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水富市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 绘就民族团结“新样板”

 2022-09-09 10:50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水富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水富实践,实现“党建统领、基层自治、精密智治、多元共治”协同治理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后蝉联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县、国家信访局“三无”县(市、区)命名表彰。

一、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筑牢民族团结根基

水富市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委平安水富建设(市域社会治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昭通市委有关基层治理和民族宗教工作部署要求,高位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二是层层压实责任。优化机构设置,在街道设立社区党建、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办公室,把管理和服务力量放到基层,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加强与辖区单位的横向协调,整合调动各类党建资源,研究解决涉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工作,切实推动辖区民族团结进步。三是优化社区“大党委”。按照“就近就便、相对均衡、兼顾城郊”的思路,水富各市直单位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并签订共建协议。建立社区“大党委”共建议事会,由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下沉担任社区“大党委”共建议事会负责人,吸纳共建单位、社区民警、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负责人和社区下设党支部负责人为共建议事会成员,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共建议事会议,研究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截止目前,结对共建推动实现全市87家单位党组织、1499名党员到社区报到,报到率均实现100%,各单位党组织“组团式”报到服务300余次,为民办实事600余件、解决问题200余个。

二、以自治夯实基层治理,激发民族团结活力

水富市积极探索让各族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治理过程的新路径,激发各族群众主体意识,提升基层自治水平。一是村民自治“治”出乡村新面貌。在少数民族聚居较多三角村、二溪村等村(社区),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位,成立由党员、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村民小组长、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组成的乡村治理委员会,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乡村治理的权力真正交给群众,组织村民对本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内的公共事务开展集体议事协商。凡涉及到村内重大事项、重要支出,以及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垃圾清运费收取标准、民族事务、民政低保救济、征地拆迁等关系到各族群众切身利益、反映矛盾问题突出的大小事务,均采取“委员会讨论、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再办理”的方式,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让民族团结进步“顺民意”。二是网格自治“织”密民生服务网。水富市科学划分城区网格单元,将爱国卫生、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及平安建设、民族团结纳入网格化管理内容,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定标准、定奖惩并实行网格长负责制。各网格员坚持“3456数字连心工作法”,暨坚持网格化走访“三必到、四必清、五必访、六必查”让居民“暖心、舒心、放心、称心”。三必到指居民有突发性事件、有不满情绪、有家庭纠纷必到;四必清指家庭人口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五必访指对困难家庭、高领党员、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社区矫正人员必访;六必查指对外来人员、出租房屋、环境卫生、车辆停放、聚集人群、安全设施必查。在辖区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以智治赋能基层治理,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

一是以数字转型为牵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富市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大数据”为依托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将水富云富综治中心提档升级为暨集治安防控、纠纷调解、网格服务、视频接访、信息上报、事件流转和民生服务等诸多实战功能于一体的水富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中心整合城市监控视频200余路、两江河道监控50余路,实现了覆盖城区12.7平方公里和两江流域河道的实时监测和互联共享,同时接入城管、两江执法、智慧市政等多个处置单位的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闭环服务,发挥着指挥、监督、考核、服务等“智慧城市大脑”作用。中心运行至今,受理各类上报问题30485件,办结30219件,办结率99 %,对办结问题进行回访,满意率95%以上。指导成立30个小区业主委员会,累计选举楼栋长637名、党员中心户121户实现73个无物管小区“红色物业”管理覆盖,覆盖率达98.6%。二是以创新创效为驱动,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水富市通过“健全五项机制、开展四项活动、建立三个试点”,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切实在降低基层负担、提升治理效能方面做文章,实现社会治理精密智治。即抓实“问题源头发现、任务协调处置、领导干部接访、监督考核、‘平安积分’兑换奖励”五项机制,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周,志愿服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平安创建”四项活动,推进建设“妇女儿童维权试点、婚姻家庭辅导试点、社会心理服务试点”三个试点,让各族群众能够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基层干部能够聚焦主业、担当作为,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以共治齐抓基层治理,绘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水富市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和多方力量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当中,发挥社会治理群防群治的作用以及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是整合基础网格力量。发动全市各级单位干部全部下沉到网格,配合抓实抓实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基层治理、民族团结及抓好市委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任务。充分利用网格分布广、信息灵、反应快等独特优势和“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对苗头性问题,做到发现得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截止目前,没有发生一起因纠纷调处不到位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型命案。二是成立志愿服务队伍。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平安志愿服务队等13个志愿者队伍,同时引入北大门游泳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活动,目前在册志愿者14187人,组织开展“多彩假期 情暖童心”暑期公益课堂、控辍保学法律法规知识宣讲走进校园、“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百场好家风故事主题宣讲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场。三是发挥政法队伍优势。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积极推动“政法干部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活动走深走实。将147名政法干部下沉到30个村(社区)530个网格中,通过政法干警“进万家门、访万家情”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参与家庭安全风险评估,最大限度预防命案发生。截至目前,下沉干警指导各村(社区)开展家庭安全风险评估39783户,评定高风险家庭164户、中风险家庭267户,并全部纳入动态管控。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童博谣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