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2022-09-25 19:17编者按:“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为立体展现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看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
央广网合肥9月24日消息十年前,因为送孩子到合肥上学,安徽巢湖市供电公司的钱茂松拿起相机,开始沿着巢湖岸线“追鸟”。十年间,他的镜头记录了环湖湿地中一批批鸟类“新朋友”,其中就有被称为“鸟界国宝”的东方白鹳。
镜头外,安徽创新馆在巢湖之畔拔地而起,热核聚变、墨子传信、九章计算……一大批前沿科技成果在这里集中展示,标注着这座城市“融入肌理”的科创基因。
时光不语,却给了所有答案。岁月不言,却见证了所有变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合肥考察,“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言犹在耳。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央广网发 张大岗 摄)
2012年到2021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大关,成功跻身“GDP万亿城市俱乐部”。作为过去十年全国进步最快的主要城市之一,“科里科气”的合肥以创新为引领,蹚出了新时代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城湖“共生共荣” 国宝珍禽频现巢湖之滨
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
当时的巢湖因为水质恶化,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2012年3月2日,巢湖治理的专设管理机构——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揭牌。十年来,合肥市始终将巢湖综合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也开启了一座城与一片湖的共生共荣之路。
如今巢湖岸边,湖天一色,生态宜人(央广网发 合肥市委宣传部供图)
“问题在湖里,根子在岸上。”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局长余忠勇说,在巢湖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之初就确定了“四源同治”的思路,“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2012年以来,合肥共投入约150亿元改造排水管网,新建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了85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入湖河流全面消除水质劣Ⅴ类,从源头上净化入湖水源。
初秋时节,肥东县长临河镇十八联圩湿地生机盎然,睡莲映日,芦苇成片,鹭鸟翔集。
定时定点查看湿地内植物生长和水质净化情况,目前是李家政的日常工作。2017年因长临河湿地建设的需要,这位在原长临河2814渔场工作了近30年的场长,转任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见证了十八联圩从渔场到湿地的转变。2017年,渔场3500亩水面全部退养,200余户养殖户全部退出,周边56个自然村共有1.2万人退居。“虽然心里不舍,但还是决定搬。”
十八联圩从渔场到湿地的蜕变(央广网发 陈振 摄)
2022年7月20日,随着肥东十八联圩湿地三期项目最后一道工序落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十大湿地犹如“翡翠项链”,筑起环巢湖水生态、水安全屏障。
在岸上的“对症下药”,效果逐渐体现在湖里。
“我做蓝藻打捞7年了,今年湖面蓝藻最少,几乎闻不到味道。”合肥包河区岸上草原深井控藻平台运维负责人孟凡周看着眼前的一湖清水脸上露出憨厚笑容。“前几年8月是最忙的时候,吃住在湖边,臭得都透不过气,水面全是绿油油的蓝藻,船都开不动。”
据统计,包河区近四年打捞的蓝藻藻泥从2019年的11183吨,降低到2021年6575吨。今年截至8月21日,包河区共处理藻泥仅为1482吨。
蓝藻打捞人员在进行作业(央广网记者 鲍玉婵 摄)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巢湖水质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2019年巢湖水质由2015年Ⅴ类好转为Ⅳ类。截至今年8月31日,蓝藻水华累计面积同比下降53.4%,基本做到沿湖蓝藻不聚集、无异味。
候鸟是生态的“晴雨表”。“2016年,我在巢湖半岛湿地公园,首次发现了三只东方白鹳,2020年是136只,到了去年,过境迁徙的种群数量已达上千只!”说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巢湖“追鸟人”钱茂松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
“这些年,我们‘追鸟人’的群体逐渐壮大,不仅见证了巢湖生态的变化,也记录了这座城市的生态文明实践。”钱茂松感慨。
统计显示,巢湖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562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03种,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重现巢湖。
东方白鹳重现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发 钱茂松 摄)
合肥市副市长何逢阳表示,“接下来巢湖治理将从单一水体治污向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实现治巢护江转变。”
“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巢湖边赞叹。如今的巢湖之滨,湖天一色、林水相生、鹤鸣鸟翔的生态美景处处可见。过去十年里,巢湖流域GDP增长两倍多、城镇人口增加近一倍。
