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8-23 16:25为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全市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昭通市多措并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落实落细。
多层次学习教育,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部门党委(组)理论中心组深入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市、县、乡干部职工全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测试。各级党校、扎西干部学院课程体系专项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课程,在“万名党员进党校”、统战和民族宗教干部能力提升班、援滇上海干部培训班等培训班上,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专题辅导,编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教育读本,帮助各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多媒体融合宣传,共同体意识有声有色。充分运用“互联网+”,全媒体融合构建宣传矩阵,借助昭通新闻网、北纬29°App、昭通日报微信公众号、昭通日报抖音号、昭通日报视频号、学习强国昭通平台六个载体,创新开展“五微”活动,即微测试、微课堂、微热线、微视频、微论坛,开设“同心筑梦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专题,常态化开展理论阐释、政策解读、成效宣讲、故事讲述等。借助《民族时报》《云南网》等媒体,多视角多维度多镜头多层次呈现昭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彩瞬间,持续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昭通故事。
多形式载体建设,共同体意识可观可感。坚持把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战略性、根本性任务来抓。着力构建中华文化视觉形象矩阵,在主要街道、景区、公园、交通要道、学校、创建示范点等场所,设置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和符号,打造一批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主题街区、主题公园、主题教育长廊等,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处可观可感、可触可及。持续深挖昭通红色文化资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内涵,不断丰富提升全国、全省、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展陈内容,生动呈现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历史故事和现实追求,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高频率接受各部门主题党日活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现场参观。
多活动平台搭建,共同体意识走深走远。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书、画、摄影、视频征集大赛、主题演讲比赛,举办广场舞大赛、百场演出进百乡、送法送医送教下乡、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党日活动、结对挂钩帮扶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以歌舞、展板、故事党课、宣传册、标语投放、主题宣讲、现场解说等形式,推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关知识,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历史故事和现实佳话,在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晓率和参与度的同时,激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多渠道理论研究,共同体意识见行见效。持续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实践”研究体系。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昭通学院)和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开展《滇东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昭通市靖安新区为例》等理论课题研究,为昭通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创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栏目,民族工作者率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撰写理论文章,形成通过理论学习研究促进实际工作,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来源:昭通市民宗局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