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5-30 11:38物以稀为贵,创办特色产业,要立足本地优势,人弃我取,人有我强,人强我优,遵循“好、强、大”发展规律,不断巩固和强化产品的内在品质,特色产业才可能真正“特色”起来!
从国家的扶持政策看,生态循环产业是重头扶持的对象,这对我们昭通来说,有着传统和现实的基础和优势。随便列举,昭通可作特色产业的东西不胜枚举,地下生的有洋芋、萝卜、魔芋、蔓菁,地上结的有辣椒、包谷、苦荞、燕麦,树上挂的有核桃、板栗、黄梨、苹果,地面跑的有白鹅、土鸡、黄牛、山羊……虽然这些东西其它地方也有,但内在品质不同,比如金江魔芋,独特的土壤和气候造就了独特的风味,早已闻名遐迩,抢购如云。比如山区青花椒,香麻天下,听闻一声便满口生津。比如土鸡特别是乌骨鸡,更是享誉四方,令众人赞不绝口。再比如苦荞、燕麦,热地方见不着,制成食品是好东西,加工成苦荞酒、燕麦酒也是上档货。本地传统黄牛、山羊就不说了,就连山区老百姓更多拿来喂牲口的蔓菁,个头大、肉质嫩,脆中带甜,有一股浓郁的清香味,产量又高,制成“榨菜”一定令东部、南部等喜食甜味的人大开眼界、大饱口福。这些都是绿色食品,都是国家扶持的对象,若以产业带动起来,这些“特色”的东西既生态又环保,不都是循环经济吗?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成为商品就是好东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的特色产业,其前景不可估量!
我们对“特色”不能狭隘理解,特色不等于独有,只要我们的东西比别的地方好,就具有“特色”属性,创办或引进加工业,促成“产、供、销”一条龙就形成特色产业链,不愁做强、做优、做大!我们习惯把上规模的种植业称为产业,但这种“产业”往往停留在原始的“自产自销”上,供小于求,年景就好;供大于求,立马烂市!这种周而复始的生产模式不是产业,更谈不上“特色”二字,因为,没有市场化,最易“自生自灭”。我们的农副特色产品之所以很难走出去,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没有更多的“特色”加工业,土里生长出来的东西,既不便储藏,更不便销售,这种盲目的种植业使不少好东西烂在地里或家里,老百姓喜怒无常,时常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成功尝试,比如烤烟,订单生产、订单销售,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供销”一条龙,这才叫产业,经久不衰。我们应走出“原封不动”的“自由”买卖误区,由“被动”变“主动”,理性认识“特色”的分量和前景,顺应市场变化,实现农业工业化,才可能使产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此,我们的“特色”产业才会呈现“好、强、大”的发展态势,并形成强劲的产业群,占领市场!
作者:李骁
校对:彭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