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做群众贴心人——记昭阳区民政局退休职工陈桂福

 2022-05-28 13:28  来源:昭通新闻网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他,42年来一直坚守在平凡岗位上无怨无悔,时刻守护着困难群众的柴米油盐和“急难愁盼”问题,用行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深刻含义。他,就是昭阳区民政局退休职工陈桂福。

陈桂福,1981年参加工作,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2年5月12日,离开了他耕耘了42年的工作岗位,光荣退休。在42年的民政工作中,先后担任残联副理事长、社会组织团体登记管理科科长、民政科副科长、优抚安置办主任、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科科长、老龄办综合科科长等职务。民政工作,除财务岗位外,他都干了个遍,并参与了昭阳区残联组建及城市低保、高龄补贴启动工作。年轻时,他曾经有机会交流到外单位任职,但他放弃了,毅然选择了一生钟爱的民政事业。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政工作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最能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陈桂福始终格外关注、关爱、关心、帮助特殊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始终把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挂在心上。由于他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忠于职守,人们都尊称他“老陈”。

昭阳区收容遣送站是老陈工作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在工作中,他结识了长期在城区摆摊算命的盲人陈三某,经多次收容救助,仍然无法改变陈三某的生存发展问题。老陈通过认真研究政策,终于,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送陈三某到昆明市学习盲人按摩技术。那是1986年的一天,老陈陪陈三某踏上了培训的行程,当时,交通极不便利,昭通到昆明乘坐客车要两天半,第一天,夜宿会泽;第二天,夜宿东川;第三天中午,抵达昆明市西站,再步行10余公里到达学校。一路上,老陈不辞辛劳,无微不至地照料陈三某的饮食起居。到校后,老陈帮助陈三某交了学费、购置生活用品、清洗衣服被褥,待一切安置妥善后才返回昭通。经过一年半培训学习,陈三某学成归来,老陈协调昭阳区民政局下属“双扶”公司出资,在昭阳城区的青年路上为其开设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并帮助招聘了两名患有轻微小儿麻痹后遗症助手,同时解决了3个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至此,陈三某有了一技傍身,解决了就业,稳定了收入,并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仅是老陈帮助诸多残疾人自立自强的故事之一。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1999年,正值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攻坚时期,昭阳城区启动低保工作,解决下岗待业职工的生活问题迫在眉睫,任务艰巨。老陈带领低保科两位同事在全区多形式、多层次宣传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大意义及城市低保工作的有关政策及程序。通过全面调查,逐户登记,分析生活状况,组织群众评议,采取分类施保的方式,规范有序地推进低保工作。当时,还未推行无纸化办公,所有表册全靠手工填写,月均新增低保对象1000余人,老陈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整天趴在桌上收集材料填报表册,衣服袖筒都磨出了窟窿,累了、困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低保对象从0到22000余人。在低保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老陈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始终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履职尽责,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帮为群众所需,把关心困难群众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更有保障,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在脱贫攻坚期间,老陈挂包帮扶的北闸镇海子村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冯兴某就是其中一户。老陈到海子村入户时找不到冯兴某,经村民介绍已经人户分离,20年前就入赘到苏家院镇一农户家,具体地址不详。老陈多次骑上自行车去寻访,40多公里的路程一次往返要骑行4个多小时,几经辗转,在村民的引导下,老陈终于见到了正在苏家院镇核桃树村山坡上放牛的冯兴某。两人年龄相仿,一见如故,便拉起家常。冯兴某,早年因家境贫寒,经人介绍来到苏家院一户丈夫早逝育有一子一女的家庭入赘,未办理结婚证,户口也未随迁,至今妻子已去世。冯兴某组建的新家庭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继子、继女已成年但未履行对冯兴某的赡养义务。继女已嫁人,冯兴某与继子共同生活,继子成天不务正业,一言不合便对冯兴某恶语相向,曾经两次私下强卖冯兴某养的3头牛,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老陈按照相关扶贫政策,帮助冯兴某申请办理了特困供养,保障了冯兴某的基本生活,他还经常带上衣物和食品看望、接济冯兴某。逢年过节,两人都会互致问候,相互串门。这就是老陈临近退休因扶贫工作结“亲戚”的故事。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老陈在工作中始终任劳任怨、默默付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脱贫攻坚阶段,他主动申请协助驻村4个月。他风里来雨里去、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认真热情地帮助解决群众疾苦,履行着一个民政职工的职责,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其负责的1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中,部分乡(镇)负责实施的项目档案资料收集不规范,他带领科室人员,逐一监督核查,健全完善了整套档案资料。

老陈坚持原则、求真务实、作风正派,在政策范围内的事情充分落实到位,认真做好民政工作各类资金的及时发放、按需发放。低保科承担着全区8000多户20000多人低保的审核审批业务、动态管理以及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工作,一年发放资金上亿元,责任重大。多年来,他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廉洁自律,严格按政策程序办事,拒绝吃请、谢绝礼物,清清白白从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老陈待人接物和善友爱,团结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和同事相处非常融洽。他乐于奉献,甘当人梯、提携新人。2009年,老陈获得省级老龄先进工作者提名,他主动把荣誉让给了其他同志;2011年,老陈主动放弃单位福利分房名额,帮助更需要的年轻同志去积极争取。

为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及无烟单位的创建工作,老陈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戒烟,凭借顽强的毅力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

老陈是一名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在临近退休的几年,依然老当益壮,主动申请科室分配任务,主动承担科室脏苦累工作。他学思践悟走在前、笃行实干作表率,党内学习认真,手写心得体会、发言提纲,按时参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活动,自觉做到党的意识不弱化、党员标准不降低、党内生活不脱离。

退休前一天,老陈参加了两个会议,退休当天老陈交接了所负责工作档案资料,移交了单位的物品。移交档案资料中,有一套保存完整的2005年成立昭阳区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的全套资料;移交物品中有纸杯等办公室用品,历年发放用于值班的被子5床,购买于2011年的数码相机1台。5月12日18时,他站完最后一班岗,老陈如释重负,与同事们一一道别后,离开了用青春和热血浇灌了42年的岗位。

老陈一生汇聚了“甘于奉献的孺子牛精神、乐于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拓荒牛精神”。退休后,老陈还担任昭阳区第二届地名专家组成员。他誓言,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将继续发挥余热。

42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默默地坚守和悄悄地谢幕。平凡中孕育伟大,平凡中彰显真情。老陈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干事激情,激励和鞭策着年轻人勇毅前行。

通讯员:张永西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时政 民政局 低保 陈三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