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创新人才“红利”汇聚发展力量

 2022-08-20 09:24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我市围绕落实“人才支撑”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供给,全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各类人才迅速成长,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拔节生长。

用干事创业成就人才发展

聚焦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统筹抓实人才引育工作。建立网络“昭通求贤台”,发布“求贤书”,对接联络重点对象158人,通过入职企业、办理调动和项目合作等形式引才25人。制定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专项引才方案,实现医疗领域博士引进“零突破”。上半年,全市共招引博士47人、硕士162人,其他人才2014人。通过学历提升、职称评定等形式,培养培训各类人才19881人次。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知识讲座1054次、实践教学2555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71047人。争取到中国科协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高文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伟宪等高端专家长期开展“同心公益昭通行”活动,开展专题讲座3期,已培训1300多名专技人才、5800多名学生。

赵家学作为全国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对象,他说:“尽心尽力为果农服务是长年累月的平凡行动,培育昭通优势特色苹果产业是自己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像赵家学这样一直从事苹果种植技术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家人才还有很多。他们走村串户,向果农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为提高昭阳区苹果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果农科技素质,增加果农收入作出了突出贡献。

靠优质服务强化人才黏性

近年来,我市围绕效能提升、服务提优,不断健全各项工作机制,落实分层分类联系专家制度,调整补充市委联系专家87人。积极落实人才安居、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待遇,通过改造、租赁和新建等形式,筹建人才公寓981套;在昭通市“市民之家”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000余人次;在昭阳区、水富市建立园区人才服务站,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代办、帮办、导办服务;调度抓实引进人才需求、人才招引保障支持和办理情况反馈 3 张“清单”,项目化、清单化研判推动人才引进;建立工作推进日常督促机制,就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等工作开展督促提醒;建立“求贤台”人才信息登记快速办理机制,实行“市委人才办+行业主管部门+县(市、区)委人才办”协调联动办理,积极为人才答疑解惑、跟踪服务。

充分发挥“求贤台”作用,畅通优秀人才“自荐”通道,及时开展人才特点、工作岗位匹配研判,提升人才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依托硅铝优势资源和重要课题技术攻关,定期发布产业人才、项目人才需求,探索“揭榜挂帅”竞争性人才引进机制,提升重点领域人才引进精准性。鼓励支持昭通学院等院校和“链主企业”结合实际培育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对优秀急需紧缺人才和能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高精尖”人才(团队),由市委人才办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开展“面对面”“一对一”对接联络。依托“同心公益昭通行”系列活动,聚焦心血管、心理健康等民生领域专业,用好高端专家资源,增强柔性引才实效性。

加快启动“兴昭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及时兑现人才奖补。扎实开展“技能昭通”行动,加快促成一批“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专家工作站(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孵化园和双创基地,建强用好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深入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聚焦“五个一批”开展帮扶服务,加快推动 159 个“万名人才兴万村”示范村(社区)建设。

创新人才“红利”,更加有效地强化人才服务。探索出台引进人才“一事一议”操作规程,畅通特殊人才引进服务渠道。启动实施“人才安居三年行动”,按规定抓好“兴昭惠才卡”发放工作,通过选树兴昭人才典型、组织“兴昭人才县(市、区)行”、举办“兴昭人才研修班”等,加快构建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的良好环境,让人才在昭通有地位、有荣誉、有希望。

昭通日报记者:陈允琪  通讯员:刘 涛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生 人才支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