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给我们回过信丨“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新闻 2022-06-10 17:09 来源:解放军报
60多年来,你们坚持爱党、信党、跟党走,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了初心不改、奋斗不止的精神。
——摘自习主席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回信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群体——
“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夏日,成都市新都区荣军路86号,一座林木繁茂的院落闹中取静。整洁干净的庭院内,凉亭、小溪、长廊错落有致。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画面温暖而美好。如果不留意这座院落的名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或许不会有人想到,这些神态安然的老人,是一群经过枪林弹雨考验的老英雄。这座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建于1951年,先后集中供养了2800多名伤残军人,其中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约2200人。多年来,该院伤残军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力所能及为祖国建设作贡献,义务做传统教育报告近万场,受众300余万人次。“我们打过仗,更清楚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2020年9月,该院志愿军老战士涂伯毅和几名战友回想起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烽火岁月,大家感慨万千,决定给习主席写信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信中,涂伯毅代表全体伤残军人向习主席表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本色,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的决心。让老战士们格外高兴的是,习主席给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在回信中,习主席称赞:“60多年来,你们坚持爱党、信党、跟党走,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了初心不改、奋斗不止的精神。”“戎马卫家国,一生忠于党。”这是老战士们的如磐信念——习主席的回信,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些老战士。媒体关于他们事迹的报道很多,不少人慕名前来探访。谈及当年的牺牲奉献,老战士们总说:我们是党培养的,只是做了自己应当做的事。每当有人来看望,88岁的老英雄周全弟总会举起无手右臂,敬一个特殊的军礼。得知记者来自解放军报,老英雄打开了话匣子,“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77师231团1营2连战士……”1950年冬天,16岁的周全弟在长津湖战役中,因严重冻伤失去了双腿及双手。回忆起当年的战斗场景,他动情地说:“我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在战场上继续为党和人民冲锋。”“志愿军将士及英雄模范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习主席回信中的话语,让周全弟倍感温暖。他告诉记者:“习主席始终牵挂着我们这些老战士,穿上军装我们是兵,脱下军装我们依然是党的战士,要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行动不方便,但周全弟和老战士们喜欢摇着轮椅车到街上看看。城市日新月异,商品琳琅满目,马路四通八达,公园风景如画……在经历生死考验的老战士们眼中,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画面,正是他们当年浴血奋战的意义。“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很多人还开上了小汽车……”每每说起这些高兴事儿,周全弟总是连连感叹:“党中央、习主席领导得好,中国的明天有希望,未来的日子有奔头!”“社会主义是我们的灵魂,党就是抚育我们成长的母亲”“社会主义大厦固然需要钢材,我们却愿意作颗小小的螺丝钉……”前段时间,当地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到休养院探望,老战士们特意朗诵了由伤残战友创作的诗歌《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动情处,他们挥动双臂,仿佛再次回到火热的青春岁月。一句句诗歌,道出了老战士们的毕生追求,也表达着他们对党的真挚情感。“战场的英雄,生活的强者。”这是老战士们的奋斗本色——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20岁的涂伯毅遭敌人凝固汽油弹袭击,全身大面积烧伤,双手致残。1956年,涂伯毅来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由于身体残疾,他一度躲在屋里不愿见人。后来,在战友和休养院工作人员的耐心开导下,涂伯毅逐渐战胜悲观情绪,重拾生活信心。即使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第一次见到老战士涂伯毅时,记者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他那被严重烧伤的皮肤,无声地诉说着一名老战士的坚毅和荣光。“虽然我的身体残疾了,但我的精神和灵魂没有改变。”这些年,涂伯毅不仅坚持生活自理,还几十年如一日练习书法。收到习主席的回信,涂伯毅特别激动:“这是习主席对我们这些老战士的亲切关怀。几十年来,正是党和人民的关心,激励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现在,我们更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好。”今年,涂伯毅已经91岁高龄。晚饭后,他仍然坚持在院里散步。他希望把身体锻炼好,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只涂伯毅如此。“困难只能在软弱者面前存在,挡不住久经锻炼的士兵……”这几句诗歌,正是休养院全体伤残军人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生动写照。被敌机炸伤失去左手和右眼的老战士易如元,自学吹笛子,靠着一只眼识谱、一只手的手指在笛子上跳跃,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女战士张道华,16岁时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带领伤员突围时受伤双目失明,回国后她不仅为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学会了按摩技能,为群众、伤残军人按摩治疗。“我刚到休养院工作,就被这些老英雄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休养院护士谢瑶动情地告诉记者,“他们满身伤痕,却能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老战士们的不懈追求——“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习主席在回信中的嘱托,引发全社会强烈共鸣。生活在休养院,老战士们感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党和国家提供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悉心照料我们生活,还有不少人自发前来看望我们,这让我们很感动。”老战士们说。这几年,休养院条件不断改善,新添了智能床垫监测系统等设备,逐步打造智能化病房,医护人员可24小时监测老战士们的心率、呼吸、体温、血压等数据。休养院康复医学科还引进了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能够辅助截瘫伤残军人开展行走和步态训练,帮助一些老战士实现“站起来”的愿望。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老战士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一代代年轻人永远记得——山河无恙,需要有人去守护。“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晚年仍然四处奔走开展宣讲,播撒英雄精神的种子。”休养院荣军科科长廖品列告诉记者,60多年来,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党政机关、部队营区作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把宣讲党的政策、弘扬革命精神当成职责使命。“我虽然已经86岁了,但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传承战友们的革命精神,讲好他们的战斗故事!”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战士付仲阳,当年在战场上抬担架运伤员,腰部受伤落下残疾。而今,她坐着轮椅,坚持参加国防教育宣讲。她常借用一句战场上的话鼓励大家:“夜行军有什么可怕?照明弹有什么了不起?革命的乐观主义就是我们胜利的保障!”如今,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中,像周全弟、涂伯毅、付仲阳这样“冲锋”在宣讲一线的老战士有11位。因为年纪大、旧伤多,每次外出宣讲,对于老战士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但只要有时间、有需要,他们都义无反顾,尽心尽力完成好每一场宣讲。去年,老战士宣讲团开展“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老兵永远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等主题宣讲活动260余场,听众近2万人次,被评为2021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夏日巴蜀,潮湿闷热。老战士们坚持读书看报,时常重温习主席的回信。“‘初心不改、奋斗不止’,我们把这8个字牢牢记在心间。只要我们活一天,就坚持一天,一定要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这是老战士们共同的心声。来源:学习军团 解放军报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