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2-05-27 10:00个
大关县专场
发布会现场
5月26日下午,昭通市召开干部作风暨营商环境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该场为大关县专场新闻发布会。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主持新闻发布会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办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昭通市干部作风暨营商环境大提升系列之大关县专场新闻发布会”,这是本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发布。
首先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大关县委副书记、县长刀正强;
大关县发改局局长解双宝;
大关县工科局局长余洋;
大关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李绍勇;
大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周云;
大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李春德。
欢迎你们。
应邀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有云南日报、昭通日报、昭通广播电视台、昭通新闻网、北纬29度、昭通发布、微昭通、昭通市人民政府网、大关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编辑,欢迎你们!
本场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主发布人作新闻发布,二是记者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有请大关县委副书记、县长刀正强作发布。
新闻发布
大关县委副书记、县长刀正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大关专场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大关发展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大关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借力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行动,对标一流、学习一流、赶超一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亮剑精神聚焦作风顽疾,以壮士断腕整治乱象问题,掀起了新一轮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热潮,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9亿元、增长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增长181%,增速排名全市第3;引进签订项目11个、总投资15.95亿元,到位市外资金12.59亿元、增长222.8%。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思想大讨论破坚冰、强保障,重商动力更强。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敢于闯、敢于试、敢于改,通过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营商环境的大优化。一是凝聚共识。紧紧抓住思想解放这把“金钥匙”,持续开展每月一次作风建设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一次干部作风状态、组织一次案例警示教育、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四个一”学习教育,全县上下更加开放开明的思想观念、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得到进一步凝聚。二是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及时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双提升”专项行动领导组,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常驻“双提升”办主抓,抽调12名人员集中办公,组建6个工作专班,多维度、全覆盖推进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三是闭环管理。制定出台“双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健全完善政务、法治、发展、市场环境大提升4个具体方案,确定年度目标、划定工作重点、明晰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限,攻坚会战,全力突破。同时,坚持以考促建、以查促改、以评促优,组建9个巡回指导组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形成工作闭环。
二、以作风大整治找问题、抓整改,亲商措施更实。坚持以问题查摆、对照检视为突破口,持续掀起作风革命热潮,以作风大提升促环境大优化。一是动真碰硬找问题。紧密结合大关实际、行业实际和岗位实际,坚持刀刃向内,通过“对照查”“开门查”“相互查”等方式深入查摆问题,各单位和个人分别形成问题清单,绘好“自画像”,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实、找深、找透。二是刮骨疗毒抓整改。针对查摆出的问题,严格执行“首办负责”“限期反馈”,全面推行措施具体、责任到人、督办到点工作机制,切实做到问题对待有态度、问题整改有成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交代。特别是针对上级交办和各类信访、热线收集到的165个问题,我们坚持不回避、不护短、不拖拉,均第一时间核实梳理、逐一交办,坚决做到整改责任全压实,问题整改全清零。
三、以服务大提升减流程、优服务,营商效率更高。坚持以质量、效率和办事企业群众满意为标准,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聚焦流程再造,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标准化做优硬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成10450平方米的县政务服务大厅,集中进驻32个部门646项事项,280项实现当场即办、帮代办,388项实现“零跑腿”,616项“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承诺得到兑现。持续加强“互联网+”建设,1227个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网办率达99.2%,政务服务“到点办、现场办”变成了“网上办、指尖办”,“群众跑人员跑”变成了“部门跑信息跑”。二是“三法”并举提升软实力。人员选配做“乘法”。严格按照“应进必进、进必授权”要求和“一人多责、一岗多能”标准,选派89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快、服务态度好的复合型干部进驻60个窗口服务。办事流程做“减法”。全面开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四减”行动,推进“多审合一”,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承诺时限平均缩减28.6%,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服务范围做“加法”。紧盯“线上、指尖”两个关键,进一步加大“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合作力度和“一件事一次办”覆盖广度,与贵州省、四川省等20个省份48个州(市)187个县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办事便捷度得到进一步提速。
