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殚精竭虑勇挑民生“脊梁”—记永善县茂林镇甘杉村原支部书记谭德才

 2015-07-07 16:17  来源:

通讯员 胡玉超 冯忠群

“作为共产党员的我,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镌刻在老谭心里的座右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朴朴素素的语言,是老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遵循的宗旨,他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

老谭名叫谭德才,永善县茂林镇甘杉村原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现年68岁,被当地群众亲切的叫做“谭二哥”。他敢闯善为,情系群众,一心为民,不管是当村民小组长、当村支部书记,还是卸任后,都凭着无私的为民情怀,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他尽管左腿残疾,但仍然拄着双拐为村民们奔波劳累,全身心投入到村里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挑起民生脊梁,彰显为民情怀。

“众人吃蟹天地宽”

“1982年,正值土地下放到户,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一出台,可以说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历史转折点。然而,当时的谭家营,荒山荒坡荒地面积大,草木稀少,常年光秃秃的,雨季一到,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看山愁,望水忧,就连简单的烧柴都要到十多公里外的新林村砍伐,一天一个来回,背一回柴还烧不了几天。单靠一家一户耕作,想致富,有难度。当时我就大胆的将社里的土地和荒山合并再分配,由社里统一规划经营,集中管理,带领大家一起植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解决群众烧材和防止水土流失,没想到现在却成了群众的绿色银行,每家至少有20亩林地,简单的折算至少管30万元呢!大家也尝到了众人吃蟹天地宽的甜头。”谈到带领群众植树致富时,老谭很欣慰的笑着说。

1982年,头脑活络,敢拼敢闯的老谭,学啥会啥,做啥像啥,小日子在谭家营这地方可算是遥遥领先,成为谭家营家业兴旺、人气旺盛的家庭。谭家营社群众看着富起来的老谭,一致推选他为本社的“领头雁”——社长。从那年起,老谭便与“官”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责。作为一社之长的老谭,要考虑的是全社的大事,那时的谭家营自然条件差,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吃饭,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广种薄收,群众的生产生活十分贫困,甚至可以用“荒凉”二字来形容。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担任小组长的他,看在心里,急在心上,看着为点烧材都要外出数十里背,真要这么长期背下去,子子孙孙都得背,这致富何时才能够实现。要致富,先种树的想法在他脑中萦绕,年青的他,说干就干,召开群众会,动员群众将分到户的土地按照熟地加荒山连片的原则,进行重新分配。采取分片到户,集体管理的方式植树造林,他一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边组织群众到有森林的地方采集树种,一边争取林业部门帮助解决树种难题。历时三年的努力,他带领群众植树造林1400亩。1991年,又争取到国家扶持长防林700亩的相关政策。目前,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群众烧材不愁了,水土得到保护了。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谭家营山坡上的松林一片葱茏,林海涛声,禽鸟栖居,青山绿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按现行的行情估价,谭家营户均有林20亩,市场产值户均在30万元以上。去年,有开发公司愿出2000万购买来开发,也有公司愿意出200万元来割松脂,甘杉村都婉言拒绝了,他们还有更高更远的想法。

有了第一次领着群众吃螃蟹尝到甜头的经验,老谭又开始了他“合作致富”的营生,又领着群众大吃起了螃蟹大餐。他将劳动力合理分配,兵分三组,一组在家务农、一组到周边乡镇植树、一组去搞建筑,都是按“工分”记录,实现了村有提留,群众有收获。在他的带领下,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1991年,甘杉村遭受百年难遇的冰雹灾害,他从林木收益中拿出资金,购买化肥和大米送到各家各户中,还为群众购买自行车和衣服,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老谭就是采取这种统筹兼顾、统分结合劳动模式,有力地整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千方百计增加乡亲们的收入,改善生活现状。在实现个人有收入,集体有资金后,老谭又干起了教育致富的行当,他在当年务工收入的六万余元中,按约定支付完乡亲们的工钱后,提取两万元将谭家营社的小学修复一新,投入六千元用于本社的自来水安装工程,解决了谭家营社的饮水问题。剩下的钱,老谭给参加造林工程队的每户人家买了一辆自行车,解决了从谭家营去莲峰做工的交通工具。

三年过去了,幼小的树苗慢慢长了起来,可以修枝打杈了,这样就解决了村民们的部分烧柴问题。似乎在不经意间,乡亲们看到了谭德才当初“不近人情”的做法带来的效益,开始佩服老谭的长远打算,那些过去见着就绕道走,碰在一起也不理不睬的人,现在开始亲热地称呼老谭“二哥”了。

“广阔天地显身手”

