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幸福时光|利济清泉润昭阳

 2022-10-22 11: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河水清澈透亮,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河岸两边栽满了绿色植被,景色宜人;绿化带中间的人行步道以水为轴,沿河而建,蜿蜒伸向远方;公路顺河岸而建,通畅快捷;河岸两边苹果红、庄稼熟、车穿梭、人忙碌……

国庆节期间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记者驱车从昭阳区乌蒙水乡公园出发,沿利济河河道边的公路而上,行车至北闸水库坝上,沿途看到了这国画般的景色。

利济浮光

利济河发源于昭阳区北闸街道塘房村公式沟附近,源头高程2474米,全长25千米,流域面积113平方千米。利济河流经北闸、旧圃、龙泉、凤凰等镇(街道)的杨家坟、塘房、徐家营、邓子寨、螃蟹河,从五孔桥进入昭阳城区,沿昭通中心城市西缘穿过城区后,于母鹿寨附近转流向西,流经碑天河、欧家营后,于欧家营高鲁桥处汇入上一级支流昭鲁大河,汇入口高程1904米。

千年利济,昭阳八景。利济河南北走向、贯穿全境。河水清澈,波光粼粼,十分美丽,被引上来灌溉农田,滋润大地,历来被昭阳区人民视为“母亲河”。河两岸柳树成荫,景色宜人,因风景优美,曾被文人学士取名“利济浮光”,列为“昭阳八景”之一。

民国年间,利济河为昭阳城区居民的主要水源。“利济河沿岸世代居住的村民,在河滩上随便挖一个坑,清澈的水便汩汩地从沙坑里冒出来,村民们便用水瓢舀进桶里挑回家饮用、做饭、洗衣!”在很多纪实文学作品中,我们还可以读出被称为“利济浮光”的美景。

北闸源头

“我读小学时,常脱掉鞋袜,赤着脚蹚水过河上学。那时,河道宽敞,河边野花开放,一股股幽香,勾魂摄魄,河水清而亮。夏天,我们相约到河里游泳、捉鱼摸虾、打水仗,其乐融融。玩累了,就躺在河埂上晒太阳,晒成一条条‘小鳗鱼’,一纵步跳进河里,咕咕咚咚,敲击着河底漂亮的五彩石。那时,天空湛蓝湛蓝的,云白白的,如一团团棉花,在蓝天里飘荡。”老家在北闸街道的作家欧阳平在散文《利济河的记忆》里,写出了他少年时期对利济河的美好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昭阳区先后修建了公式沟水库和北闸水库,这成为北闸集镇和附近村庄饮水、灌溉的主要水源。

记者在北闸水库大坝下的泄洪口看到,有一股水从水库里流出,经过头道沟水渠,流向海坝村,滋润着海坝村的庄稼地。

顺北闸水库大坝下的河道而下,有许多支流和雨水管道流到了利济河里。来到曹家河坝边,渔洞水库北干渠的一个闸阀处,有一股以每秒0.3立方米速度流淌的水流,正流向利济河里——这是引渔(渔洞水库水)补水工程对昭阳城区两条主要河流进行生态补水的3个入口之一,另两个入口都补入了秃尾河,每秒总计补入1立方米水量。而在这一段河道里,两三名身着黄马褂的工人正在清运前几天被洪水冲到河里的垃圾。据昭阳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市河道管理执法大队相关人员介绍,在利济河上,有60多人负责保洁清运维护工作。

生态廊道

作为昭阳区的“母亲河”,利济河在老一代昭通人的心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为她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昭通人,一直灌溉着昭通坝子100多平方千米的良田沃土。“我们小的时候,利济河河底透明,鱼儿不少。我们经常在河里洗澡(游泳),吃的水都是从这河里挑的。”家住龙泉街道巩固社区小李子园的李兴银老大爷,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利济浮光”,仿佛又找到了儿时的欢乐。

