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11-03 09:37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元江)今年7月24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大关县“背篼图书馆”工作队员们第一次徒步送书到悦乐镇新寨村2200米高海拔的海坝苗寨时,他们用苗家的最高礼仪“拦路酒”欢迎我们。但在欢迎仪式上,却没有一人会跳苗家的传统芦笙舞,当我们进一步了解时,整个寨子没有一把芦笙,也就没人吹芦笙,所以这里的苗民从来就不会路芦笙舞了。
早在2009年,大关县的“苗族芦笙舞”就成功申报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没想到在这个26户103人口的偏远苗寨,没有芦笙和芦笙舞,于是,深感我县非遗传承保护的任务之重,我们县文化馆在人少事多的困境中,我和仅有的一位非遗工作人员及我县的芦笙舞代表性传承人,一行3人于10月18日至23日通过两个多小时驱车到达悦乐镇太坪村,请了5个苗家小伙帮我们背起棉被和大米蔬菜等,又徒走爬山3个半小时到达了这个偏僻的高海拔的新寨村海坝苗寨。
中午2时30分,当我们进入苗寨的王兴社长家门前一块小小的院坝时,因长时间的秋雨绵绵,我们脚上长筒水鞋已被稀泥淹了一半,可这里的苗民们却早已站在稀泥中,排成两列纵队,夹道欢迎我们;两列队形的中间是六位苗家儿女分别用花杆“拦路”,向我们敬烟敬酒,用苗语歌曲欢迎我们……
进到王社长家,我们身边围观的苗民们,不知在说些什么,只有我听不懂,与我坐一条凳子的传承人对我说:“他们在说终于见到了我们背篼上的芦笙了”,尤其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苗族老人,在旁边与正在吃饭的传承人杨兴民用苗语交流着,他说好多年没见过吹芦笙了,我吹一下嘛,实际上我早已从这位老人的满脸笑容中看出了他的意思了,我说:这六把芦笙是带来送给苗寨的,你们今后好好的练习啊,这位八十多岁的杨兴发老人非常激动的说:“我有42年没有吹过芦笙了” ……芦笙到他手里,马上丢掉口中还未吸完的香烟,用十分熟悉的动作,手持芦笙在我们的饭桌前就边吹芦笙边舞动脚步时,传承人杨兴明说,这个老人过去肯定是一们芦笙吹奏高手,他吹出的芦笙曲调和脚的动作都是苗家古老传统的技法……
休息了一会,我们就准备开始培训工作,可院坝全是10至15公分厚的稀泥,当时着急了,王社长说:“我来背音箱,带大家去山顶草坪跳,马上出发吧”,大家走了十来分钟到了山顶,哇……好大好美的草坪啊,到处都是牛马羊群,于是我们苗族芦笙舞培训班就在这个海拔2200多米的山顶上开班了。
由于秋季的高海拔地区,下午四五点钟雾罩就将大山笼罩了,能见度十米左右,而且细雨绵绵,哪怕是大晴天下午也是大雾盖地,细雨烟淅,可苗民们兴致很高,特别是几位放牛羊和割蕨草的老人们,他们连续三天都提前来到培训现场观看,尤其那位81岁到杨光友老人,当学员们休息时,他就拿起芦笙边吹边摆动着年迈到身体,双脚不停踢、磋、转、蹲着,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笑容……不到天黑不离去。
回家吃完晚饭后,又纷纷来到社长家,在社长家15平方米的堂屋里,苗族同胞们也要轮换着复习着当天所学的动作,还不停的请教我们的芦笙舞传承人杨兴明老师,到深夜12点,他们才离相继回家。
通过四天三晚的紧张培训,我们的大型迎宾芦笙舞终于成型了。10月22日,培训将要结束的当天中午1点半,大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王飞局长带领大关县“背篼图书馆”队员们通过五个半小时行程来到了我们的芦笙舞培训现场,这里的苗民们不但能用苗寨的“拦路酒”欢迎他们,而且终于能用苗族传统的大型迎宾舞欢迎他们了,当时的天气放晴了,来宾们自然而然的融入在苗家歌舞中,一片欢快场景好美好美……
大关“背篼图书馆”队员又一次进入海坝苗寨,又一次送来420册农民科谱,生活常识,少儿知识画报和每家一台收音机及26套学生用品,并在海坝苗寨建立了图书室。
我们四天的芦笙舞培训和送文化扶贫活动,在苗寨建立了图书室、送收音机和学生用品的活动,结束了这个一百年历史的苗寨42年来无芦笙和没跳过芦笙舞的历史,使海坝42年断层的苗族传统文化得到了复生;创建苗族中的第一个即有图书室和全寨苗民家家有收音机的先列。
下午5点过了,当我们收起背篼和被子准备返程时,全寨苗民们瞬间列队唱起苗家歌曲,有的挽留我们再住一晚,有的手捧苗家羊角酒,要我们喝完才能离开……数十张热泪盈眶的脸,分别拉着我们的手,依依不舍的向我们告别……
“周老师——太感谢你们了,希望你们以后又来呀!谢谢了!路上慢点哈。”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苗寨的人,他们哭了,尤其是几位依依不舍的老人们拉着我的手,我的眼泪禁不住流出了眼眶……走过了山梁还能他们的歌声,这时大雾早已隔断了我们的视现……
晚上九点半回到家中,全身已筋疲力尽,可我失眠了……
我早已超过退休年龄,马上就要退休了,只要海坝苗寨存在(因我们听说,海坝要建水库,两年之内这个苗寨要整体迁居),只要我身体好、脚能走路,我一定会去的,那里的苗民们都是我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