四、以环境大改善保要素、添活力,惠商措施更实。坚持“先扶上马、再谈发展”,树牢“想在前、干在前,服务企业我当先”的理念,念好“三字诀”,切实当好企业“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暖心“店小二”。一是“强”字为要优化发展环境。围绕产业布局强化人才支撑,通过“凤凰计划”、“鲲鹏计划”、“专家工作站”等重点人才项目申报方式引进专业性、复合型人才40人。围绕要素保障建强基础设施,中小型并举、一体推进出水堰引调水改造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全力服务大永、永盐、麻彝高速公路和G247一级公路改扩建等路网建设。二是“优”字为先优化市场环境。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秉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开展行政权力事项清理调整,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刚柔并济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实现全过程监管。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累计减费降税1900余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445家、个体工商户340户。创新金融服务,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经营发展资金需求,累计向2498家企业授信融资3.33亿元,发放个人创业贷款117户1405万元。三是“公”字为本优化法治环境。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不动摇,成立行政复议与应诉办公室,落实规上企业“一企一警”包联制度,调解化解涉企纠纷13件,办理涉企业执行案件99起,将64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断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
五、以招商大突破抓落地、强进度,招商效果更好。始终把招商引资成效作为营商环境好坏的试金石,践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持续在项目谋划、招商洽谈、政策完善、发展服务上赋能。一是在项目谋划上用心。聚焦筇竹、页岩气、硅砂等资源禀赋,以及生猪、肉牛等高原特色农产品优势,以获批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优化提升区为契机,健全延链、强链、补链招商项目体系,谋划储备招商引资项目27个,投资估算305亿元。二是在政策完善上用劲。聚焦水、电、路、气、土地等要素保障,出台《大关县社会招商和以商招商奖励办法(试行)》《大关县招商引资及产业培育奖补办法(试行)》等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让招商企业吃下发展“定心丸”,确保企业招得来、留得住。三是在招商洽谈上用情。深入推进“一把手”招商,组建招商小分队手捧“优势”出滇入川、进京入沪推介项目,全面落实“来访必见面、调研必陪同、困难必解决”,统筹“请进来”、“走出去”招商,拿出诚意邀请企业到大关投资,持续擦亮“来了就是大关人、签约就是一家人”招商名片。四是在发展服务上用力。深入开展“千名领导挂千企、当好暖心店小二”活动,25名县处级领导挂包联系44家企业,县政府开设“企业开放日”,通过一企一策“面对面”沟通、“心连心”座谈,全力以赴破解落地、发展难题。
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地区,学习典型经验和先进理念,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坚决的态度,治顽疾、转作风、优服务、提效率,奋力把大关打造成投资兴业的宝地、企业成长的沃土、创新创业的福地、政商融合的乐园,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谢谢刀县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就各自关心的问题提问。
回答记者提问
昭通日报记者:
在提升发展环境中,交通、水利、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是重点,请问大关县就改善基础设施方面是如何做的?
大关县发改局局长解双宝: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根据中央、省、市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导向和部署,大关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基础设施。
一是加快推进一批。对在建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县级领导挂钩联系,要素部门跟踪服务,行业部门全程落实,实行月调度、季分析,加快推进30户以上不搬迁自然村公路硬化、出水堰引调水改造、农村供水保障、梭锅坝水库应急补水、电网升级改造、龙洞小学、体育公园、县城综合公共停车场、100个5G基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促进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城镇、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二是尽快启动一批。结合大关县基础设施发展的“短板弱项”,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加强要素保障,尽快启动8个乡(镇)污水处理、农村公路及产业路、翠屏山水库补水、城镇燃气管网等项目,加快推进寿山新型建材园、天星绿色硅产业园基础设施、太华水库与梭锅坝水库连通工程、罗汉坝东西干渠、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全力服务G247大关南至鲁甸鸭子塘一级公路改扩建、大永高速、永盐高速、麻彝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
三是超前谋划一批。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大关发展需求,按照“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聚焦园区、交通、能源、水利、产业、城市更新、农业农村等领域,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重点,谋划一批项目充实项目库,储备达100亿元以上。同时,按照先急后缓、成熟一批推动一批的路径,做实项目前期,争取地方政府专债、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支持,用活金融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多方筹集资金,推进更多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实施,以基础设施的大提升促进发展环境的大提升。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云南日报昭通分社记者:
近年来大关县的营商环境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请问大关在招商引资中有哪些优惠条件?
