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征文展③丨 大道通天幸福歌

 2022-09-28 17: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那些年,我们三五个/一起去爬大山包/好想亲亲黑颈鹤/乌蒙山水/千年爱恋/乡愁绵绵/我心不变……”哼着清新的歌谣,我们沿着一级公路往大山包进发,这里是昭通绿梦升起的地方。

车在山间走,景自窗外来。公路两旁掠过的花树和河川,尽展高原乡村的春色。人很奇怪,原本春困中的那份烦燥不安,竟在绿影葱茏中消除。这是为何?大路通天,秀色养眼;清气沁脾,绿润身心。

放眼这美称“云上之路”的大山包一级公路,四车道的优美线型如游龙般,在蜿蜒的山间穿梭而上。它起于昭阳区烟堆山,穿过阿鲁白山梁隧道,止于鲁甸县新街集。在55公里长的公路两侧,分布着跳墩湖、大海子湿地、牛栏江大峡谷、大山包草甸、黑颈鹤保护区等绝佳景观……这条公路是连接云、贵、川三省的重要通道,也是通往鲁甸地震灾区的快捷通道,更是5个贫困县脱贫奔小康的经济大动脉。2017年该公路建成后,昭通市区驾车前往大山包的时间,由3个半小时就缩短为一个小时。而今“一条大路、两道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绝美景致,形成了大山包公路的生态格局。

聆听车轮滚滚的公路乐章,里面藏着一些曲折来历。

早在一级公路通车前,大山包深藏一派神秀风光,却也面对3300米的高山峡谷,形成了“说话听得见,走路转一天”的天然屏障。落后的道路交通条件,挡住了昭通人追求幸福梦的脚步。“连峰际天,飞鸟不通;云上昭通,最难交通”,就是大山包时年道路交通的真实写照。

穷则思变,沧海桑田。从山路弯弯到康庄大道,从手提肩挑到车子满载,从步班邮路到朝发夕至,从渔舟渡船到通江达海……这个由闭塞落后变四方通达的大山包公路巨变,归功于昭通人“愚公移山”般的两年筑路征程。

这样富有传奇的公路建设历程,我手中的笔能抒写?显然,写不尽,也道不完。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对于大山包筑路,昭通人有着秉持的信念。什么信念?就是人定胜天,滴水穿石。

大山包一级公路穿越了高山岩溶区和渗水区,其超大建设难度被称为昭通“天路”。该工程总长6031米的阿鲁伯隧道,其施工量大、耗时长、危险系数高,仅断面开挖面积就达到38.1平方米,为昭通公路岩溶隧道最大断面。在大山包公路建设中,贯穿了昭通交通人的绿色实践。作为一条绿色公路,它不仅是树木、草木的绿,更是设计到施工过程的“绿”。

说起大山包公路的生态环保,昭通市交运局高工杨碧宇是这么介绍的:为了保护好公路沿边的自然生态,施工全程做到“路让树”。在昭阳区永丰镇范家冲村,筑路途中遇到五棵六百年古柏,如迁移很难成活,所以承建单位多花33万元延长引道,绕开了这些古柏。于是,“宁费万两金,不伐一古木”的筑路传统,成为昭通公路建设者的绿色信条。

大山包公路建设实施的技术革新,充满了“绿”的智慧,拿下了全国高等级道路建设十多项第一。

在路面施工中,建设者改双机联铺设备为单台设备,不仅碳排放大幅降低,而且铺出的沥青混凝土颗粒均匀,平整度效果好。点点滴滴的节能理念,渗入公路施工的每个环节:全线隧道内及刚构桥共16.6公里路面,通过采用复合添加剂、降低沥青混拌温度,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在全线125根基桩施工中,采用旋挖钻工艺,大幅降低了泥浆排放量。而今每逢雨季,公路路面的雨水均匀分散在各处,没有积水或渗漏现象,一簇簇水珠散落路面上,仿佛落在黑色大理石台面上……

“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绿色,在大山包公路上一点点延伸,融入了滇东北高原的青山绿水中;绿色,在乡村公路上一点点筑就,谱写了昭通交通人的责任担当。

