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5-15 16:05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自洪 杨秀国)为了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大关县将蜜蜂养殖这项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打产业。广泛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蜜蜂产业,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最近,正是蜜蜂分蜂的季节,也是蜂农购买蜜蜂的高峰期,这可忙坏了“蜂王”周永康。
勤奋好学的周永康是大关县蜜蜂养殖颇有名气的“土专家”, 他养殖蜂蜜不仅产蜜高、质量优,在育王、分蜂、病虫害防止上更是一把好手。今年全县要大力发展蜜蜂产业,他便成了蜂农的“蜂王”。许多群众很早就给周永康定了蜂种,现在前来购买蜜蜂的蜂农络绎不绝。
周永康告诉笔者:“今年的育蜂任务比较紧,目前,他手里边只有800多群蜂子了,就是说满足不了广大蜂农的需求。都还在努力,争取繁殖更多优良的蜂种交给老百姓。”
为了给蜂农提供更好的蜂种,周永康每天都要守护在蜂箱前育王、分蜂。“像我的蜂子都还算可以,今年用的是阿坝王,良种繁殖这块呢基本上可以带大群,你看我这点七八匹不分家是常有的事情,这样的话就是说可以提高今年秋后的产量。”
随着小蜜蜂产业给群众带来的“甜蜜”,吸引了不少群众加入养蜂行业。大关县悦乐镇悦乐村村民黄联发就是其中一员。“我今天来寿山买蜂,前几次看过好多家养蜂的,觉得养蜂还可以,大关全县也在推开养蜂,我今天来先买40桶先试验一下,发展好了以后再多养一点。”
周永康这个“蜂王”一面要育蜂,一边还要给蜂农培训技术。看见有人前来购买蜜蜂,周永康放下了手中的活儿,首先教起了买蜂人养蜂的技术,让刚学养蜂的黄联发知道养蜂“门道”。“蜂种交到蜂农手里了,必须把技术传到位,他们担心的就是蜂子逃跑,对不对,那么现在我们就是手把手的教他们。”
群众脱贫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脱贫。周永康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的是质,是量,是链条,没有质、量,也就形不成加工、市场等链条,没有链条,当前的发展也会走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