“2000年,是我人生的又一考验,群众的认可,我被推选为甘杉村民委员会主任。实话实说,带领一个社致富,我有心得,可是要带领上千人致富,当时还真的没得底。村上的工作千头万绪,自己的鸡场、砂场事务繁杂,顾得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自己的生意丢了可惜,每年起码要减少两三万元的收入,做不好村里的工作,也会辜负了乡亲们。但转念想到有这么多村民相信自己,我最终还是决定放下一切,不但要干,而且一定要干好。”不服输的老谭,关闭了月收入4000余元的砂石场和年收入2万多元的养鸡场,毅然当起了每月报酬几百元的“村官”,带领群众调结构、转产业致富,成为一个致富“领头雁”。

当时的甘杉村,是永善县茂林镇有名的高寒冷凉贫困村,人均仅有口粮17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245元,乡亲们因为贫困程度太深而不得不常常到银行贷款,甚至以高利贷的形式到处借钱借物,银行和私人的债务就高达九十多万元。面对村里贫穷落后的现状,老谭的心里很沉重,感觉到了“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和压力。老谭上任第一件事便是进组入户调研,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甘杉村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经过认真的调查与思考,老谭在村委办公会议上,提出了“上半部发展畜牧业,下半部抓项目,实施劳务输出,分区域发展。兴办集体企业,三年内解决高利贷、空仓粮问题,同时实现村提留和全村的农业税全部免交”的奋斗目标。这个发展思路,对于当时的甘杉村来说,既是现实的又是长远的,但要落实下来并达到预期目标,没有务实的干劲肯定不行。为此,他将村委会人员分片负责,并要求包片村干部要指导好每家每户拟定发展计划,将户计划与村规划紧密结合,做到全村一盘棋,劲往一处使。

修通道路,架设连接外界的桥梁。2002年,他多次到县民委去争取来资金购买材料,组织苗族同胞投工投劳,修通了老母坟的3.5公里公路。过去,马继东等54户村民散居在洗羊塘等山梁子上,不仅高寒冷凉,农作物难以生长,村民们连吃水、烧炭都艰难。他多次跑镇里、到县上汇报情况,争取扶贫异地搬迁项目。通过他的努力,2002年下半年,两排宽敞明亮的水泥平房终于在山下的昭永公路边建成,54户群众喜气洋洋相继搬进新居。

调整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老谭针对甘杉村是高寒冷凉山区,粮食作物以包谷、洋芋、荞子、燕麦为主的现状。决定带领群众“闯”出一条科技致富的路子。他在自己带头搞科技种植的同时,跑村串户,到田间地头,动员和带领群众推广包谷营养钵栽种、荞子拉线点播、洋芋高厢垄作等科技措施。在老谭的悉心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的群众看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转变了传统的耕作观念和种植方式,农业科技措施推广的覆盖率大幅上升,全村的粮食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现在玉米和马铃薯亩产量分别增加了100公斤和200公斤。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老谭还指导有条件的村民发展科技养殖,逐步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全村脱毒洋芋户均产量达1万公斤以上,仅此一项,村民们户均收入就达4000多元。全村退耕还林6800亩,实施林草间种2000亩,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

发展村办企业,增加集体收入。甘杉村平均海拔2700米,是典型的高寒特困村,当时全村不通电,村集体无企业。老谭上任后不久,就抛出村委会筹建一个小水电站,办一个砂石场的想法。他拿出自己的6万多元积蓄无偿用于测设、做可行性报告和购买建材、机械设备等,并从外村朋友处借款7000元,解决购买发电机的缺口资金。当年7月,电站和砂石场相继建成投产,7个村民小组点上了电灯。砂石场每年有2至3万元的纯收入,村办企业的发展使广大村民受益,实现了村有钱办事目标。

身残志坚仍为民,群众致富记心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3年10月,老谭骑着摩托车去乡上办事,被迎面驶来的一辆小车撞成重伤,造成两只脚多处骨折,被送往昭通做手术。住院治疗期间,老谭仍然放心不下村上的工作,牵挂着村民的安居工程建设。手术后出院回到家里,待腿伤稍微好一些后,老谭便每天拄着拐,请人用摩托车送或者搭乘过路的三轮车到村委会上班,与同事们一道商量工作上的事情。“甘杉发展变化这么大,谭老支书的功劳最大,他为群众做的好事实事太多,摆一两天都摆不完。这些年,他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项目,帮甘杉村和老百姓发展起来了。他办事公道,为人和善,走到哪里都受老百姓的欢迎。”谈起老支书老谭,李家沟村民、防疫员王礼福激动地说。