或许因曾受过公路建设者的洗礼,昭通高原的三月阳光格外励志,格外地催人奋进。

从昭阳烟堆山到鲁甸新街集,中巴车在乌亮平坦的公路上行进,一路上我聆听有关公路建设的动人故事。

在昭通筑路实践中,有更多人自觉参与其中。改善家乡交通面貌,需要一群人共同参与,单靠个体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对于个人来说,筑路只有力尽所能,才是对家乡发展、对公路事业的尊重。

说起大山包的公路前期拆迁工作,凝聚了沿线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心血。

昭阳苏家院镇涉及公路建设地段11公里,征地面积1013亩,应迁坟346座、拆迁房屋24户。为保障征地拆迁顺利进行,该镇向村民反复讲透修路的重要性和国家政策。镇党委书记黄勤五进“钉子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对镇村干部起了示范作用。迆那村舒忠华是13组村民小组长,他家六亩苹果园被征用了,他既是拆迁工作队员又是被征地群众,从政策宣传到房子拆迁,他毅然带头执行国家拆迁政策,赢得了群众的信赖。老舒动情地说:“为了家乡致富,理应大力支持修路,为子孙后代造福。”

有一种实践,显见筑路事业的执着。

说的是当年大山包公路项目部高工兰焕业研究生态护坡的往事。2016年早春,他承担起公路护坡设计师重任,每设计一公里的公路护坡景观带,他都要用双脚丈量十多趟;为增加沿路护坡的绿色格调,他在现场试验多次后才确定多少米宽度、需铺多少块预制泥砖,他都要在施工现场反复试验和测算过。年复一年,兰高工长期从事着“无假日工作”,乃至疲劳加班而被开水烫伤脚部。经过亲历实践,他首创了“生态护坡”公路景观模式,让大山包公路增加了颜值,并长成了昭通的最好“路相”。忆起往事,他笑着说:“我把大山包公路当作自家‘孩子’养护,而今它终于长大成人了!”

天人共生,相互回馈。昭通交通人把握好公路建设“取”和“赠”的辩证法则,在生态文明应考中交出了优秀答卷。

到大山包“网红路”去,到滇北醉美鹤乡去!昭通市向世界发出了一份春天的请柬。

而今,大路通天的高原乡村,既是生机涌动的精品农庄,也成了习总书记赞赏的“希望田园”。放眼大山包一级公路,白色分道线、边缘线随山势高低起伏,观景台、错车台、公路驿站点缀其间。依托这条幸福之路,昭阳、鲁甸两地群众一边输出优质农产品,一边发展着乡村旅游业。

大山包村庄的春光和绿浪,构建成一方观光绿园。在山清水美的诗意背景中,昭通市党政干部谨记总书记“加快贫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完善水电路基础”的教诲,加快大山包一级公路延展的昭璞绿道建设,推动国家公园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及沿线乡村的全面振兴。

车至龙树乡照壁村,时值一个春日正午。“李家民宿”房前屋后两个停车场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房间里、院子里坐满了一桌桌的客人。“自从有了这条路,村民出入更加方便了,我们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村民李寿万说这话的时候,流露一脸的喜悦:“十几个房间,一到周末、节假日,不提前预订则一房难求!”老李家坐落在大山包公路左侧山坳里,三面环山,环境优雅。此时映山红开得正盛,站在楼上房间里,推开窗,仿佛一伸手就能抓着那摇曳的花枝。

城市取代了乡村,喧嚣替代了静谧,多年前与之同呼吸的这方自然天地,今与之偶遇,方知其是何等美好了。当你有幸邂逅昭通的大山包乡村,且在这里留下吧。

有一种遇见,彰显了赤子初心。

在大山包公路边行走,我遇见了90后李晓阳。这位贫困生当年在鲁甸县龙树乡干部资助下,去年已在昭通学院毕业,他学成后毅然回乡担任公路养护员。小李自小在爱心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一心眷恋家园的土地。“我们年轻人要传承上一代交通人的创业精神,为家乡公路养护添把力,传播好公路建设的好故事。”面对笔者,小李欣慰述说了追梦理想。

“昭通风光真系靓/清山绿水在家乡/云上之路奔小康/世间幸福我常享。”在歌谣飘飞的昭通乡村,花木常生长,四季情意浓……徜徉于灵秀山水间,我真切感受到创业初心的世代传承,领略了昭通筑路精神的星火燎原。

感谢醉美公路,感谢园丁们。这一幕幕的大道绿影,抒写了我心底的诗和远方。

作者:林文钦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