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延安笔记

 2022-07-09 12:58  来源:昭通新闻网

银鹰振翅,从滇东北昭通的乌蒙山飞向千里之外的咸阳机场,2个小时的航程,急速拉近西南小镇与革命圣地的时空。

延安,在各种读本和知识的汇聚中,是一片光荣的土地。

多年以前,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奔赴延安需要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的。他们抵达延安后,以此为根,在这片热烈的土地上寻找中国发展的脉。现在,2个小时的空中航程与4个小时的客车行程,我们抵达的仍是那个地方,盛满尊崇与感念的地方。这里,红色的旗帜永远飘扬——这里,革命的星火仍照耀中国,这里,蓬勃向上的发展变化与时代呼应,这里,盛满共产党人熠熠生辉的情怀。

作为新闻人,我更注重的是内在的红色血脉赓续,当然,对于一些重大的革命事迹,我也在不断找寻岁月之舟带给我的激情之源,探寻延安精神的时代意趣。

对于我来说,故乡昭通1935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在威信召开著名的扎西会议,红色扎西,胜利起点。中央红军转战昭通镇雄、威信、彝良等革命老区,为这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之源。经过一路艰辛的长征,红军到达井冈山,到达陕北,在延安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里闪亮的延安精神。从故乡出发,走过滚滚金沙江,攀过巍巍乌蒙山,抵达延安,走向最终的胜利。延安成为激荡的革命岁月的精神原乡。

近乡情怯,对于延安这个词条下,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二级词条——宝塔山、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桥儿沟鲁艺旧址、梁家河、南泥湾革命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学习书院……这些丰富的词条下,担承的是一代代革命者继往开来的精神源泉,开辟了中国从艰难困苦中不断成长壮大的精神之路,谱写着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时代之章,延续着中国道路的伟大实践。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在宝塔山下,我和同事穿过无数热血青年曾经穿过的南城门,沿着岁月沧桑,聆听精神之山的岁月唱诵。延河水清,宝塔山高。熠熠生辉的宝塔山俯瞰着延安城。好奇地击平安钟,瞬间金声玉振,山鸣谷应,一击身体康健,喜气满庭,再击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三击国泰民安、普天同庆。走下山来,范文正公“胸中自有数万甲兵”题刻散发着岁月辉光,遥想往事,让人奋勇起身;陈毅元帅苍劲挺拔的“巍巍宝塔山,高速入云端”诗词题刻,让人心潮澎湃。

杨家岭,这个我们在课本上读过的课文,让我有了具体的感知。在这里,毛泽东等革命先辈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召开了和我们文艺工作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图腾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了党的“七大”,共产党从延安出发,扎根群众,放眼天下的胸怀。

在枣园,一颗颗挺拔、青葱的枣树,开始挂果。一棵树,享受大地的滋养,枝繁叶茂的背后,是深入大地的根系,汲取岁月甘露,吐出满园芬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去干什么?”倚靠在枣树时间的皱纹上,这样的人生命题,不难化解。

王家坪,是毛主席在此短暂居住过的地方,也是他和儿子毛岸英再次相聚的小小村落。在这里,伟人和儿子,享受着人间最真挚的深情延续。倾听着现场教学,在场的人眼眶潮湿,这是革命人温情一幕的见证之地,也是革命人为天地立命,为天下苍生奋起的精神高地,毛主席要告诉毛岸英的一句话,在儿子为国捐躯的抗美援朝之地,在王家坪,诞生了永远影响共产党人的并将永远镌刻在心的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这盛世如你所愿。延安革命纪念馆,一次次,将我们召唤,催我们奋进。这里,丰富的表现形式,将中国革命的聚光灯向广阔的华夏大地不断映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精神谱写最生动的写照地。总有一面鲜红的旗帜将我们召唤,总有一个响亮的声音告诉世界:中国人将从这里站起来,走出延安,走向全国,走出世界。

在桥儿沟鲁艺旧址,马克思和恩克斯的雕像前,我默默地站定,深深地向他们鞠躬,对于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信仰的力量,催生一个时代的革命乐章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当然,在鲁迅先生雕像前,先生的标枪与匕首还在,先生的思想还在,并将永在。走进馆内,面对浩瀚的文艺根与脉,我无法一一穷尽,只能用心感受,用镜头疯狂记录属于时代的伟力,用之调校人生的靶向。

梁家河,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是几代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承继,在灶台边,在热炕上,中国精神在广袤的乡村不断延续并丰富,时代精神在持续推进并完善。村民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开始成为新型农民,一跃成为中国发展新征程上的新兴力量,这是共产党人根据时代之需,及时推出的发展之要。

站在南泥湾的稻田边,溪流潺潺,绿意盎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现在的南泥湾处处散发生机与活力,一面巨大鲜红的党徽,在阳光下更加地熠熠生辉。站在党徽下,默默举起右手,庄重地诵读入党誓词,我们心潮澎湃,我们热血沸腾。

在延河畔,《再回延安》情景剧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穿越岁月,就在我们身边抑或与我们附体,进行一次此灵魂的交流和真切的问候。爬雪山、过草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让人欣喜的是,我们到达了新闻工作者的圣地——清凉山,这里是新闻的发源地,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等报刊在这里诞生,在艰苦的日子里,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如椽的巨笔,记录、书写、传播了时代的声音。泛黄的报纸、发报机,珍贵的影像资料……丰富的新闻实物,渐次打开我记忆深处,一直存续的新闻理想。

对于延安,始终无法一词穷尽,只有一次次地出发,抵达热火朝天的新闻现场,找寻有景有境的新闻要义,撰写温暖泛起的新闻作品,记录美好与未来……这些,都不如我深情地说——

延安,我的精神原乡!

  昭通日报:杨明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标签 >> 文化 新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