“后来经济发展了,人口和沿河的房子增多了,大家把脏水污水都往河里排,利济河的水变得又黑又臭,成了臭水河,再也没有人敢下河洗澡,大家都只能避而远之了。”李兴银十分惋惜地说。利济河的污染,不仅影响了昭阳城区的城市形象,更关乎民生福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以来,昭阳区大刀阔斧地启动了利济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拆除沿岸违建、清淤除障、修堤固岸、雨污分流等,扎实开展沿河景观打造,使沿河两岸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北闸水库、官房古桥、河滨公园、乌蒙水乡公园等节点,成为昭通中心城市的“花园”。坚持以“河长制”为抓手,强化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系统发力,扎实开展控源截污、面源污染防控、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工作,利济河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如今,利济河河道沿线污水处理率从32%提高到82%。“臭水河”变成了水清、河畅、路通、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是昭通中心城市又一道亮丽风景,再现“利济浮光”的荣光。

对于沿河附近居住的居民来说,又多了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每天黄昏时分,附近居民吃完晚饭,步行在利济河畔,穿越竹林小道,走进幽静的河道公园,坐在亭子里,吹牛谈天,身心愉悦,疲惫顿消。

官坝古桥

枫叶红、柳树绿,河水清、岸上洁;步道宽,市民欢……记者在利济河乌蒙古镇段官坝古桥公园看到,这里被打造成了一个休闲公园,上百年的“官坝古桥”仍然横架在河上;市民们三三两两地或在公园里散步,或在亭子边的长凳上晒太阳,怡然自得地享受着美好时光;两名管理人员清理着河里或两岸的零星垃圾,昭阳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人员不时地前来巡逻。昔日“脏、乱、差、臭”的利济河现已华丽蝶变,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景观河”“幸福河”。2021年9月30日,利济河五孔桥至乌蒙古镇东侧昭阳区中医医院段被评为市级“美丽河段”。

“每天傍晚,来这里休闲、健身的市民特别多。”一位大妈表示,她每天都会和姐妹们来这里跳广场舞。

“我家以前就住在利济河边上,为了支持河道治理,搬迁到了欣盛家园。”81岁的李兴银老大爷坐在官坝古桥公园的长凳上晒着太阳说,“为了群众生活更美好,政府组织人力物力,终于把利济河改得比以前更宽阔、漂亮、安全了!”

顺利济河乌蒙古镇段而下,经过风景秀丽的枫园廉租房小区段河道公园,步行两公里左右就到了玲珑别致的河滨公园,这里的游人和市民比官坝古桥公园的多,显得十分热闹。

乌蒙水乡

“乌蒙水乡踞凤凰,南北公园相对望。高楼林立商圈起,曲径通幽景色芳。紫气东来迎旭日,斜阳西去送霞光。城市客厅好境地,利济河畔水一方。”这是署名为绿茵斗士的作者在《乌蒙水乡 在水一方》中的诗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利济河畔的乌蒙水乡公园今天的美景。

乌蒙水乡公园位于昭阳城区的南部,占地面积约442.25亩,投资约2.88亿元,是昭阳城区两大公园之一。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许多人沿着利济河乌蒙水乡公园段的河道漫步,垂柳依依,流水潺潺,人影晃动,小鸟啁啾。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河水清澈,令人心旷神怡。人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更有灵魂。如今的利济河,正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昭通人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天蓝水清

利济河的变迁,既是昭通中心城市心灵的镜子,更是人们灵魂的写照。利济河,是昭阳城区除秃尾河之外的第二大河流,承载着老昭通人的美好记忆,也是今天昭阳城区繁荣富强和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态侧影。

污染防治,破釜沉舟“一股劲”,天更蓝了。十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实施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尾矿库污染治理、长江禁捕整治、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劣Ⅴ类水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八大行动”,坚决守护好昭通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自2018年起,昭通中心城市环境空气优良率连续4年保持在99%以上,2022年以来连续半年保持100%。

流域治理,线面共进“一条链”,水更清了。目前,全市393条河流共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河长2528人,实现所有河流库渠河长全覆盖、无遗漏。深入实施“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以“河长令”形式交办县(市、区)进行整改。编规划、增投入、建项目,果断“搬”、彻底“退”、科学“治”、完善“管”等,锁“痛点”、治“六乱”、除“病根”,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确保“一江清水入长江”,昭通人民更幸福健康。

记者:陈忠华  图片由记者:陈忠华 雷明娟  通讯员:李世亨 摄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环保 昭阳区 幸福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