“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同时发力、相向而行、共生共荣的。”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说。
坚持“创新长跑” 科技成果屡攀世界高峰
城湖共生,湖美城兴。八百里巢湖之滨,一座城正与这一方湖水相依,生长出“创新之美”。
2022年8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中控大厅内,当屏幕上最终出现了“混合磁体总场强:45.22T”字样时,现场的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这一数据一举打破了尘封23年的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
“45.22万高斯(即45.22T)的稳态磁场相当于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说,实现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意味着人类操控磁场的能力达到新高度,让科学家做研究时看得更准、更清晰。
混合磁体达到45.22T,刷新世界纪录实验现场(央广网发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供图)
“整个研究过程经历了三次大的失败,特别是第三次失败后,曾对大家打击很大。”今年33岁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研究员房震说,去年的第三次失败后,团队一致认为必须对相关技术进行根本性的革新。
虽然找到了“症结”,但“根本性的革新”又谈何容易。“我们时常会沉浸在新旧方案的对比之中,为了某一项技术创新工作到半夜也是家常便饭。”房震说。正是有了这份勇攀科技高峰的执着,才最终取得了打破世界纪录的重大突破。
十年来,合肥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原始创新不断展现高峰。
“墨子号”卫星升空、“九章”计算机问世、“祖冲之”上新2号、光存储时间达1小时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前沿科技成果相继问世。2012年以来,合肥累计9项成果入选科技部评选的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7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原始创新是一场沉默的长跑,而合肥已经默默地跑了几十年。
1970年,合肥以极大诚意,促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址于此。正是这种对于科教的重视与包容,让合肥吸引了大量科研院所落户。目前,合肥拥有省部级科研院所近200家,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实验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有等离子体所、智能所等研究单元,以及30多个重点实验室。
依托这些“国之重器”,合肥集聚全球科学家近2000名,以各种形式在合肥创新创业的两院院士138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52人。
“合肥市已规划建设总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加快打造‘最美科研圣地’。”合肥市发改委总工程师张志表示。
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内合肥聚变堆园区(央广网发 何刚 摄)
把科技创新作为优先保障的重点,十年来,合肥累计投入134亿元,支持20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建设。
“我们可能不是最有钱的城市,但我们是最舍得在科技方面花钱的城市。”合肥市科技局局长范进说。十年来,合肥市科技支出由22.7亿元增加到174.1亿元,年均增长24.8%。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位赶路人。2017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目前,合肥在世界区域创新集群排名跃升至第73位,全球科研城市位次跃升至第20位。
“创新之都”的合肥,正从“创新高地”加速向“科创名城”蝶变。
创新“合肥模式” 聚珠成链崛起产业森林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科大先研院成立于2012年,正像它的建筑造型“X”一样,十年来中科大先研院面向未知,兼容并蓄,成为链接着基础科研成果与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型协同创新平台。
“从在实验室搞研发到成立企业,对于我来说是新挑战。”“90后”的中科大先研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李鲲侃侃而谈,目前他的团队研发的一项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已在国内不少行业龙头工业企业落地运行,市场前景巨大。
中科大先研院所在地十年面貌对比图(央广网发 中科大先研院供图)
截至目前,中科大先研院累计孵化中科大和学校校友企业298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0家,注册资本金超22.2亿元。
而在巢湖之畔,全国首家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也不断进行科研转化探路。作为安徽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开馆三年多以来,安徽创新馆累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220多场,发布科技成果近2000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近400亿元,服务企业超8000家次。
“我们要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充当‘桥梁’和‘传感器’,‘聚珠成链,聚链成网’,全面助力从研发到产品应用的跨越,从而构建起全链条创新体系完整闭环。”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说。
