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8-18 08:46清澈的赤水河绕村而过,河岸两侧植被郁郁葱葱,山水掩映处便是鳞次栉比的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一幅人与山水和谐共生的画卷尽显眼前。
银厂村71岁的村民常吕共伴着潺潺流水,不畏酷暑、不惧严寒,不为名、不图利,十年如一日守护着赤水河。2012年,常吕共从报纸上得知,赤水河是沿河群众的饮用水水源,也是酿酒的水源。“那时候的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河里时不时会有生活垃圾出现。”常吕共说。在他的带领下,银厂村的群众积极参与到赤水河的保护中。
赤水河变了,它的变化得益于昭通人民守护好每条河流不变的初心。现在河里的鱼越来越多了,河水清澈,站在河堤上就可以看到成群的鱼游来游去。走进赤水河流域沿岸乡(镇)、村庄,各类禁捕禁渔警示标识标牌随处可见。“河边不垂钓、河里不捞鱼”意识已深入沿岸群众心中。现在,护河、禁渔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赤水河是目前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大坝的一级支流,被称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庇护所”。近年来,昭通市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扭转了生态持续恶化的颓势,复垦复绿土地353万平方米,清理河道86公里;采取“一站一策”措施拆除17座小水电站并完成生态修复,在全流域内率先实现干支流无小水电、恢复自然流态。
“一水护城将绿绕。”蓝天白云下,行走在昭阳区利济河沿岸,流水淙淙,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青草香,水鸟不时从河道上空飞过。水天相接处,灿烂的朝阳映红了早晨。
金女士和舞伴们正在利济河畔的小广场上跳广场舞。说起治理前的利济河,金女士感触良多:“以前河道特别脏,特别是夏天走到河边蚊子又多,一股恶臭扑鼻而来,现在经过治理后河水变清了,空气清新了,我和姐妹们在这里跳舞身心愉悦。”
眼前的利济河,怎么也无法把它和一条黑臭河联系在一起。在昭阳悠久的历史中,穿城而过的利济河和秃尾河滋养着一方水土和百姓,被称为昭阳区的“母亲河”。由于诸多的客观历史原因,利济河和秃尾河两旁出现了乱搭乱建、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现象,导致河道和沿岸没有往昔的景致,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河道保护治理工作刻不容缓,昭通市面对现状下定决心,多措并举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昭通确定了“以控源截污为核心、以长效机制为保障,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提质增效、海绵城市建设协同推进”的治理思路,编制了《昭通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投资20.5亿元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如今,水清了、岸绿了,昭阳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往日的“黑臭水体”不复存在。
昭通水系丰富,境内有河流393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47条。2017年8月,昭通市启动“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行动以来,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治水新格局。随着河长制的落地生根和一系列新制度、新举措的出台,河长制促进了“河长治”。
“河畅、水清、鱼游、岸绿、景美”的线条已勾勒出生态昭通的崭新画卷。近年来,昭通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实施城镇污水垃圾治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尾矿库污染治理、长江禁捕整治、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劣Ⅴ类水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八大行动”,坚决守护好昭通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同饮一江水,共谋一盘棋。市委、市政府采取一项项举措,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精准“开方”、以治促建,守护沿线生态、带来绿色“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