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6-12 11:14昭通学院师生在实验基地教学。
4月12日晚,一条信息在昭通学院师生的微信朋友圈传开——“两间宿舍10人考研成功上岸”。这一消息发布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还受到了云南省教育厅的重视。
昭通学院是一所省属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位于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云南省昭通市。该校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创设的师范传习所,历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昭通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昭通师范专科学校。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作为昭通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昭通学院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承载着乌蒙大地的希望。据了解,2022年昭通学院682名学生考研,184人达到国家线,实现历史最好成绩。
这一次,昭通学院的考研成绩,无疑是一份回馈乌蒙的答卷,而这张答卷的书写者并不只是昭通学院的学生,还有学院全体教职工。
人才引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凤栖梧桐。近几年,昭通学院从全国高校引进了一批博士以及近200名优秀硕士,昭通学院的师资队伍得到显著加强。在人才培养上,昭通学院采用“精彩一课”的方式,让昭通学院的教学名师及全国的教学名师、全省的教学名师给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讲授示范课,年轻教师反过来给名师讲,以优推新,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 ‘精彩一课’对我的帮助很大,教育是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的过程,通过‘精彩一课’打磨后,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昭通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师胡忠香说。
贴近学生 营造学习氛围
昭通学院80%的学生来自于农村,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昭通学院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深入研判后,制定相应教学管理措施。
“三进一出”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利用习惯。通过“三进一出”,帮助学生走出宿舍,去图书馆学习、实验室做研究、运动场锻炼身体,“10分钟候课”让学生养成按时出勤的行为习惯。10分钟候课指学生和教师均需提前10分钟到教室,不允许学生、教师迟到,有效提高全校师生的出勤率。阳光长跑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生每天早上都要围绕校园跑步,完成课外学分的同时,还养成了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读写书改革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读写书改革要求每个学生每一门课至少要读5本参考书,并撰写读书笔记,再对所读的书目进行即兴演讲,培养学生读书、做笔记、演讲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考研复试中,“读写书改革”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导师分配 规划学术阶梯
由于条件限制,学术追求对于昭通学院的学生来说曾经是遥远而神秘的。昭通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顺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学生其实一直都很优秀,但他们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觉得考研太难了、学术研究遥不可及。近年来,我们一直努力营造考研的氛围,从2020年开始,陆续有学生考上,而且考得很好,其中最鼓舞人心的是2020年专升本班的一名学生考取了研究生,给予全校学生很大的信心。”
导师分配是昭通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让学生明确学术研究方向的重要法宝。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选定导师,随后跟着导师进实验室做科研项目,在导师的带领下,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如今,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已经成为了昭通学院考研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
特色实践 发挥本土优势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能够成为昭通学院考研的主力军还有一个法宝——独具昭通特色的社会实践。结合昭通高原特色农业,该学院开设与地方特色产业紧密结合的专业,学生每个学期到苹果基地、天麻基地、马铃薯基地见习,将课堂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让学生重新定义“农学”的意义,来自大山、回馈大山的理想深深地扎根在莘莘学子心中。
分班制度 打造术业专攻
近年来,昭通学院狠抓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依托专业综合评价和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突出特色办学,创办人才培养特色班、基地班、卓越班。从院校领导开始,每位教师都要担任班主任,全员下沉。分班制度承担了两件事:一是“立地”,立足昭通、服务昭通,培养符合昭通特色产业需求的人才;二是“顶天”,探究生命科学的前沿发展动向、科研项目,助力学生向上探索。分班制度旨在把实验班打造成培养研究生的沃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考研志向。
昭通学院2018级毕业生的考研成绩刷新了历史纪录,而在这份成果背后有太多故事,农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两间宿舍考研成功的学生谈到这些故事时,回忆涌现:图书馆安装中央空调、校长办公室变成复试考场、教师送考、专车接送……
昭通日报实习记者:彭晓雨 记者:唐龙泉飞 聂孝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