全在自家种的土豆、玉米上,没有人愿意把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带出大山。
在2001年第一轮退耕还林中,昭通开始推广竹产业,最先在盐津县、彝良县先行先试。当年,林业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调查,结合三合村的气候条件及野生竹林的生长情况,为村子“量身定制”退耕还林等扶贫措施。当时,三合村的经济结构单一,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900元。
但是,当时村民种竹子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想不通,“把土地种上竹子,人吃什么?”甚至有人把竹子简单地插在地里。后来,相关部门又给予当地退耕还林项目扶持,每亩补助玉米150公斤、20元钱,连续补助8年。这次,村民接受了扶贫措施。
肖付均在竹林采笋
2008年,当地第一批种下的竹子有了“收成”,每亩竹林能产一两百公斤竹笋。交通不便仍是个问题,外面来的商人开出的收购价每公斤还不到0.5元。但村民算了算,这已经比种粮食作物好多了。
此后,当地竹产业逐渐发展,有了内部竞争,竹笋的价格也在慢慢上涨。近几年来,随着昭通各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脱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三合村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竹笋加工厂的落地,让以竹为生的农户有了新的销售渠道。
为了稳定价格,保护竹农的利益,2018年,竹笋加工厂实行统一收购保护价,每公斤鲜笋的价格为9元左右。“竹林是我们主要的谋生之地。前些年林子里的竹笋变少、变小了,大家都知道,退耕还林是对的。”肖付均足足想了两天,最终想通了。当年,他果断地把自家所有土地都种上竹苗,自此精心培育家里的80亩竹林。
守着竹子过上了好日子的还有肖付均的二弟肖付江。肖付江不仅有竹林,还开办了一家合作社。肖付江的儿子也跟着打理合作社的事务。
“日子越来越好,让村民切身体会到: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
中午12时,肖付均和妻子吴国琴已在自家竹林里采笋20公斤左右了,若在以前,到这个时间点儿只有几公斤是常有的事儿。“今天天气好,得抓紧时间,走完这一片。”吴国琴找了片空地席地而坐,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和丈夫肖付均计划着。
吴国琴口中的一片就是眼前望不到边的20亩竹林。肖付均家里80亩左右的方竹,如今全部进入采笋期。
吴国琴在分拣竹笋
这是他们连续采笋的第15天。对采笋人来说,秋天才是他们收获的季节。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只要有几十厘米长度,就能采摘了。但肖付均和他的妻子并不那样做,而是每隔50厘米的距离就要留下一根竹笋,目的是让这根竹笋长大成竹,以便来年有笋可采。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想法和做法,不单是肖付均和妻子吴国琴懂,彝良全县乃至全市竹农都懂。2001年昭通市退耕还林以来,盐津、彝良、大关、镇雄等县开始探索竹林抚育良策。其中,盐津、彝良的方竹通过抚育,由小径竹变为大径竹,方竹笋由小径笋变为大径笋。“2018年,彝良一家竹笋收购商收购的方竹笋,最大的一根达1.4公斤,相当于过去一根普通笋子的10倍。”肖付均记忆犹新地说。
2018年,昭通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竹产业列为全市的六大产业来抓。市林业和草原局及北部8县(市)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和“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的产业发展要求,创新举措,压实责任,全力推进竹产业发展。
近年来,昭通市林业和草原局组织林业专家深入北部8县(市)实地调研竹产业情况,按照“一山五河谷”的空间布局和“宜竹则竹、以笋为主、笋材结合”的思路,突出“一县一品”,注重功能布局,科学编制《竹产业发展规划》,认真制定《基地建设和提质增效实施方案》,落实提质增效和新植地块。在规划过程中,统筹考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旅游等基础设施,确保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制定了《昭通市金佛山方竹高效培育技术》和《昭通市筇竹高效培育技术》等,整合各类林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成立8个竹产业发展专家工作组,挂钩北部8个县(市)开展技术指导。2019年3月以来,持续围绕育苗、新植和低效竹林改造,现场组织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加强与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合作,建立竹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竹子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种植管理水平。
10月11日,肖付均家的采笋工作进行到第26天,其间休息了5天,共采笋1吨左右。按照平均价格每公斤10元计算,肖付均家21天采笋收益达1万元。
“2018年,竹笋价格每公斤9元;2019年,9.4元;2020年,10元;2021年,9.5元;今年,9.6元。2018年以来每年价格都在上涨。”拿着刚采的竹笋,肖付均笑开了花。
剥笋壳,是采完笋后的第一道工序。这道工序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大学问。“剥壳技术越熟练,越能保证竹笋的品质。”说话间,肖付均左手捏住竹笋,右手握住笋刀,在笋尖下2厘米左右的地方切下,沿着笋根的方向削过去。笋壳分离后,他又捏住笋尖在食指上绕几圈,笋壳就全部剥去了。
据悉,彝良县通过提质增效,竹笋亩产在现有200公斤左右的基础上年均增产10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至少可增加1000元。同时,彝良县加大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依托境内丰富的竹资源,深化竹资源加工利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竹笋加工企业扩能增产,方便竹农就近销售竹笋,提升种竹的经济效益,促进全县竹产业持续增效、竹农持续稳定增收。
在三合村,除了采竹笋,育竹苗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春天,肖付均都会采购一定量的竹种,育苗一年,然后来年销售。“竹苗可值钱了,2元一株。”2021年,肖付均和吴国琴夫妻俩育竹苗约40万株,收益约80万元。
如今,一年近百万元的收益,让肖付均尝到了种竹子的甜头,不仅改善了家里生活条件,还把家里3个娃送进大学、完成了学业。
发展竹产业是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有力举措,是昭通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担当,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竹产业上开辟了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结合、相互转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其中,彝良县围绕小草坝万亩竹产业基地提质布景,打造集竹海观光、竹笋采收、竹林康养为一体的竹产业综合示范园,探索以竹生态、竹编、竹雕、竹宴、竹文化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靠山吃山,如今换了个吃法。日子越来越好,让村民切身体会到: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肖付均说,过去人们来到这里只是因为这里竹笋鲜美,现在很多人都是奔着风景而来,家里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
昭通日报记者:唐龙泉飞/文 唐龙泉飞 谭光吉 聂孝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