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踏平坎坷路 未来尤可期——巧家县包谷垴乡灾后重建发展侧记

 2022-07-22 09: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7月的巧家县包谷垴乡,满目都是层层叠叠的绿意,青山绿水间掩映着漂亮的民居,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连接各个村落,一个个产业基地蓬勃兴起……大地繁荣昌盛,群众安居乐业,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经历鲁甸6.5级地震的巧家县包谷垴乡如今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在包谷垴乡红石岩村,曾经的废墟上,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一条条硬化道路连通山里山外,除了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

在龙头坪长埂子安置点,有的村民在翻晒花椒,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在树下乘凉……

“我原来居住在红石岩村冷家坡村民小组,那里不通公路。恢复重建时,我搬到了长埂子安置点生活。广场就在家门口,不但住房安全,生活也很方便,感谢共产党让我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甜日子。”谈及现在的生活,长埂子安置点83岁的老人粟周莲很满足,不停地说着感恩的话。

“地震时,红石岩村是包谷垴乡受灾最严重的村,我也是受灾群众,不仅参与了抗震救灾工作,也参与了恢复重建及脱贫攻坚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建之后的红石岩村风景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齐备,住房更加安全,交通更加便捷,产业更加兴旺。曾经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焕发新生,处处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包谷垴乡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产业重建是包谷垴乡灾后恢复重建的一大亮点,产业发展不仅增强了灾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还为他们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包谷垴乡通过扶持发展花椒种植3.1万亩,产值1.6亿元;核桃种植4.1万亩,产值2760万元;烤烟种植800余亩,产值218.2万元;蚕桑种植500余亩,养蚕910张,产值216万元。此外,包谷垴乡还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持续增加灾区人民收入。

自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全乡共投入资金1730.84万元,新建人饮管网57件,修复人饮管网5件,新建人饮水窖489口,修复人饮水窖717口,安全饮水管网已覆盖全乡各村组,有效解决了包谷垴乡8个村(社区)28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灾区人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地震以前,我家的饮用水要到800米外的水井去排队挑,现在自来水直接通到家里面,非常方便。”谈及如今的变化,红石岩村窝凼村民小组村民李金荣深有感触,“收入超过了地震前的水平,生活越来越好!”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包谷垴乡累计投入资金5亿余元推进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集中安置点配套电网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电网工程、自然村通动力电工程等。

“包谷垴乡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两大机遇,积极推进交通、水利、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加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力度,不断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包谷垴乡党委书记王振权告诉笔者。

踏平坎坷路,未来尤可期。如今,包谷垴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灾区人民感恩奋进、自强不息,日子越过越甜,生活越来越好,获得感、幸福感写在一张张笑脸上……

通讯员:姜连聪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巧家 新征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