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发布
2022-05-27 20:03近日
据省农业农村厅消息
截至5月20日
云南省已收获夏粮1357.95万亩
同比增7.2万亩
占播种面积1486万亩的91.4%
已播种秋粮3027.44万亩
同比增137.46万亩
占计划面积4777万亩的63.4%
“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生产
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
至6月中旬结束
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大忙”
今年,云南省将完成“两个50万亩”任务。截至5月20日,5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任务分解到9个州(市)、33个县(市、区)、1635个行政村,落实地块48.2万亩。大豆需种量148.6万公斤,落实148.6万公斤。播种进度36.78万亩,占下达任务的73.6%。50.12万亩杂交稻旱种任务分解到11个州(市)、59个县(市、区)、2072个行政村,落实地块47.94万亩。稻谷需种量116.2万公斤,落实115.95万公斤。目前,全省播种进度为28.04万亩,占下达任务的55.9%。
不误好时节 村民插秧忙
眼下,昭通市绥江县群众正抢抓农时,全面开展水稻插秧工作,田间一派繁忙景象。截至目前,绥江县2万亩水稻栽种已接近尾声,为确保今年水稻稳产丰收打下基础。
在板栗镇清水村,传统农具、小型机械在田间往来穿梭,村民们插秧抛秧,勾勒出一幅夏耕夏种图。
清水村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稻田肥沃,出产的稻花香米和稻田鱼口味好、品质佳,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清水村成立了村集体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稻鱼共生产业,走出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产业发展新路子,不仅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还鼓足了村民腰包。
在中城镇回望村夫人坝水稻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或是耕田、或是插秧,好不繁忙。“我家有三亩水田,这两天亲戚朋友都来帮忙插秧,秧苗栽种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村民吴昌逸说道。
近年来,夫人坝依托当地原生态田园风光,打造了集观光、休闲、生态、娱乐及红色、农耕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目前100余亩梯田水稻栽种已完成,十月份左右即可观赏金色梯田美景。
绥江县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县里不断加大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讲解水稻栽插、病虫害防治、播种施肥等种植技术,帮助村民解决难题,为水稻种植保驾护航。
推广良种良法 守护怒江粮仓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蛮英村百家寨小组广袤的田野里,“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清水潺潺;机耕路四通八达,延伸向田垄地角;成群的村民们平整田埂,插秧苗播玉米种大豆,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
百家寨小组村民李文秀一家与来帮忙的村民在自家水田里插秧。他们采用拉线插秧法,拉好一根线,一排四五人顺着线插秧,又快又直。
泸水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余李平拿着皮尺不停地测量秧苗的密度,指导村民按照要求播种。大春生产工作铺开以来,余李平和同伴们蹲守在田间地头,从育苗到插秧,从防病虫害到农用物资供应,跑前跑后跟进服务。
“谁学科技、用科技,谁就先致富。”李文秀说,这几年,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让村里的水稻、玉米的产量提高了不少,年年有余粮出售。
上江镇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名的坝区,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怒江州交界处,交通便利,土地平旷,河流众多,是商品粮和水果、蔬菜生产基地,被誉为怒江州的“粮仓”和“鱼米之乡”。
近年来,上江镇在山顶、山腰大力推广草果、核桃、花椒、芒果、柑橘种植等特色生态产业,绿化荒山,保护生态,拓宽群众增收门路的同时,在沿怒江一线的坝区、半山一带开展高产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推广良种良法,增加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守护怒江“粮仓”。
“先种两列玉米,再种两列豆子。”在李文秀的玉米地里,余李平边讲解边挖坑,种上玉米和大豆,手把手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领和优点。“我觉得这样套种好,一块地有两样收成。”李文秀专心致志地学习示范操作,自己动手播种,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充满信心。
余李平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玉米的边行优势及大豆的固氮作用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差异,构建科学的复合空间布局,形成适合两个作物和谐共生的光照、养分、水分环境,土地产出率成倍增加,不但能够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的问题,还能够实现玉米不减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明显。
“目前,泸水市5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地块已全部落实,将辐射带动大豆种植1.3万亩。”余李平说。今年,泸水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大春生产科技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挂点到各乡(镇),在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引导农民群众有序开展大春农业生产,切实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泸水市农业农村局种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何丽作为上江镇科技服务组组长,从2月开始就沉到一线,把技术送到田间。张何丽介绍,泸水市农业农村局与上江镇政府还开展了耐旱性、耐瘠性的“滇禾优615”水稻试种工作,希望试种成功后,在山区、丘陵、荒山荒坡推广,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粮食产量。
电力保障灌溉 旱地变成水田
“我们的大水塘很漂亮!水从山下抽上来,再通过大水塘流向下面的水田。走,去看看。”曲靖市马龙区王家庄街道永发社区副主任宗德文热情地邀请记者去参观他们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蓄水池。
看着路旁正在施工的高标准农田,宗德文兴奋地说:“从一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我就天天往这里跑。旱地就要变成水田,这回大山有新希望了。”今年,永发社区和邻近社区将一起建设700余亩高标准农田,在宗德文看来,山地变沃土,他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即将开启。
高标准农田开始建设了,用电成了难题。这时已到4月,宗德文担心用电办理手续复杂,会耽搁今年水田的春耕生产进度。通过了解,他得知,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他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了作业计划,为项目搭火送电。”宗德文心里的石头落下了。
4月22日,永发社区的高标准农田项目通电了。水泵房电能满满,一按按钮,就能从山下通过引水渠把水抽到山顶的蓄水池里,再通过蓄水池引入田里。看着这一幕,宗德文十分高兴。
眼下正值农耕生产关键时期,曲靖供电局采用带电作业方式为高标准农田进行搭火作业,既能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快速通电,也确保了其他农户农耕灌溉用电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