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7-16 12:35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在金沙江下游开发建设的4座巨型水电站,涉及昭通市的就有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装机总容量达3626万千瓦,接近两座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水电站建设涉及昭通市昭阳、鲁甸、巧家、永善、绥江、水富6个县(市、区),累计淹没土地31万余亩、房屋1032万余平方米和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涉及搬迁安置移民近16万人。
水电大移民,一部雄浑的史诗。十年艰苦奋斗,十年励精图治。昭通举全市之力支援和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从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入手,全力以赴推进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工作,总结提炼了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绥江经验”,创造了移民工作的“巧家速度”,为水电移民工作提供了“昭通方案”。
“昭通速度”创移民工作奇迹
“搬进新家园,住上新房子,过上城市人生活,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现在终于得以实现。”巧家县金塘镇移民吴胜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吴胜海一家从金塘镇山脚村民小组搬迁到金塘镇移民安置区,是第一户搬迁的移民群众。
吴胜海说:“安置区刚开始建房的时候,搬迁安置部门就组织移民代表全过程参与安置房的质量监督工作。搬迁工作中,包保干部为移民群众宣传政策、解答疑问,帮大家算资金账、发展账,跟大家一起计划搬迁,像自己的家人一样,打消了我们心中的疑虑和不安。现在搬到了安置区,一栋栋漂亮的楼房、一条条宽敞的道路,还配套建设了卫生院、信用社、幼儿园、农贸市场等设施,特别安心。”
为了打消移民的顾虑,市委、市政府走实群众路线,实现移民“搬得出”,坚决落实移民政策法规,结合移民意愿,科学编制移民搬迁安置配套政策。昭通市在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工作中先后出台配套政策37个。政策实施过程中,不乱开口子、乱调标准,坚持移民政策执行的公开、公平、公正,坚决维护移民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公平性和延续性,保障了移民的合法权益。
全面实行移民挂钩制度。在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工作中,市、县两级选派227名优秀干部到移民乡(镇)、村(社区)挂职,全市逾10000名干部职工挂钩到移民户,按照“移民未妥善安置不脱钩,移民未实现发展不脱钩”的要求,深入移民家中,听取移民意见、收集移民诉求,帮助移民群众及时解决生产生活、搬迁安置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取移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确保了移民按时顺利搬迁。
充分尊重移民群众意愿。从起草移民政策开始,就充分征求移民群众意见,通过反复修改完善,尽量将移民的合理诉求以政策的形式确定下来。在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政策制订中,其中一项政策历经了186次易稿才最终出台。在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移民工作中,昭通市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1年完成绥江新县城和3个新集镇300万平方米房屋建设,2个月完成6万移民搬迁、1个月完成库底清理”的移民工作奇迹。
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搬迁安置人口17153户50178人,自2021年1月22日举行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移民搬迁入住启动仪式后,只用37天完成搬迁安置和建购房协议签订、67天完成生产安置协议签订、56天完成库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实现了移民群众和谐搬迁及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发电目标。
“昭通温度”托起幸福安居梦
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方便快捷的休闲生活圈、贴心暖心的养老服务……搬迁虽然打破了老人原来平静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幸福感却芝麻开花节节高。
82岁的陈顺银老人搬迁前居住在白鹤滩镇七里村8组,现居住在巧家县望江社区4号地块1栋。老人的生活特别有规律,凌晨5时起床,沿着滨江大道慢走一圈,然后去龙潭公园和老朋友们下棋聊天,到饭点就到社区食堂就餐。
他对记者说:“社区食堂好啊!每天都有四餐一汤,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太方便了,又不用洗碗,吃了饭就走,饭菜味道也好,比我在家里煮的还好吃。”说起现在的生活,陈顺银笑眯了眼。
更让陈顺银觉得幸福满满的是小区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逢年过节时,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对高龄老人开展慰问。陈顺银既明事理又热心,乡里乡亲都愿意听他的意见。只要有空,他都要和老人们讲讲党的政策。爱学习的他还掌握了穴位按摩的方法,不时给大家按摩穴位,传授健康保健知识。再过3年,陈顺银就入党50年了,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领一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陈顺银老人从农民到市民的晚年幸福生活是昭通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奋战的结晶,渗透着各级干部群众的心血。
不光搬得出,还得稳得住。全市16万水电移民中,就有13.9万需要生产安置,但由于昭通市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无法实施土地安置。针对该问题,昭通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无土安置的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和采纳。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引领迁建。为确保城镇化安置移民能安居乐业,昭通市紧紧抓住三大水电站建设机遇,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城集镇和集中移民安置点。通过搬迁安置,绥江县城和7个集镇整体迁建,16万移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巧家、永善、绥江城镇化率分别上升了32.95%、43.5%、49%;迁建或新建56所学校、25所医院,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就医就学条件大幅改善;迁复建等级公路389.05公里、其他公路121.94公里,迁复建供电线路430.38千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昭通创造”向着美好未来
“移民工作中最困难的是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巧家县望江社区副主任罗先有万分感慨,他说:“移民不是简单的搬家,移的是移民的心。乡亲们故土难离,但我们相信,只要用心、用情做工作,再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罗先有是2021年村委换届被选举为社区副主任的,身为移民,罗先有更懂得移民需要什么。他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为移民找工作中,挨家挨户宣传就业政策,动员群众外出务工。罗先有认为,移民群众只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了收入才能安心。
“只要我们从移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敢担当,尽力解决移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罗先有说。
搬进好房子,只是开启新生活的起点,让移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才是目标。昭通市汇聚各方力量,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真落实省级实施的移民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对就读指定职业院校的移民学生进行补助,大专每人每年8000元、中专每人每年5000元,累计实施教育扶持1841人,补助资金1200万元。累计实施3个水电站移民劳动力培训1.3万人次,年劳务输出3.5万人次,年劳务收入1.23亿元。
强化产业转型。面对失去土地的移民,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后续扶持新思路、新方法。水富市充分利用移民安置资源,着力打造种植业、养殖业与奇石城、建材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相结合的移民产业发展模式,并积极探索“互联网+移民产业”的新渠道;绥江县依托移民新城和高峡平湖景观,着力打造旅游产业,带动移民就业发展;巧家县及时修编完善旅游规划,构建“一核、两轴、两区”的全域一体旅游空间布局,先期启动七里水上乐园、蒙姑红九军团渡江纪念广场等7个项目。
金沙水拍,乌蒙铿锵。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曲曲涤荡人心的赞歌,见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风采。
昭通日报记者: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