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10-01 10:44狄蓉(左一)指导学生课后学习。
“我认识,这个就是我们的‘老师妈妈’。”小童(化名)指着形象栏上的照片抢着说,旁边的孩子跟着点点头,随即转身抱住狄蓉,一左一右依偎在她怀里,腼腆地望着笔者。
9月8日,笔者走进水富市特教班,走近被特教班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老师妈妈”的狄蓉,倾听她和特教班孩子们的故事。
“从事特教工作29个春秋,一万多个日夜,有心酸也有苦辣,但从没后悔过。”谈起这些年的从教感受,狄蓉眼含热泪地感慨道。
水富市特教班成立于1993年,主要负责16岁以内的残疾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1988年,从昭通地区师范学校水富师范班毕业分配到水富马脑小学任教5年后,狄蓉和另外两名同事被安排到特教班至今。
“特教班成立之初,办公场地设在原民政局的几间土木瓦房里,墙体有裂缝,逢雨就漏。”说到当时的场景,狄蓉至今难忘。1994年的一天,大雨如注,檐沟排水不畅,导致房屋大量进水,为了师生安全,她不顾安危,拎起锄头冒雨疏通檐沟排涝,清理校舍,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忙碌后,她全身湿透,手被磨破皮。
“以前的学校没有围墙,四通八达,稍不注意个别孩子就会跑出去。”特教班是复式班,学生年龄和智力悬殊,大的十五六岁,小的六七岁。因入学年龄较小,又没离开过家和亲人,孩子们到新环境寄宿读书很不适应,心理抵触情绪大,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困难,有的孩子经常哭闹、发脾气。有的孩子常常“躲猫猫”,悄悄地躲到树上,或蹲在角落里,狄蓉到处找孩子是常态。1995年秋,11岁的智力残疾孩子小章(化名)趁老师不备悄悄离校。狄蓉发现后焦急万分,四处找寻无果后,她让同事和家属在城区扩大搜寻范围,自己则沿着孩子回家的路线寻找。交通不便的当年,她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3个多小时,终于在离孩子家不远的街上找到,喜怒交加的她抱着孩子失声痛哭,在护送孩子安全到家后,返回学校已是深夜。
从原民政局土瓦房、高滩村村委、紫荆豪园居民房、高滩公租房,到2015年8月搬迁至云富中心幼儿园内,5次搬迁特教班校舍的艰难,不断改善的教学环境,让狄蓉感触颇多。为保障特教班孩子们的正常生活,开班以来她四处奔走筹措资金8万余元、衣物200多套。每到开学季随同水富市残疾人联合会、民政局等工作人员入户宣传动员,让符合条件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
“这些年,她对特教班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老师妈妈’这个称谓当之无愧。”同事罗铭说,保姆式老师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多数新到校孩子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尿床、尿裤子,狄蓉不嫌脏、不怕累,耐心为他们洗衣、洗澡,手把手地教他们洗漱、穿衣、叠被。周末时还把孩子带回自己家中吃住,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一张张集体过生日、包饺子的照片记录着她和孩子们的幸福时光。
狄蓉负责特教班的语文、手工、语训、律动、写字、舞蹈等课程。这些年来,针对特教班孩子的特殊情况,她不断探索复式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她带孩子们泡温泉、逛超市学会花钱买东西、参加马拉松健身跑、参观奇石展等,提高学生孩子学会生活能力。同时她努力让孩子们融入集体、教给孩子们一技之长,组织孩子们参加昭通市残疾人舞蹈赛、云南省十字绣展览、“六一”国际儿童节演出、敬老院慰问演出,让他们在各项活动中提升各种能力。
家人的支持,一直是狄蓉最骄傲的后盾。多年来,她的丈夫是特教班的“编外”职工,孩子们常常吃住在狄蓉家里,丈夫总是乐呵呵地去买菜、做饭,陪孩子们玩耍。遇到周末值班,他也总是陪伴在狄蓉左右,帮着做事,从无怨言。
“她人挺好的,我第一次见到就喜欢。她给我们买牛奶、衣服及好多东西,有一次我生病了,还带我去医院,一直陪着我,是我心里最好的老师。”曾在特教班4年的孩子小寒(化名)从微信里给笔者发来这段文字。
特别的爱温暖了特别的人。特教班成立以来,共招收学生72人,送往昭通特殊教育学校中专班就读15人(在读3人),现有学生12人。走出特教班的孩子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已结婚生子,均能较好地工作和生活。2015年,同是特教班毕业的孩子小江(化名)和小芬(化名)喜结良缘,狄蓉被特邀为二人证婚。她还主动当手语翻译,一起帮忙操办婚礼。
“看着孩子们从什么都不懂地来特教班,再到独立自信地离开,对于我们来说所有付出都值得。”采访中,狄蓉和同事不约而同地说。
这些年,狄蓉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特教班被评为“先进集体”。狄蓉明年该退休了,有着27年党龄的她,用29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初心使命,向党组织交上了自己的育人答卷。
通讯员:李晓蓉 孙顺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