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聚焦“六大战略”丨悦乐镇:“鱼米之乡”的乡村振兴路径

 2022-07-08 09:56  来源:昭通新闻网

悦乐镇是大关县境内有名的“鱼米之乡”,这里蔬菜成片、瓜果飘香。悦乐镇也因麻昭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而逐渐被世人知晓,作为一个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乡镇,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取得非凡成绩,实现可持续发展?近日,记者就该镇的乡村振兴工作采访了镇党委书记吴昌虎。

2021年,悦乐镇青林村种植的筇竹、方竹初见成效,共采收竹笋10余吨,群众的种竹积极性空前高涨。在示范带动下,全镇发展竹子6.3万余亩,竹产业成为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引擎。在沙坪村,镇村两级以大关县茶产业布局为基础,在该村种植了1800余亩茶叶,2021年进行采收,并引进企业建设了一个茶叶加工厂,以明前茶(清明节前后采收)加工为主,组织村民进茶园采收茶叶,加工厂以每市斤鲜茶50—70元进行收购,共支付村民务工报酬40余万元,探索出了小而精的产业发展之路;四合社区以大关县百里水果长廊建设为契机,在四合居民小组、桥沟居民小组打造了50亩枇杷核心采摘示范区,覆盖社区300余亩枇杷园,由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提升枇杷品质,成熟后由社区倡导,居民具体实施,实行挂牌销售,形成水果产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镇、村干部向记者介绍科学种植花椒的经验。

一个个有效的探索,为悦乐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活力。

吴昌虎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悦乐镇是一个集河谷、二半山、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镇,平均海拔1500米,在全镇范围内特别适合发展竹、茶、果、蔬等产业。”

为此,悦乐镇党委、镇政府结合镇情,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深入贯彻“两山”理论,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守绿色红线、生态底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大力培育特色、品牌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引领产业优化;强化产业链、效益链建设。紧紧依靠市场力量,积极引进企业,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结合水果长廊、乡村旅游等机遇,丰富产业内涵,将产业商品化、市场化。悦乐镇结合大关县“一县一业”的竹产业发展战略,坚持从本地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出发,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推动群众生活富裕的长远抓手,强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能人的联农带农发展作用,打造“镇有特色、村有亮点、组有看点、户有增收”的发展模式,共建产业示范基地,提高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实现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2021年,全镇有竹林6.3万余亩、茶叶0.5万余亩、林果1.2万余亩;2022年新种筇竹1.3万亩、改造低效林0.3万亩、抚育幼林2.4万亩,实现竹产业基地“10万亩+”的特色布局。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悦乐镇坚持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宗旨不动摇;积极争取3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产业路建设项目的实施落地,建实项目库。2022年,悦乐镇已经启动实施太坪、青林两村产业路建设26.468公里;不断完善物流、冷链、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生产、加工、流通等环境阻碍,营造“互联网+”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群众持续增收。

悦乐镇有10个村(社区),常住人口6929户24673人(其中苗、彝、回等少数民族1482人),境内风景优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淳朴。

乡风文明是一个村落、一个乡(镇)实现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是提高群众素质,增强群众幸福感的关键。

“悦乐镇党委坚持强化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强化宣传引导树典型作用,抓实教育,阻断代际传递,以此推进群众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吴昌虎说。

悦乐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教育、桥梁纽带、先锋模范、主心骨作用,“治陋习、树新风”,制定完善群众认可、切合实际、约束有力的村规民约,强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形成“以德为邻、与邻为善、互信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全面动员党员、干部通过下乡入户、张贴海报、赠送读物、制作宣传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演讲团、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在全镇开展“扶志扶智”“三讲三评”“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充分发挥“小喇叭·大民生”、微信交流群等作用,促进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建设文明乡风村风;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弘扬新时代好家风,广泛开展文明家庭、道德之星、党员示范户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有正气、讲文明、带头移风易俗的优秀家庭,让乡风文明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建立完善党政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建立班子成员对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经常走访调研机制,持续发力抓好“教育兴镇”工作,让孩子从小树立邻里和谐、移风易俗思想,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切实阻断“陋习”代际传递,建设“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悦乐镇。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生态文明战略上,悦乐镇依托现有荒山、林地资源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最终把悦乐打造成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悦乐镇始终坚定“两山”理论不动摇,坚持经济社会建设同生态文明建设齐抓共管、齐头并进,把青山绿水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悦乐镇严格按照荒山、林地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严厉打击、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合理开发利用荒山、林地资源,健全完善全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持之以恒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册、召开群众会、建立工作群等方式,建立生态文明全民参与、共同监督的机制,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充分发挥护林员的积极作用,及时制止乱砍滥伐和毁坏林木等行为,做好林情上传、政策宣传,切实管好全镇的荒山、林地,以宣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刚性制度约束违法违纪行为,不断增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昭通日报记者:毛利涛/文 通讯员:朱仕洪/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大关 产业 乡村振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