在老谭的带领下,甘杉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蔡昌亮当年是典型的特困户,通过实施科技种植技术增加了粮食产量,吃饭问题解决了。随后他又在老谭的帮助下,开始发展养殖业,当年养羊二十多只、生猪十多头、牛4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余元,彻底结束了靠高利贷生活的历史。在马家营村民小组,像蔡昌亮家这样的家庭,当年就占到百分之三十,这当中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都过上了舒心的生活。村民的思想观念开始有了较大的转变,从前些年的比养猪、比盖房子,转变到了比培养孩子、比发展经济上来。原甘杉村“两委”搭班子人员,在老谭的传、帮、带下,也纷纷走出去任职,原“两委”班子陈顺银到新林村去当了村支部书记,李仕军去松林村当了支部书记,国芝军选任甘杉村支部书记,原甘杉村大学生村官柯尊红考入茂林镇党委工作,他们都用老谭成功的“甘杉”致富经验引领着各村群众奔走在致富的道路上。

老谭上任“村官”13年,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为甘杉人民谋福祉上,在甘杉村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带领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实施长防造林披绿“江山”、组织劳务输出增加群众收入……随处可见老谭忙绿的身影。在他的妙手编织下,甘杉村换了一片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45元翻到2014年的3548元。

“卸甲归田继为民,手留余香乐奉献”

2013年5月,谭德才在培养好接班人后,毅然卸任,卸任后的他仍不忘组织,不忘群众,继续走在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幸福路上,他将眼光投向了中药材种植,开始承包成片土地种植党参,老当益壮的他创业之路由此起步。

为确保群众有收益,在承包成片土地种植党参之前,他对中药材种植做了大胆探索和试验,上山入地、考察地形土质、找技术顾问、研究市场销路等等,最终选择了种植党参。2013年他在昭阳区洒渔乡新立村朝天路种植了100 亩党参,成了洒渔、茂林两乡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他精耕细作,首次种植党参就硕果累累,收获成品80000斤,实现产值50余万元。2014年,他决定将自己的党参种植经验在家乡茂林全镇推广,实现自己带领家乡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务实梦想。

2014年8月,老谭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成立了永善县茂林镇永兴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总投资460万元,其中国家扶贫贴息贷款120万元。合作社种植党参1100亩、玛咖40亩、秦艽5亩、重楼5亩,预计总收入644到920万元,预总利润184到460万元。带动全村7个村民小组300余人增加了务工收入,每人每年收入可增加15000元。并与广东药材老板签订了销售合同,决定在茂林镇甘杉村建设一个初加工厂,初加工后再销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在他的带动下,党参种植在全镇范围内由点及面展开,不再局限于个人种植,正以农业合作社带领农户的形式,向“生态党参”之镇迈进。

在童家湾党参苗圃基地,有洪家营、马家营、李家沟、洗羊塘、龙门寨的四十多名老人和妇女在给党参苗除草。晌午的时间到了,合作社监理谭德印喊大伙休息了,大家便凑到地边阴凉处,聚在一起,拿出各自带来的荞粑、凉粉、洋芋等,互相分享着吃起来,让人感受到了当年合作社那种融洽的劳作氛围。合作社的会计刘仕昌和出纳谭庆松,趁这个时间给还没领取四月份工钱的乡亲们发工资。谭家营七十二岁的张本英老人领到1450元,谢立会领到1430元,龙门寨的陈忠礼领到1050元……

五十二岁的黄德英是谭家营社人,左手小时候被烧伤落下残疾,现在又是双脚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炎,每个月的医药费就要几百元。她家有六口人,十多亩土地入了股,丈夫蒋东才常年在附近一带搞房屋建筑。她说以前自己从来没有出门打过工,喂点牲口也挣不着啥钱,没想到这把年纪了,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挣一千多块钱,合作社和乡亲们都很照顾她,也不影响家里的农业生产。

“用党参产业来让群众增加收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这是你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非常感动,我们看的是党参,看到的是一心为民的情怀!”2015年5月,昭通市委刘建华书记在视察了茂林镇甘彬村党参产业种植基地后,对老村支书谭德才给予了高度评价。

敢闯善为,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老谭,也得到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1991年荣获昭通地区护林防火先进个人奖,1992年至1994年被评为长防林体系建设先进个人;1995年度被评为云南省工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2001年度被县政府评为移动信息富民村创建先进个人;2002年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被县委评为先进个人;2003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被评为昭通市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在甘杉村采访的日子,在笔者耳边总会响起一首山歌:“桌子不稳地不平,支书家住谭家营;爬坡上坎进农户,全心全意为我们;甘杉坝子爬坡行,牛羊成帮树成林;推广科技来致富,退耕还林富农民。”这首歌是对老谭心系人民群众、一生执着追求的写照。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