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心向延安

 2022-07-06 13:32  来源:昭通新闻网

夏至时节,耀眼的阳光洒在陕北高原上,真挚而热烈。微风过处,滚滚热浪早已急不可耐地涌进人们的每一口呼吸中。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我踏上了延安这片红色的热土。

延安,古称肤施、高奴、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乃兵家必争之地。延安之名,始出于隋,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世纪上半叶,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此行之前,延安仅仅是我脑海中的一个概念。或许是黄土漫天的荒凉,是羌管悠悠的凄清,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落寞,抑或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勇毅,是一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

6月的延安,早已褪去泛黄的“旧外套”,转而换上郁郁葱葱的绿衣裳,曾经贫瘠的土地上鳜鱼肥、禾稻香。一幕幕繁荣兴旺的景象背后,凝聚着一代代延安人的艰苦奋斗和无尽心血。在这里,我与来自市直单位和县(区)融媒体中心40余名新闻业务骨干一起走进梁家河、登上宝塔山、参观革命旧址、踏访知青足迹,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在专题授课中增长知识,在追溯历史中缅怀先烈,在现场教学中砥砺初心。

走进王家坪革命旧址,沿着斑驳的青石板路,寻着历史的脉络,我们参观了中共中央军委礼堂。进入礼堂,一阵清爽的凉意扑面而来,与外面炙热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被晒“漏电”的了人们得到了短暂的缓冲。室内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陈设,黯黑的房间里没有一盏电灯,仅有几束微光从木格窗里穿透进来,岁月抚摸过的长排木椅仍然被摆放得整整齐齐,正前方红色的绸布上写着“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几个大字。遥想当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探索根据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作出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在王家坪,毛泽东旧居前的那棵柳树旁,陈列着这样一张历史照片。照片的中央站着衣着简朴的毛泽东和刚从苏联留学归来的毛岸英。照片拍摄于1946年春天,那是毛泽东与毛岸英阔别近20年的第一次重逢。作为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从小就随着父母四处奔波,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1936年,地下党组织找到毛岸英并把他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毛岸英才回到延安探望父亲。然而即使这样,毛泽东也从未用手中的权力弥补对儿子的亏欠,反而春节刚过就决定送毛岸英到陕北农村接受劳动锻炼。1950年,毛岸英告别新婚且生病住院的妻子,主动请求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牺牲时年仅28岁。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却从未为儿子破例一次,他强忍着老来丧子的人间至痛,坚决让毛岸英与诸多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样葬在了朝鲜的土地上。但我们可能都忘了,毛泽东不仅是国家的领导人,他也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多少共产党人也不过才十七八岁,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在本该他们肆意张扬、自由洒脱的年纪,却早早投入革命,扛起了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重任,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

回顾历史,反观当下,我们的生活虽然日益富足,但是精神上却时常“缺钙”。少数党员同志存在精神懈怠、工作拖沓等消极现象,静不下心、沉不下身,不脚踏实地干工作,一门心思走“捷径”,盲目攀比利益得失,自己不思进取的同时还想方设法打压其他同志的积极性,缺少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古人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走进延安,更要心向延安,我们要时刻牢记历史,坚持“日省吾身常临境”的自省意识,保持“最是梅花领春来”的自励意识,秉持“自起秋风肃己身”的自警意识,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昭通日报:谭光吉

校对:胡远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永刚
标签 >> 文化 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