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大关民众共闯四城同创“大关”

 2016-12-16 09:01  来源:

昭通新闻网讯(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广玉)冬日的大关县城,街上行人的衣着比前段时间厚了,却看不出以往的慵懒,街道的整洁是前几年所未有的。近日,记者到大关县城采访时,深切感受到了大关县城的巨大变化!

前些年,记者也曾多次到大关采访,县城的拥堵让人丝毫感受不到曾为滇川交通要塞的优越。随着全国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大关这个地势受限的小县城显得越来越拥挤,街道也越来越狭窄起来。占道经营和无秩序行车的通病,大关也未能幸免,使得外地人来大关县城不免有一些无奈和遗憾。

如今,看到大关县城的大变化,促使记者找到了该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采访了该局的副局长李光辉。

据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大关县就决定狠抓县城拥堵和环境卫生,提升县城的人居环境。从3月份开始,县委、政府拿出8块地修建了8个停车场,新增车位500余个。停车场建好后,车行道上的停车带随之取缔,车行道不准停车,同时,清理乱停乱放车辆。今年8月,整合交通、住建、公安及翠华镇100余人开展交通综合整治,规范行车车辆的停放秩序,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4个卡点,对货运、三轮摩托、特种车辆采取限时、限路段、限车型通行。规定大型货车不准进城,三轮摩托从7时至22时不准入城,特殊车辆由住建、城管、交警三家部门联合审批才准入城。另外,还设立了一个巡逻组和综合秩序查缉组,对乱停乱放进行查处和打击,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解决拥堵问题的同时,该县重点解决脏、乱、差的难题。增设了环卫收集设施,增设了垃圾箱、筒,建成了压缩式的垃圾中转站,为综合整治奠定了基础。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清理了垃圾死角数十个,清理垃圾60余车300余吨。之后,对街道进行清扫保洁,清污清洗,一个星期至少清洗3次以上,使整个县城的街道环境卫生发生了质的转变。

“李副局长,你们加大了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力度,是如何长期保持卫生的整洁呢?”采访中,记者把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这个当然有一定的措施的,而且这些措施还非常有效。”李光辉回答。原来,该县开展了“门前四包”活动,签订责任书800余份,监管部门为每一家店铺都挂上“四包”牌,挂牌一家发一个垃圾筒,让商家主动把垃圾入筒。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与翠华镇的三个社区联动,选出12名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对环卫公司和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

该县在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中突出了“四治、三改、一拆、两增”,即治污、治乱、治堵,治脏;改造城中村,改造老城区,改造棚户区;拆除违章建筑;增加市场基础建设和绿化面积。特别是拆除违章建筑是最大的难题,个别违建住房户还到县政府上访,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讲道理、讲法规,最终赢得了违建住房户的理解和认同。截至目前,已经拆除违章建筑50余户20000余平方米。

通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整治,行人闯红灯情况及县城乱贴乱画现象明显减少,群众的参与度明显提高,10月28日,在南门街与北门街的路口,由于下水道堵塞,冒出了许多污水,导致过往车辆打滑,行人摔跤。得到报告后,住建部门立即派出人员前往抢修,同时,附近商铺的店主也纷纷参与其中,他们用洗衣粉冲洗路面,使这一情况得到了及时处置。

在南门街,不时可以看到环卫工人在街上清扫垃圾,还见到了站立在街边的城建协管员,劝导清理占道经营的综合执法车在街上穿梭着。市民赵瑶兰说:“现在,环卫工人随时打扫、洗街,街道干净了,逛街时也比以前心情好多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租车师傅说:“以前,这个小县城,有时堵车可以堵半个多小时,乘客坐在车上不时发牢骚,不仅耽误生意,弄得自己一天都没有好心情,这下好了,近段时间几乎没有出现堵车现象。”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