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多彩乌蒙庆丰收丨 向绿而行 “薯”你最美

 2022-10-14 11:39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当第一缕秋风轻轻地拂过乌蒙大地,田野里、果园中奏响了收获的旋律。无论是星罗棋布的种植大棚,还是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处处盈车嘉穗、瓜果飘香,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农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昭通日报社全媒体平台推出“多彩乌蒙庆丰收”农民丰收节主题策划报道,以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为脉络,充分展示昭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乡村振兴取得的喜人变化。

马铃薯,在乌蒙山区有“救命蛋”的别称。脱贫之前,正是这普普通通的马铃薯,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昭通充当着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主食。

马铃薯是与昭通市贫困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是二半山以上山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近年来,昭通市马铃薯产业链不断延伸,从种薯繁育到食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逐渐形成。昔日的“救命蛋”成了如今的“致富薯”。目前,昭通市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52万亩,鲜薯年产量420万吨。

马铃薯香润山村


昭通人爱吃马铃薯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人们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人吃,牲畜也吃。昭通人把马铃薯作为主食,以前是因为穷,而现在是因为富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到了秋天,村民的院子里堆满了马铃薯,有这样的收获,村民感到知足,感到幸福。

9月的水磨镇,美丽又和谐。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让村民只能聚在家中聊家常。成片的马铃薯长势喜人,条条硬化路通向一座座农家小院,公路两旁被东一茬、西一簇的花卉点缀着。

水磨镇位于昭通市鲁甸县中部,地处大山深处,是个传统的农牧业乡镇。这些年来,水磨镇因发展马铃薯产业,从一个贫瘠的山区乡镇变成一个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新乡镇,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2008年,水磨镇在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依托科技能人带动,成立了鲁甸县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2022年,该合作社已有社员168户,经营场地2500平方米,种薯基地面积4997.17亩。

水磨镇铁厂社区山脚自然村村民卢应德是马铃薯种植户之一,“我家种了10多亩马铃薯,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光这一项年收入就有3万多元。”卢应德说,基地规模大,合作社长期吸纳周边村民务工,村民每天收入50元至250元不等。平日,做完自家地里的活计,卢应德便到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又有3万多元。

合作社还用价格差的方式对社员进行分红,“打个比方,收购马铃薯时,如果非社员每吨1200元,那么社员就是1600元。”鲁甸县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飞说。照这样的算法,卢应德每年还有近万元分红。“全部加起来,年收入有七八万元,之前想都不敢想。”

别羡慕卢应德,日子比他过得好的还很多。

2017年,合作社提供给水磨镇滴水村贫困户张兴祥家10亩种薯,指导他种植马铃薯新品种。除去成本,当年张兴祥就赚了2万多元。

2018年他把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年产量280吨,合作社以每吨1500元的价格收购,合计42万元,除去成本,张兴祥纯收入近20万元。

2019年,他把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40亩,年产量350吨,当年马铃薯价格好,合作社以每吨2000元的价格收购,合计70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超过30万元。日子富裕了,当年张兴祥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帽子。

在昭通,像张兴祥这样靠发展马铃薯产业脱贫致富的人不在少数。昭阳、鲁甸、巧家、镇雄、彝良、大关、永善7个县(区)是昭通马铃薯主产优势区,昭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促使“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又一大产业品牌。马铃薯香润着昭通的每一个山村。

科技点“薯”成金


亩产3587.89公斤!9月19日,在水磨镇铁厂社区的云薯108马铃薯示范推广测产现场,种植大户卢应德和10余名群众分工协作,采挖、分拣、搬运马铃薯。一锄头下去,一个个光滑饱满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圆滚滚、黄澄澄的马铃薯铺满垄畦地头,伴着泥土的气息散发出清新的味道,测产专家、科技干部、种植户以及现场参观的群众脸上满是笑容。

在测产现场,专家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测产程序,采取现场测量、称量、计量、核对的方式,确保测产结果准确无误。经测产,采用“抱窝”栽培的云薯108亩产量达3587.89公斤,高于同薯种、同地块双行垄作和常规种植的产量。双行垄作和常规种植亩产分别为3321.91公斤、2870.31公斤,均低于“抱窝”栽培产量。

“在今年极端天气的影响下,这个产值还不错。这就是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助力,我们昭通的马铃薯示范推广种植项目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刘飞欣慰地说,“云薯108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选育的马铃薯晚熟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采取‘抱窝’栽培后,亩产量高于常规品种800公斤左右,每亩能够为老百姓增加1000元左右的收入,是鲁甸乃至昭通未来5年至10年有潜力的一个品种。”

什么是马铃薯“抱窝”栽培?就是利用马铃薯的顶端优势,用小个整薯育苗然后移栽,或者先让薯块长成大芽,出苗后及时浇水并进行多次培土,适当推迟收获期的一种田间管理方法。因采用这种栽培方法可使植株匍匐茎及块茎数目大大增多,从而增加结薯层,多结薯,结大薯,且该方法就像母鸡下蛋抱窝,所以称为“抱窝”栽培。

“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从省内外科学研究院所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及杂交品系进行试验,筛选出适应本地推广的云薯108等新品种,累计种植推广马铃薯360万亩,带动周边农民增加经济收入28亿元。”刘飞介绍说。

据了解,马铃薯示范推广项目是昭通市农业农村部门开展的一系列科技示范推广项目之一。通过内引外联,由国际马铃薯中心、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多名资深专家组成的昭通市马铃薯服务团,具体负责种、管、收全程技术指导服务,最大限度发挥精管细作水平,科技赋能,提质增量,以点带面,示范推广,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做活“马铃薯”经济


在昭通市,老百姓普遍认为,马铃薯分为两种:一种是昭通马铃薯,一种是其他马铃薯。

这份自信源自昭通马铃薯的品质、品味、品牌。“由于优质种薯得到全面推广,科技种植措施到位,昭通种植的马铃薯品质优良,质嫩软糯,口感较好。”云南理世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元省说,由于昭通马铃薯品质佳、口感好,现在已经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其中,“噜咪啦”作为理世集团的自有产品品牌,就是理世企业以昭通优质的马铃薯为基础原料进行深加工的产物。“噜咪啦”作为目前覆盖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区域性品牌,曾连续五届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现为“中国薯片十大品牌”“云南名牌”和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之一。

近年来,昭通围绕主要产区和集散地,大力推动马铃薯加工业。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引进市外优强企业来昭通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依托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促进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先后培育和引进了理世、天使、仟和等马铃薯加工企业和农投、千和、洪邦、土豆帮等种薯生产企业。同时,加工产品取得新突破,目前已经形成稳定的生产技术,样品酒已经在行业内进行小规模评鉴,获得较好的评价。

目前,昭通马铃薯产业形成了薯类深加工、种薯外销、鲜薯销售的格局。随着产业链的延伸,昭通马铃薯产业将带动物流、包装、印刷等行业的发展。

无限“薯”光照亮乌蒙大地!从填饱肚子的“土豆豆”到脱贫致富的“金豆豆”,昭通市的马铃薯全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昭通日报记者:唐龙泉飞 莫 娟 谭光吉 聂孝美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雷明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雷明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