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0-17 09:302022年9月6日,云南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玉溪市举行,来自永善县33岁的残疾人运动员蔡松摘得乒乓球TT10级男子单打银牌。次日,他又与队友共同合作,一举夺得乒乓球TT10级男子双打金牌。在两天里,连续获得两枚奖牌,不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身残志不残,永远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熟悉蔡松的人都知道,他生活中用心用情地做着两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一件是打乒乓球,一件是培养乒乓球苗子。近年来,他凭借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冠军路,用自身经历证明了人生价值——虽然身体残疾,但只要对生活不失去信心和勇气,同样可以做一个有用和幸福的人。
一场意外事故 导致身体残疾
蔡松,1989年出生于永善县马楠乡桃山村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退伍军人,母亲温柔贤淑,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有着幸福的童年生活。
2000年暑假,蔡松带着5岁的表弟白富明外出放羊,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巨石从山上滚下,眼看就要砸向对面的表弟。在万分危急时刻,蔡松冲过去推开表弟,自己却被砸伤,最终导致右手掌脱落、右小腿全部粉碎,闻讯赶来的父亲和乡亲们立刻背起蔡松赶往医院急救。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他才出院,后经相关部门鉴定,被评为二级伤残。
这场事故让蔡松深受打击,不仅行走极不方便,而且性格变得孤僻自卑,对未来感到特别迷茫,整整一年没有出过门。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自那以后,他一边学习用左手写字,一边拄着拐杖学走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小升初考试,蔡松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永善县第二中学。初中毕业后,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昭通市民族中学,而与乒乓球的一次邂逅,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蔡松(左一)在云南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摘得金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艰苦训练球技 频频争金夺银
每一场比赛的背后,都是他坚持不懈训练的结果。2009年9月,高中三年级的最后一学期,年仅20岁的蔡松被昭通市残疾人联合会选拔进入集训队,参加了云南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由于是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心里难免感到紧张,加上临场发挥不好,最终以1比3输给对手,排到第九名。这次比赛虽然失利了,但他却不气馁,反而越挫越勇。考入大学后,阳光、自强的蔡松发挥自身特长,通过演讲竞选,成为学校首个残疾人体育部长,他带领学校乒乓球队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学习之余,他多次自费聘请教练指导,苦练乒乓球技。训练中,因为一条腿和一只手掌缺失造成重心不稳,摔跤是常事,但他从未放弃。在持之以恒地练习中,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专业水平快速提升。
“球不落地,永不放弃,哪怕摔倒,也要坚持。”这是蔡松在赛场上拼搏的信念。2014年9月,蔡松参加云南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决赛中,他与对手展开巅峰对决,他和队友相互配合、通力协作、沉着应战,最终夺得双打冠军。而早在2014年3月,初露锋芒的蔡松就在普洱市第二届残运会上一鸣惊人,获得乒乓球单打冠军。
从那以后,蔡松在参加各种乒乓球比赛中,总是不负众望,频频争金夺银,为家乡增光添彩,成为昭通市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如今,已是老将的他成为了赛场上的“定海神针”,总能激发出伙伴们的拼劲。“蔡松训练特别刻苦,他的成绩来之不易,多年的辛勤付出才有今天的收获!”教练兼队友的王宜生这样评价他。王宜生和他相识13年,对这位小兄弟十分认可。
收获甜蜜爱情 传承国球精神
2015年11月,在亲朋好友的见证和祝福声中,蔡松和同为残疾人运动员的魏沛会牵手走进婚姻殿堂,随后便迎来二人爱情的结晶。妻子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初中毕业后,恰遇云南省轮椅击剑队挑选苗子,经市、县残联推荐,魏沛会通过体能和综合素质测试,最终如愿走进云南省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基地。在昆明期间,她先后代表云南省、中国参加世界杯轮椅击剑、第九届远南运动会、全国第七届残运会等国内外各种大型轮椅击剑比赛,多次荣获金、银、铜牌,这些奖牌成为了家里最出色的“软装”。新婚当天,客厅中最吸引眼球的要数靠正墙上悬挂的奖牌,可称得上一个微型博物馆,亲朋好友对这个“冠军之家”的拼搏历程佩服不已。
或许是有过相同经历,魏沛会更懂得那份融入骨子里的体育情结。“这些年来,打乒乓球已经成为蔡松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魏沛会说。正因为懂得,她才选择多照顾家,照顾老人、孩子,让丈夫安心打球。而蔡松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拿出部分积蓄开办了一家乒乓球训练馆。平时除了与永善县乒乓球协会会员一起切磋球技外,还定期对一些喜欢乒乓球的小球员们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他告诉笔者:“感谢这些年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所以也希望为家乡的体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租了一套房子,并购置相关设施设备,为县内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开设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班,让孩子们在充分感受到乒乓球运动带来快乐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体质,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弘扬乒乓球文化,传承国球精神。”
致敬国球荣耀,“乒”出美好未来。当提到今后的打算时,蔡松高兴地说: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要站上台竞技,就必须全力以赴。我会一直打下去,直到打不动的那一天,生命不息,打球不止。”
通讯员:黄 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