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永善精准发力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

 2015-10-19 09:19  来源:

本网讯 通讯员 魏志望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永善有马楠和伍寨2个民族乡15个民族村250余个民族村民小组,居住着彝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7000余户38000多人。

近年来,永善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倾斜、人才倾斜“三倾斜”,加快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步伐,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累计整合投入资金2亿多元,完成马楠、伍寨2个民族乡建设,打造锦屏村、后山村等5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启动富庆村洗脚三组等8个最贫困民族村寨建设。目前,全县2个民族乡15个民族村和250余个民族村民小组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卫星电视,有住房、有畜圈、有降氟炉“五通三有”目标。

马楠苗族彝族乡是永善最大的一个少数民族乡,这里是苗族、彝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马楠海拔高,气候恶劣,资源匮乏,地广人稀,经济条件差,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且返贫率高。

“贫困落后”一度成为马楠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代名词。曾经有句话说“马楠不脱贫,永善不脱贫”。

据最新调查统计,马楠乡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18户4879人,约占总人口的40%。2014年,马楠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658元,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一半。

为啃下马楠这块“硬骨头”,永善县采取“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办法,大胆探索“红色股份”,逐步提振“集体经济”,实现入股群众“分红”增收致富。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从“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发展种养殖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破解了群众增收致富难的瓶颈。

目前,马楠乡已建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覆盖6个村28个村民小组,共有入社群众1284户4467人,农户自愿入股草场46000余亩、土地3500亩。

据发展最快的高坎子合作社理事长李成荣介绍,预计到2015年底合作社畜牧产值将达165万元,按40%的羊和全部的羊毛出售,户均可实现分红7900元,人均分红2650元,村集体分红60000元,到2020年,合作社社员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0000元以上。

群众入股,村级集体参与管理,利益共享、发展同步,马楠乡“协会+支部+农户”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壮大,成为永善精准扶贫开发的一个样本。

时下,走进马楠乡,湛蓝的天空下,翠绿的山野间,一群群悠闲的绵羊正安静地咀嚼着青草,谁处可赏“天苍苍,野茫茫,漫山遍野见牛羊”的壮美画卷。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同走上富裕路。

伍寨乡最高海拔3100多米,最低海拔2100米,是一个集高寒、边远、贫困为一体的彝族苗族乡。全乡总人口11000余人,其中彝族、苗族人口占30%左右。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扶贫脱贫,成于精准。推进精准扶贫,必须在切断“贫根”上多做文章。贫困地区要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产业的“造血式”发展来支撑,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必由之路。针对全乡产业结构单一的实际,伍寨乡立足高寒山区特殊地理优势,发展壮大果蔬、药材、畜牧业“三大”高原特色产业,引进了加工型苹果、丽江雪桃、玛卡等高原特色产业,拓宽群众的增收致富路。目前,伍寨乡规模化种植加工型苹果4900余亩、辣椒1000余亩、药材5000亩。先后引进2家公司和9户种植大户,总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流转农村集体土地5500余亩,建立4个玛卡种植基地,就近吸纳本地群众2000余人务工,增加群众务工收入达1700余万元。

金秋九月,走进伍寨社区,只见平坦整洁的柏油路通往各家各户,带有浓烈彝族风格的特色民居沿街林立,耀眼夺目的太阳能路灯延伸到路的尽头,崭新靓丽的教学楼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为让民族地区获得快速发展,助推山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不让一个兄弟掉队。近年来,该县启动实施了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规划投入2000万元整乡推进扶贫专项资金,项目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居工程、素质提高4大类,惠及伍寨5个村8600余人。

三锅村桩展新姿,苗寨群众笑开颜。经过广大干群一年多来的苦干实干,目前伍寨三锅桩新农村示范点所有建设内容全部完工,该项目投入资金290.7万元,改建房屋40户、新建房屋18户,改造人饮管道3000米,建设广场400平方米、户间道2850平方米,人工种草1000亩,养羊365只。

伍寨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362元提高到现在的3188.2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5.5%,基本实现了贫困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学上、有医疗保障的目标。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