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7-13 10:25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绥江青年杜尘桀年轻时特立独行、叛逆不羁,如今已近不惑之年的他,回乡开酒厂兴产业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一家6口人过着平淡的乡村生活,与过往渐行渐远,却又那么真实和幸福。
杜尘桀1985年出生于绥江县中城镇绍廷村,原名杜金凤,父母当时是盼望他成为一只金凤凰,飞出大山,成就精彩人生。而他在成年后的2007年改名为杜尘桀,只是希望自己久历风尘后桀骜不驯的性格能有所收敛,能凤凰涅槃。
求学路上,自小聪明的杜尘桀一路高歌,2000年考入昭通教育学院,2002年初因家境困难而辍学,远行到浙江一家汽车修理厂打工,同年底却因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致右腿四级伤残而不得不回家休养。2007年至2009年,杜尘桀先后在昭阳区开过体育用品店和溜冰场;2010年,他又到浙江承包橡胶厂,却因一场火灾将所有辛苦付之一炬,后又与人合伙开足浴店。外出闯荡10年,杜尘桀除了收获经历和经验,可谓是一事无成。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这一年,杜尘桀的父母在老家给他介绍了本村比他小8岁的胡英,近而立之年的杜尘桀在外漂泊久了,也有想过安稳日子的打算。这一年,杜尘桀回到老家,在公路边新修建了一幢住房,举办了婚礼,结束了桀骜不驯的日子。2014年和2016年,杜尘桀的妻子为其生育了两个儿子。那几年,杜尘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先后在老家建过养猪场,在离家10公里远的绥江县城开过卤菜馆、摩托车行,还到工地干过苦力活。
国家2016年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绍廷村硬化了村组公路,种植了两三千亩猕猴桃,杜尘桀家也种植了六七亩。2019年夏天,看着进入丰产期的漫山遍野猕猴桃林,杜尘桀担心销售问题,想到如果到时销售不出去,可以用来酿酒,减少村民的损失。心动不如行动,于是,他先后到绥江县内和邻近的盐津县、四川省筠连县等地的30多家酒厂考察,并在10多家酒厂打零工“偷师学艺”。经过对比,杜尘桀最后和筠连县一家酒厂老板协商,花费1.2万元,不领工资跟班拜师学艺半年,最终掌握了全套酿酒技术。
有志者事竟成。2019年底,杜尘桀投资近30万元,将老家原来的房子装饰一新,新建了170平方米的锅炉房、发酵池等场地,购来相关设备,注册成立了绥江县绍瑞酒厂,从2020年开始了“醉人”的事业。为了保证酿酒品质,他还从6公里外引来纯天然的地下凉水,从宜宾购来颗粒饱满、品质上乘的包谷和相关原料。
“酿酒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的漫长过程,主要是把握好温度、时长和酒粬量,每一个环节都很严谨。”杜尘桀和妻子胡英边翻舀着大锅里煮的包谷,边向记者介绍“煮酒”的窍门,“包谷粒冷水清洗后,用开水泡,要蒸2个小时,煮5个小时,再蒸2个小时,出锅后糖化四五十个小时,再装窖发酵半个月左右,又蒸五六天,才能产出酒来。清香型白酒一道工序下来,20多天才是一个轮回。像这锅400公斤的包谷,一般能产酒160公斤左右。”
2021年,在绥江县劳动就业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杜尘桀申请到了2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他为自己的白酒注册了“绍瑞牌”商标,正在设计新的包装,希望能开拓更大的市场,闯出一条乡村致富路。
记者在杜尘桀家一楼看到,成排的密封酒坛上,都标注有张某宇、王哥、李姐……人名。杜尘桀介绍说:“这些是少数客人购买后藏在我家的酒。大多数客人都是几十公斤上百公斤地购买后,拉回家去封藏起来。”杜尘桀从一个没有密封的大酒坛里舀出一小杯酒,立即满屋酒香,记者品尝时,没有平常喝酒的辣味感,却有柔和回甜、沁人心脾的感觉。
古来作酒称杜康,作诗只说杜草堂。如今,杜尘桀酿造的“杜家酒”,已成为当地的“杜康酒”。“我是最喜欢喝酒的人了,杜尘桀家的酒20元一公斤,便宜又好喝。自从喝过杜家的酒后,我就没有再买过其他酒厂的酒了。”年近花甲的绥江某银行职工熊某勇,对杜尘桀家的酒赞不绝口,最近两年间已经购买了1000多公斤,成为杜尘桀的最忠实客户和“广告代言人”。熊某勇说,他买的酒除了送长辈朋友外,大部分都存放在了农村老家,等到退休后回去慢慢喝。
酒香不怕巷子深。绍瑞酒厂虽然在大山深处,如今却已是远近闻名。杜尘桀以他的勤劳坚毅、诚信经营“酿”出了“绍瑞酒”,“造”出了全家人的幸福日子。两年多来,他不图数量只讲质量,精心酿造了约35吨白酒,其中一半以上销售到了市场上,还有一半他自己封藏了起来,期盼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卖个好价钱。
这两年,杜尘桀在酿包谷酒时,没有忘记自己酿猕猴桃酒的初衷。2020年,他用100多公斤猕猴桃试着酿酒;2021年,他购买了1500多公斤猕猴桃酿出200多公斤酒,几乎没有外卖,都是给亲朋好友品尝。今年,他计划多收购些猕猴桃来酿酒,创立专门的猕猴桃酒品牌,让更多乡亲的猕猴桃都能变成“金果果”。
如今,绍廷村正在建设省级美丽村庄示范点,杜尘桀和他的梦想,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奔跑!
昭通日报记者:陈忠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