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7-06 09:34乌蒙苍茫,赤水浩荡。由铜车河、妥泥河、罗甸河、溜沙河、扎西河、倒流河等支流组成的赤水河,因河流含沙量高,每逢雨季河水浑赤而得名。1935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赤水河蜚声中外,有“生态河”“英雄河”“美酒河”“美景河”之誉。
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如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坚决的政治担当和坚定有效的保护措施,与四川、贵州两省协同发力,主动作为,抓好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昭通上下一心,在赤水河畔勇扛保护之旗,担承保护之责,彻底清理整治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小水电站,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排头兵。
鸡鸣三省
青山绿水的时代之章
赤水河发源于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浩浩荡荡地流经云贵川3省4市16个县(市、区),河流全长523千米,流域总面积2.04万平方千米。其中,昭通段干流全长97千米,流域面积1983平方千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牵动着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心。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了赤水河流域中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未落实问题。昭通市迅速行动,上下联动,深入实地调研,摸清家底,立即采取措施,制定整改方案,全面梳理排查整治中小水电站存在的问题。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韩正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昭通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和落实党中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决策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进一步深入实施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经过仔细排查、调研后,昭通拆除赤水河流域(昭通段)17座小水电站,率先在3省4市16个县(市、区)解决了赤水河流域干支流电站取水坝拦水、阻水的问题,重现赤水河“河畅通、水长流”景观,坚决担当并切实履行了长江上游的“源头”保护之责。
赤水河源
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扛起“源头”责任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是连接云贵川三省的一条经济动脉和人文纽带。
作为“源头”地区,在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工作中,昭通高度重视小水电站治理工作,举一反三,提前研究谋划,在省级方案印发前,昭通就结合全市小水电站前期清理排查成果草拟了《昭通市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方案》。省级方案印发后,昭通市及时出台了市级工作方案,全面对全市的324座小水电站进行清理整改,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切实纠正小水电站开发中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系统,促进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长江上游、赤水河源头地区,昭通市历来重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一组数据可以一窥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的生态保护任务之艰巨。赤水河昭通干流全长97千米,1983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积,2县17个乡(镇)152个村3225个村民小组31.24万户104.2万人的广阔范围,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5人,是全市273人的近2倍、云南全省123人的4倍多;有495.66公顷范围属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对这些复杂、艰巨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昭通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责任担当,始终坚决扛起长江上游的保护之责,从未放松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常开银是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委会委员、贾家坝村民小组组长,家在赤水河发源地不远的村庄。在常开银的眼里,除了温饱与富足,只有青山和绿水。弹丸之地的贾家坝自然村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居住着110户459人。在常开银父亲常礼香的眼里,土地是金贵的,贾家坝700亩土地、山林曾经养活了400多口人,现在,这700亩土地、山林养活的人不到200人,外出打工的人挣回了一家人的生活费,也看到了土地负重的后果。如今,除了靠近公路边的土地种了少量的庄稼以及蔬菜外,更多的是退耕还林种下的板栗树、核桃树和竹子等经济林木。土地得以喘息,植被一天天好起来了,林里的青冈树、冷杉一天天长高长壮了,林下的草甸越来越厚,不时有蹦跳的松鼠和兔子及飞来飞去的野鸡。
20年的光景,贾家坝人为了生活远离土地,在东南沿海的城市里奔波,解决了一家人的生计,也让山林和土地得以休养生息,自由地生长着万物。小河边,清水缓缓流过,水草下有小鱼游弋。抬头,青山可见,蜿蜒的柏油路逐渐远去。赤水河发源地就在20公里外,这里多年前土地贫瘠、人烟稀少,村里人出于美好的愿景,将从村中穿过的小河称为“银厂沟”。现在,随着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随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厕所革命”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的启动实施,村庄里储藏的绿色资源不经意间成了一笔财富,从洗白村到银厂村的乡村路边种植的千亩竹林,缓缓展示了一幅乡村美景。
目前,通过对水资源进行全力治理,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内水源涵养地生态持续向好,地表水出境断面岔河渡口和考核断面清水铺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总体水质较好。
雨河茶山
全力攻坚克难,高位推动拆除整治
对于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的生态环境保护,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摆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位置进行部署和推进。2020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现场办公会,提出“两个稳定向上”“六大行动”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求,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倾斜支持,明确由省级财政解决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小水电站拆除补偿资金9621万元。
以时间为轴线,市委、市政府坚决扛实源头保护责任,始终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进行部署,分别召开镇雄、威信现场办公会,部署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的小水电站拆除工作。2020年7月23日印发了《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生态治理修复保护实施方案》,以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典范、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强力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绿色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把实施小水电站拆除清退整治攻坚行动作为深入实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九大攻坚行动”之首,高位推动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强力推进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小水电站关闭退出工作。
2020年7月,市政府召开了昭通市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推进会议后,威信、镇雄两县积极带头拆除赤水河流域17座小水电站,牵引带动全市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快速推进。4个月时间顺利完成赤水河流域17座小水电站拆除任务并封堵取水口,实现了赤水河流域17座退出类水电站全部退出。在全流域内率先实现干支流无小水电站、恢复自然流态,彻底扭转了过去冬春枯水季节因发电经济效益优先而经常出现“河道干涸、生态缺水”现象,开始迈向“绿色小水电,生态首当先”的高质量新发展阶段。现已完成3座小水电站的生态修复,剩余14座小水电站的生态修复工程已接近尾声。
赤水源镇是赤水河的发源地,近年来,该镇借助退耕还林契机,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后,发动群众在赤水河流域种植3.3万亩方竹。方竹不仅可以涵养水源,还能提高赤水河源头的环境承载力,种植方竹所产生的收益是原来种植传统农作物收益的几倍。其余流域经过的乡(镇),也开始根据各地的实情,加大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生态保护机制,绿色生态产业有序发展,保证了源头的生态持续恢复。
倮淌落水洞
强化跟踪问效,权责保障措施落实
在推进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小水电站拆除过程中,困难重重,面对困难和问题,昭通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小水电站清理整治领导机构,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11.75亿元、专债5.27亿元和吸引8.3亿元社会资金实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通过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责任清晰、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保障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在推进工作中,坚持强化分类施策、压实责任抓整治。
同时,将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纳入昭通市河长制工作内容和考核体系,作为各级河长年度巡河重点一并考核。市、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级河长坚持深入一线,帮助研究解决行业部门在清理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高效开展。通过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强力推动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小水电站拆除工作,保证了赤水河流域(昭通段)小水电站拆除工作按时完成。
蹚过江河眺赤水,担使命,当先锋;越过群山看乌蒙,向未来,更登攀。新发展征途上,昭通市坚决扛稳扛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源头责任,深入实施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六大行动”,持续推进昭通“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落地见效,努力把赤水河流域(昭通段)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典范、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确保一江清水出昭通。
昭通日报记者:杨 明/文 通讯员:李东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