创新的“聚变”助力产业的“裂变”,最终带动经济发展的“质变”。十年来,合肥的产业加速发展,从科创的“盆景”演进成为产业的“森林”。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安徽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次年,“中国声谷”项目正式在合肥落地。
不到十年,“中国声谷”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8亿元,入驻企业总数达1423家;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从领军企业“一枝独秀”到千亿产业集群。
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中国声谷”发布十周年创新创业成果(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中国声谷”的发展路径背后,正是合肥坚持“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们的产业加速中心通过技术、品牌、管理等赋能,形成了从源头技术创新到产业技术创新的全生态创新体系。”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产业加速中心总经理方明介绍,作为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已在全国布局建设AI产业加速中心和创新项目网络,落地孵化培育开发者团队和公司600余家,带动就业3万人。
合肥2007年投资京东方,2011年投资长鑫/兆易创新,2019年投资蔚来……国资投入的“合肥模式”一直被业界所津津乐道。统计显示,十年来,合肥国有资本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40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过4300亿元。
招商的“精准落子”是为了产业的精妙布局。通过一连串龙头项目的引进,合肥逐渐形成了“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的产业布局。其中,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链条布局;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六、长三角第三;人工智能产业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成功的背后,往往都是“魔鬼细节”。
博士毕业后,刘海峰从外地来到合肥,开始了创业之路。目前他的公司已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仅支持力度大,而且专业度非常高。”他这样评价合肥的独特之处,“对于人工智能企业来讲,应用场景的支撑往往大于资金的支持。”
2021年2月,在合肥市政府牵头下,刘海峰的团队开展了与合肥本地家电企业的合作,并以其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助力该企业建成合肥第二座“灯塔工厂”。
夜幕下的安徽创新馆(央广网发 叶玉庭 摄)
多年深耕细作,终成产业丛林,这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2012年到2021年,合肥新增上市企业43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6家,占比60.5%;科创板上市企业13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2家,占比92.3%。”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钱文说。
大时代的江河奔腾不息,短短十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从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15位上升至第9位。
以生态为底,以创新为脉,以产业为骨,勇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未来,合肥这座城市还有着更大的梦想。
我听见一座城市澎湃的心跳
□常河
如果要评选最近10年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在我心中,合肥是当仁不让的那一座。
1991年,一个初出校门的懵懂青年拎着铺盖走进合肥的时候,合肥还是个比县城大不了多少的省会城市,过了二环,随处可见大片的农田和菜地。他没有想到,未来,他将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并且聆听了这座城市澎湃的心跳。
从千亿到万亿,合肥只用了14年。这14年里,合肥不仅城市规模变大了,更主要的是科技创新能力呈井喷之势,墨子号卫星上天、量子通讯“京沪干线”开通,量子计算机九章和祖冲之联袂问世、国家实验室落地、大科学装置高歌猛进,新能源汽车的扎堆入驻……“科里科气”已经成了这座生机勃发城市最鲜明的标签和气质,而合肥也在这个嬗变中成了当今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样板。
这,是合肥发展的底气。
从令世界瞩目的量子优越性,到“万亿俱乐部”的高歌猛进,从老城改造“减法”给百姓获得感带来的“加法”到南二环畅通、就近高考、治理杨絮、智慧停车的润物无声,合肥的“青春”“活力”“独创”“普惠”“品质”“温情”如同一本大书的章节,每打开一页,扑面而来的都是令人陶醉的幸福气息。
稳健成长的合肥,似乎从来就没有拒绝过给人温暖的烟火气。
上世纪90年代,外地朋友来合肥,除了逍遥津、包河公园和大蜀山,似乎再无拿得出手的去处。有历史无文化似乎成了合肥最大的短板。而如今,无论是白天沿着环巢湖大道感受人在画中游的骀荡,还是夜晚徜徉在已经连成一体且极具网红潜质的逍遥津、钟油坊巷、淮河路步行街,无论是在曾经作为农田的大科学装置园区惊叹其日新月异,还是在一个个由工业旧址等变身而来的文化创意街区合柴1972、长江180艺术街区……合肥,已经从当年的粗疏少年长成了英气勃发且儒雅俊朗的青年。
这是合肥正在生长的文气。
徜徉在合肥,你会听到这座城市心跳,澎湃的、充满激情的心跳,也是这座城市拔节的声音。这里,处处是春天的意象,处处是宜人的景象。
(作者系安徽知名作家、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