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0-21 09:59昭通古城始建于清代,文脉源远流长。古城被看作是昭通的灵魂所在,是最能体现“昭通味道”的地方,也是昭通历史文化的根。在20世纪30年代,以辕门口为中心,这里是全城的制高点,那时城内有大小街道64条,然而最繁华的一条街便是陡街。
这条街,一直是昭通人的自豪。上百年来,在人们的精心打造和诚信经营下,陡街成为方圆数十公里的商贸集散地。城市在岁月的长河中,日新月异地发展,昭通人记忆中的陡街静待新生,特别是年长的老人,对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陡街作为曾经的文化和经济中心,见证了他们一生的风霜雨雪和酸甜苦辣。
回 望
谓之陡街,是因为街建在陡坡之上。过去的陡街,房屋多为两三层土木结构的建筑,建得洋气,门面为圆拱式法式建筑,且有欧式装饰图案,街面是青石板镶嵌而成,凿有石痕,路面陡而不滑。锃亮的青石板可见人影,站在青石板上,仿佛一不小心就滑进一段烽烟历史,马帮踏过陡街青石板发出的“嗒嗒”声响,治滇18年的昭通人龙云从护国运动、抗日战争到和平解放,见证了云南的历史风云,每一块青石板仿佛都在讲述着一段往事,时时展现出这条百年老街的历史厚重感和曾经的辉煌。
从爷爷的讲述中得知,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家就在陡街,后来家道中落,曾祖父变卖了房产,一家人流离失所,至于如何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爷爷并没有过多讲述,祖辈们的故事也就没有了后续。从那以后,陡街在我的脑海中便有了不一样的情感,这是祖辈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从我记事起,陡街一天的时光,是从卷帘门清脆的声音中开始的。
天刚蒙蒙亮,陡街便热闹起来,店铺相继开门,阳光斜射入店铺,温暖、舒适,炸油糕的店铺“滋滋”作响,热气缭绕,买包子的人围成圈等候。中午,几个老人坐在店铺门口卷着叶子烟,不时地用舌头抿一下,在烟雾缭绕中,享受惬意生活。
街道的两侧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各种时尚单品最开始也只有在陡街才看得到。昭通女子多娉婷,戴望舒笔下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女子踏着陡街的青石板款款走来,陡街氤氲了我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陡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交织成繁华、喧嚣的一天。
陡街,在这样的岁月中,走过了无数春秋。
陡街是藏在心里最深处的回忆,在光阴里回眸,我看见曾经的欢乐悲喜,目睹着时代的变迁,像是一方舞台,总有一幕新剧上演,心底总有绵绵不断的牵挂和羁绊。
陡街的青石板承载了我的童年,小学6年,陡街是从家到学校的必经之地。坡度达30多度的一条街,由上而下200米左右。从前,陡街两边多为两三层的木质建筑,现在已经全部变成砖混结构的房屋;曾经,陡街两边种有梧桐树,秋天树叶掉落时,金黄的落叶铺满地面,与青石板交相辉映,那样的场景已难觅踪影。街道两边的商铺主人来来去去,货品日新月异;街上路面凿有石痕的青石板依然还在,静静地看着这条街道的变迁。
走遍陡街的每一个角落,我回味着在这儿留下的印迹,我甚至能记起某个下雨天,父亲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我坐在后座上,雨水顺着雨衣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水花,心中渴望着早日长大有辆自己的自行车。再大一点儿,父母就不再接送我上学放学了,放学后与好朋友走在陡街上谈论着长大后的愿望,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不切实际。记忆中很多片段都揉碎了融入斜阳下,慢慢拉长直至遁入黑暗的影子中。
当年的电影院已无踪迹,多次易主,先后改为手机城、美食城等。记忆中,电影院附近许多小商贩支起大铁锅,点燃柴炭烧洋芋,边烤边用竹篾刮去外皮。她们坐在火盆前,一边聊天,一边顾着火盆,头上系着各种颜色的头巾。当年最常见的四方头巾,不仅遮灰挡土,也是陡街一道风景。有买主光顾时,便将烤得外焦内糯的洋芋切开,抹上风味独特的昭通酱,味道便是一绝。烧洋芋旁边必定有昭通的特色小吃“烤肉串”。夜幕降临时,红红的炭火忽闪忽闪,烤肉的老板在炭烤架旁左手拿着扇子,右手拿着肉串来上下翻动,不一会儿,一把味道绝美的昭通小肉串便让各路食客大快朵颐;大碗盛满的木瓜凉粉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红白相间的酸萝卜撒上辣椒面,酸甜可口;烤好的豆腐从中间切开,放上腌制的莲花白和折耳根,每个人都吃得欢天喜地。昭通人爱吃辣,这里的酸辣粉、麻辣烫、炎山凉粉似乎都离不开辣椒。
再往前,便是陡街的街尾了,记忆中一座天桥连接陡街与西街,商贩、街头艺人都往这个地方聚集。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便是这里的“耍猴戏”,那时觉得猴子聪明可爱但也觉得它们可怜。如今,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天桥不见了,但我仍然会想起过去,想起童年浅薄但真诚的快乐。
重 塑
对于昭通人而言,陡街所属区域是昭通中心城市独具历史风味的老街。然而,这条历经沧桑的老街存在诸多问题。沿街老旧建筑由于修建时间较早,存在墙皮剥落、路面破损、房屋破旧、设施老化等问题。热闹归热闹,繁华是繁华,但环境却不敢恭维,街面被各种小吃摊侵占,路面既狭窄又泥泞,污水遍地,行人过往十分困难,给城市的市容市貌带来很大的影响。
作为昭通中心城市,如何让老城旧街焕发新活力是城市发展变迁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陡街是昭通的历史文化名街,必须保持本来样貌,这里的居民都希望能在保留老街原本风貌的前提下,改善基础设施。这是一条见证昭通百年沧桑的老街,这也是一条破茧化蝶的老街。2008年,昭阳区委、区政府对昭通古城进行改造,陡街便在其中。在保持原有风貌的情况下,拆除陈旧危房,亮化街道,改善基础设施,陡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一年,我离开了昭通,并未经历陡街的改造。2013年,我回到了家乡,再次踏上青石板,街道还是原来的街道,但是粗壮的槐树和梧桐树已不见了踪影,美味与梦想在这里汇聚,古朴与时尚在这里升腾。陡街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商业文化价值及城市品位。
窥见一个城市真实面貌最好的方式,便是到城市的老街走一走、看一看。放眼望去,陡街干净清爽,处处彰显生机。当年烟熏火燎的烧烤摊迁入了美食城,小商小贩盘了店铺划行规市,不再影响交通和市容。小朋友嬉戏打闹、年轻人奔波忙碌、中年人品茗听雨、耄耋老人细说往事。在久别的游子、探亲者的眼中,昭通的城市面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气质和品位的不断提升让他们惊叹不已。
随着城市的发展,陡街的商业地位日渐下降。近年来,省耕水街、金融中心、吾悦广场、合景广场等一个个商圈崛起,陡街已不再是唯一的商业中心,尽管不愿意,却不得不承认。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陡街依然是昭通人和外地游客了解昭通的首选之地。陡街虽略显落寞,但在昭通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任何一个商圈都无法取代的,暂时的落寞并不会影响陡街在昭通城市商业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会消磨那个年代的气息,会改变些许那个时代的风格,再慢慢地老去。看得见消逝的历史,摸得着建筑的质感,闻得到久违的味道,唤得醒沉睡的记忆,陡街藏着这个城市的人文、历史、民俗、事件等。
陡街的喧闹,陡街的繁华,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古老而欢腾……
记者:莫 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