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幸福生活入画来 ——群众生活实现“贫困变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022-10-16 10:47  来源:昭通新闻网

时代之潮,浩荡奔涌。跃过群峰天地新,跨过金江山河远。

磅礴乌蒙,不畏艰难,翻山越河永向前;云岭昭通,铿锵争辉,通江达海向未来。

鼓急号催,奋楫扬帆,漫漫征途激发起全市人民奋进新时代、续写新篇章、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磅礴力量。

今天,我们迎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春风浩荡,更写华章。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昭通改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

这十年,崛起路上的昭通,喜乐更迭,天地欣欣——群众生活实现“贫困变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实力实现“滞后到跨越”的历史性提升、综合交通实现“天堑变通途”的历史性飞跃、产业发展实现“弱小到壮大”的历史性突破、城乡面貌实现“旧貌换新颜”的历史性蝶变、生态环境实现“脆弱到宜人”的历史性逆转、社会事业实现“薄弱到加强”的历史性进步、党的建设实现“适应到引领”的历史性加强……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承载昭通腾飞梦想和希冀的壮阔蓝图已擘画,乌蒙大地正以山河为原点,在新时代的奋斗浪潮中挺起发展的脊梁,书写辉煌壮丽的时代篇章。

有梦想,须登攀。新征途,新使命。勇敢善争的昭通在砥砺前行的路上再攀高峰、更写辉煌。

如诗如画的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老铁厂。

走进海拔2000多米、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老铁厂村民小组,一个占地10余亩的水塘在微风吹拂下呈现粼粼波光,数十间黄色的民居依水而建,成群的燕子振翅飞舞。每户都实现了有客厅和卧室、有院坝、有户间连接路、有厕所、有厨房的“五有”目标,还专门修通了连接外面的公路与通信设施。村民依托水塘养鱼并向外开放垂钓,每户每年可分红近1万元,村民们还依靠改善的民居开起了农家乐……这里已经成为了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村民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提升。曾经“出门泥坑子、吃饭荞麦子、住的窝棚子、通信靠嗓子、出门脚杆子”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鲁甸县龙头山镇全貌。

十年来,昭通立足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凝聚起广大人民的力量,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抓机遇、聚民智、勇拼搏,在乌蒙大地上打响了一场场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硬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志愿服务队帮助移民群众搬新家。

在昭阳区靖安安置区思源社区,“德雄盲人按摩店”的牌匾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从大关县木杆镇搬迁到靖安安置区的盲人吴德雄开的店。吴德雄两岁的时候因为高烧导致眼球坏死,从小便过上了永无光明的黑暗生活,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学会了吹竹笛、葫芦丝、芦笙等民族乐器。长大以后,吴德雄到昆明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搬来靖安安置区,在安置区干部的帮助下,吴德雄在思源社区的街道上租了一个门面,开了一间有5张床位的按摩店。如今,吴德雄一边以按摩为生,一边参加各级组织举办的残疾人文艺表演活动,生活有了保障,吴德雄一家人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一起开启幸福新生活。

搬迁群众领到了房产证。

枇杷丰收。

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难现状,昭通市委、市政府统筹东西部扶贫协作相关市(区)帮扶资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资金等各方力量,全面打响了跨县(区)搬迁的攻坚战。先后建成集中安置区(点)373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9个,鲁甸卯家湾、昭阳靖安、彝良发界3个万人以上安置区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四位,全市35.47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一步实现进城入镇,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昭阳区靖安新区搬迁入住仪式。 

幸福快乐的孩子。

十年感恩奋进,十年沧海桑田。全市上下聚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市10个贫困县(区)、1235个贫困村、185.07万贫困人口全部退出贫困序列,230万群众彻底告别不安全住房,251.48万人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从不到千元到万元,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巨大转变。群众生活实现了“贫困变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昭通日报记者:毛利涛

图片由记者毛利涛 刘静涛 张广玉 通讯员 陈 洪 徐有定 邓鸿雁 摄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