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7-10 17:06“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大巴车行走在西安到延安的高速路上,车里播放着时年91岁的表演艺术家田华在宝塔山下朗诵的诗歌《回延安》,感情真挚,催人泪下,我人生第一次革命圣地延安的学习之旅就此开启。此次延安学习,我感慨颇多、感受颇深。
在我的认知中,延安是黄土高原上的苦寒之地,一路黄沙,极度贫穷。随后几天的参观学习,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延安。
延安绿了。我在延安近一周的时间里,目之所及,皆是绿色,延安在守护绿水青山、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就是显著的。
延安富了。曾经的延安是黄土高原上的贫困地区。如今的延安新城,一条条笔直的百米大道,整洁的街道,规范的管理和一系列设施,富有人文关怀的利民措施——活脱脱的一个现代城市,彻底颠覆了我对延安的固有印象。
延安是陕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塞上咽喉”“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时间回到上个世纪,在陕北落脚的红军,面对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徘徊张望,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共有革命旧址445个,一个个革命旧址从一个个侧面反映出上世纪让世界震惊的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可以领略老一辈革命先辈当年在延安精神指引下打下江山,前仆后继的共产党人将他发扬光大。
我虔诚瞻仰所经过的每一个革命旧址,毛泽东和毛岸英父子在延安的相聚、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在一个烈日当空的下午,提着小马扎的我们来到多次出现在书本、时事新闻上的梁家河。在梁家河村史馆,看到了当年习近平的照片,我们聆听了当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村时,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县城的往事。
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年下乡插队的习近平带着干部群众修建大坝、挖水井、修沼气池、种蔬菜,以及办代销社、铁艺社等往事。在梁家河窑洞前的枣树下,我们听了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上的党课,将一些书上的人和村子里的人和事逐步对上号。习近平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和雷厉风行、敢于担当的作风值得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践行。
还是坐在小马扎上,延安枣园干部培训学院特聘教师王锈蓉讲起了毛泽东和毛岸英的父子情。毛泽东在寒风中的延安机场等多年不见的毛岸英、父子吃了两天的“小灶”就要求毛岸英到普通食堂吃饭、送毛岸英向劳动模范吴满有学习、托儿媳在朝鲜战场毛岸英坟前捎话等情节,大多数人都是含泪听完的,大家感慨伟人的治国治家风范及让人敬佩的高贵品质。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我们参观了清凉山,在清凉山听了“博古与延安《解放日报》”的现场教学,第二天参观延安新闻专题纪念馆,这是全国唯一以新闻为专题的纪念馆。一张张影像和实物,透过历史记录,再探新闻背后的故事,亦是对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特别是新闻方面的点滴回溯。延安时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一个重要阶段,清凉山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新华书店和很多报刊、电台都可以到延安寻根。
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报社全体成员积极深入实际,依靠群众,实践改革,努力使党的机关报成为一张具有党性、组织性、战斗性和群众性的党报,那些激荡人心的篇章、永不消逝的电波及时传到人民的心中,振奋着千万劳动人民,红星照耀的延安成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向往的地方。
在清凉山的简陋设备与潮湿岩洞,我能感受当时出版与宣传的艰辛。延安的宣传与出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让中华民族于绝境中燃起重生的希望。或许,那个年代的很多新闻人无名英雄并不知道自己会以怎样的方式给后人留下印象,又或许他们没想过这么多,就如同莫高窟的匠人在精雕细琢时也许仅仅是为了谋生,并没有把自己放在艺术的制高点上。然而当他们的作品呈现给后人时,那些工作中的平常与细微,成就了时代的伟大和历史的功勋。
几天的学习,既有新闻业务和写作借鉴,更有作为一名党员初心砥砺。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思想:要善于观察、用心倾听、勤于思考,抓住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对受众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点,找到独特视角,创新性地进行报道;要勤快跑、勤快问、勤快写,胸有大志,心有人民,肩有责任,笔下才会有乾坤;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理论思想的传播者,百姓幸福生活的记录者。
延安鲁艺、宝塔山、抗日军政大学、杨家岭……对我来说,延安之行是不期而遇,更是一次意外又独特,且充满收获的体验。
我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特别是毛泽东穿着打了几个补丁的图片多次看到,每次都有感悟、有震撼。那些前辈身上的精神,校准了我关于人生的方向,将激励我坚守初心不断砥砺奋进,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是谁站在黄土地山巅倾听瑞雪簌簌落下的天籁之声?历史没有辜负这群人,如今莽莽神州生机勃发、洪流奔涌。大巴车上播放着电视剧《延安颂》,主题歌是毛泽东在陕北写的《沁园春-雪》。
延安之行,我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昭通日报记者:刘国里 文/图
校对:马鹏 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