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7-06 09:47最近几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以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论样板典范、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坚决扛实赤水河源头保护政治责任,守护好赤水河的一江清水、两岸青山。
牢记“国之大者”,展现源头担当。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2020年以来两次召开现场办公会,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倾斜支持。市委、市政府坚决扛实源头保护责任,始终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分别召开镇雄、威信现场办公会,明确要求镇雄打造“赤水河流域保护修复示范区”、威信打造“践行‘两山’理论示范区”,坚定不移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持久战,确保一江清水出昭通。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赤水河被誉为“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多次深入赤水河流域现场调研督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保护治理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开展网格化监督行动,迅速构建起市级领导定期调度、行业主管部门蹲点推进、县乡主抓落实的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组织体系,形成全市“一盘棋”推进格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研究形成工作、项目、任务“三张管总清单”,推动要素在一线集结、工作在一线落实。建立由市发改委牵头、22家市直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定期会商、沟通协调,做到信息互通、政策互补、工作互动,集中力量资源高效攻坚克难。
树牢系统观念,优化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明确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把保护治理好赤水河流域作为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的首要任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统筹水上和岸上、上下游和左右岸,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汲取专家智慧、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精准衔接国家政策,科学划定干流和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公里的一级、二级支流管护范围,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规划》。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实现路径,重点谋划6大类173项、总投资352.54亿元的项目库,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流域保护治理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昭通日报记者:陈忠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