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7-07 14:58许多年,为了生活,一直都在去远方或回家的路上,见证通往南来北往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永善县甘河村望城坡。距离县城有10多里路的家乡,不通公路,种出的农产品全靠人力背到街上卖,生活物资也靠人背马驮,马成了最奢侈的交通工具,父老乡亲祖祖辈辈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一双手、一双脚艰辛地生活在那片土地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惠农政策及项目的增多,从望城小学读书走出去的万光元积极为家乡争取修路项目,公路修到家家户户门口。勤劳的人们把肥沃平整的土地开垦成水田,披星戴月辛勤劳作,以发展稻谷为主,每家都能收获数千斤稻谷,从连吃包谷饭都吃不饱到顿顿吃大米饭还有剩余的稻谷,经济变得宽裕,生活更加幸福。
儿时,爷爷在大关县工作。每到节假日,父亲就让我们姊妹去看望爷爷和奶奶,那时没有永善到大关的班车,每次去,就从县城坐车到大毛滩,然后走路到木杆镇的海口,沿着顺河而建的公路前行,冬天寒风凛冽,夏天太阳炙烤,偶尔有货车经过时,尘土飞扬。顺着河水逆流而上,走过一段又一段的路,征服一座座大山,走到公路的那头时,已筋疲力尽,在那里住一晚,第二天才坐上班车去见爷爷奶奶。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从大关县回永善县,爷爷让我坐车去他的学生胡堂友家里,请他送我回永善县。在路上,我年龄又小,就对胡堂友说:“我走不动了,休息一下再走。”可胡堂友觉得他还走得动,不休息继续走,我在他后面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他走出很远又回来找我,我才继续踏上前行的路。到大毛滩,他把我送上开往永善县的班车,然后步行回到木杆镇。在这样辗转反侧在路上,随着交通的发展,永善县到大关县的公路已加宽并铺上柏油,公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烂漫,每天有班车,来去自由。
在修建溪洛渡水电站时,家乡的老百姓又以发展蔬菜为主,开车10多分钟就把种出的菜拉到县城菜市场。劳动力好的人,每天骑摩托或开车早出晚归到县城打工挣钱,依托5年的精准扶贫政策,把低矮的茅草房和瓦房翻修成砖房。如今,闭塞落后的望城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来北往的车辆疾驰而过,父老乡亲开上小汽车,住上了小洋房,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幸福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
1991年,我到昆明市读书,初秋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有几分凉意。爷爷把粮食交给粮管所后,我们便从大关县出发,到昭通城住了一夜,买了第二天去昆明市的车票。我们坐上开往昆明的客车,车上大多是去读书的学生,客车缓慢行驶在泥泞的公路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两旁萧瑟的庄稼与房屋,冰冷的硬座位,车里又脏又乱,让人极不舒服。在宣威市住了一晚,第二天一路颠簸到昆明东站,转几趟公交车才到云南省林业学校。现在,早已修通到昆明的高速路,乘车或开车几个小时就能到昆明。
在昆明市读书,回家的路变得遥远。1992年寒假,永善、大关两县的老乡相约回家,气温骤然下降,四季如春的昆明市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通往昭通城的路由于冰凌太大被封,我们只好待在昆明市的旅馆里。有个师妹晕车,天还未亮就吃下三颗晕车药,那天我们没走成,她整天都是昏沉沉的。第三天雪才慢慢融化,我们坐上了回家的客车,到功山路段,因路面结冰,车辆打滑,无法前行,我们被堵在路上,只能坐在冰冷的车里,看车窗外白皑皑的雪。放假时,只留下路费,身上没有多余的钱,在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烧洋芋卖1元1个,煮鸡蛋卖3元1个,我们不得不买来充饥。冷得无法入睡,睁着眼睛熬过漫漫长夜,一直在车上待到第二天中午,路上的雪才被铲除,客车继续前行。深夜到昭通城,雪下得更大,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我们吃过米线后在迎丰桥附近的旅店住下。
腊月二十七的清晨,昭通城到大关县的最后一趟车票早已卖完,许多人没买到票也挤上车。车里拥挤不堪,我鼓着劲从窗子往里钻,里面的人用尽力气拉我、外面的人使劲推,才坐上到大关县的车。上车后,在农大读书的罗仕洪让座位给我,他却一直站着到大关县。接着,我又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到高桥镇,和爷爷奶奶过完春节后,我从木杆镇转车去永善县看望父母。客车顺着蜿蜒的公路前行,两旁的房舍还贴着春联,零星李花肆意怒放,有几分节日的喜庆,或许是因为一路欣赏风景的兴致,使我忘记了赶路的疲惫。
毕业后,我被分到大关县工作,去一趟昭通城一般要3个多小时。在寒冷的冬天,由于冰凌太大,经常堵在凌子口,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大关县到昭通城修建了二级公路,到昭通城只要1个小时,缩短了行程,方便了人们。更有甚者,吃顿饭或买个东西都要去昭通城。后来,昭通城与昆明市之间修建了高速公路,曾经两天才能到达的昆明市,现在只需要4个多小时,极大地缩短了两地的距离。现在,大关县的父老乡亲去昆明市如一次快乐的旅行,道路宽阔平坦,还可以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现在,昭通城与昆明市之间不仅修建了铁路,还开通了的航班。在时代的发展中,回家的路,变得宽阔而平坦,从最初的六七个小时缩短为今天的3个小时,沿途繁花似锦,曾经的土墙瓦房新修成一栋栋砖房或别墅,安静祥和。
20多年来,无论到哪里的路,变得越来越平坦、宽阔、美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好南来北往的路。
我一直都在回家或外出的路上,见证了家乡从不通路、土路、水泥路、柏油路到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回家的路,还是通往外面的路,已路路通,如同我们国家发展一样,蒸蒸日上,一派繁荣。
作者:张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