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6-21 09:24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做大做强竹产业,彝良县扎实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竹产业提档升级、量效齐增。
“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强、砍老留嫩,这就是‘四砍四留’。‘一不准’是指不准砍除林中空地的散生竹和林园竹。”眼下,正是开展竹子抚育管理工作的最佳时节,彝良县林业和草原局组织技术人员到牛街镇三合村开展低效竹林改造现场培训会,技术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竹农讲解竹子的栽培管护知识。
经过改造抚育的竹林,竹龄结构得到调整,竹笋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提高。说起种竹的经济效益,牛街镇三合村种竹大户李华书高兴地说:“我家种了60亩左右的竹子,前几年竹笋产量不高,一亩只能产200公斤左右,现在一亩能产300公斤左右,笋子的质量也提高了,每吨笋子收入在9000元左右,一年的收入大概有15万元。”
这只是彝良县发展竹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彝良县积极构建“4+N”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工作思路,从提升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入手,在确保项目区内群众收入不减的情况下,对原有管理比较粗放、产量较低、效益不高的竹产业基地开展低效竹林改造,并逐步完善产业道路及管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投入、提高产出,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竹农增收、竹业增效,推动竹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柱产业,让竹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同时,彝良县加大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依托境内丰富的竹资源,深化竹资源的加工利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巴食川珍、嵩源山野菜、云竹专业合作社等竹笋加工企业扩能增产,方便竹农就近销售竹笋,增加种竹的经济效益,促进全县竹产业持续增效、竹农持续稳定增收。
彝良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黎芸榜介绍:“自2016年以来,彝良县总共实施低效竹林改造23万亩。下一步将继续按每年5万亩的低效竹林改造的目标推进,‘十四五’期间,全县要建成高产、高效竹林50万亩以上,让亩产量达300公斤以上。”
截至2021年底,彝良县已建成竹产业基地83.65万亩,投产面积37.5万亩,实现总产值6.63亿元,覆盖农户5.5万户22.5万人,户均创收1.2万元;引进培育竹笋加工和竹材加工企业5家,2021年实现加工产值3.47亿元,全县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1亿元。如今,彝良群众守护的“绿水青山”已经成为“金山银山”。
通讯员 张 琳 曹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