大关县工科局局长余洋: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及社会各界对大关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和关注。近年来,大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县之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大关营商环境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认可。大关县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推动落实招商引资。
一是制定出台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各类资本到大关投资兴业。近年来,大关先后出台了《大关县招商引资及产业培育奖补办法(试行)》《大关县社会招商和以商招商奖励办法(试行)》《大关县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等奖励性优惠政策,根据大关实际,以奖励、补助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入驻成本。比如在用地上,按照招商引资项目的分类、投资强度、企业纳税县级留成部分的额度给予不同的奖励和补助。如绿色能源、高新技术类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强度超过120万元/亩以上且企业年纳税县级留成部分达500-1000万元(含)的,土地价格原则每亩不高于10万元/亩,企业通过招拍挂合法取得的土地价格超过10万元/亩的,县政府将超出的部分补助给企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纳税县级的留成部分额度越大,政府补助的额度就越高。除用地外,我们在“五通一平”、用电、标准化厂房建设、租用及物流运输等方面均有系列优惠政策,因政策比较具体,在这里就不一一解读。
二是提升园区建设,提高招商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近年来,大关高度重视园区建设运营工作,按照“以特制胜、分类建园、全链深耕”思路和“产业分类集聚、资源归口集中、要素定向匹配”原则,坚持“一园一业”的园区发展思路,布局打造东以天星硅业、西以寿山建材、南以上高桥农特产品、北以木杆筇竹、中以翠华文创为支撑的“东硅西材南农北竹中旅”五个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引领“三张牌”走向纵深发展。通过全县上下不懈努力,大关工业园区于2021年12月成功进入省级开发区行列。大关结合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对原大关工业园区规划进行优化提升,规划以绿色硅材为主导产业,绿色建材、绿色铝加工为辅的“一园四片”工业园区,园区总面积13.61平方公里,其中天星绿色硅材产业片区6.11平方公里、寿山新型建材产业片区3.22平方公里、悦乐绿色铝加工产业片区2.47平方公里、上高桥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1.81平方公里。现寿山绿色建材、上高桥农特产加工聚集区已初具雏形,天星绿色硅材、悦乐绿色铝加工两个片区基础设施已启动规划设计。昆钢嘉华、中鑫硅业、景德镇颂陶瓷业、双胜集团、远恒集团等一大批业内翘楚云集兴业。大关工业园区已成为投资兴业的洼地。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落地项目和入驻企业安稳发展。进一步盘活土地、矿产等资源保障,切实提高企业用地需求保障能力和资源需求供给能力。加大企业水电路气等要素的保障力度,贯彻落实好“千名领导挂千企行动”要求,开展定期走访,收集企业困难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交办和研究企业反映的问题,让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确保企业在大关安稳发展。
大关县委、县政府和大关29万同胞千方百计、竭尽全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直秉承“来了就是大关人,签约就是一家人”的招商理念,敞开胸怀和大门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前来大关投资兴业。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大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请问大关县市场主体培育推进情况和具体工作亮点是什么?
大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周云: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关县2022年新登记目标任务数2489户,力争新登记目标任务数2738户,确保净增数1543户。大关县坚持把完成市场主体培育目标任务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千方百计在扩增量、稳存量、保质量上下功夫,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聚焦责任落实,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抓紧抓严上级文件要求,立足职能职责,聚焦市场主体培育和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进一步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分工,将全年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个人,同时加强督导考核,将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实行“周通报、月调度、季总结”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全年目标任务按时完成。目前,已完成2022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766户(其中企业179户,个体1587户),完成率为64.5%;净增量817户,完成率为53%。
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全力以赴培育一批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大关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市场主体,以“竹、猪、茶、果、旅”为抓手,大力发展竹子、果蔬、畜牧、林下经济等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构建农旅融合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努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汇聚合力助推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多点开花”。
三是聚焦招商引资,全力以赴引进一批市场主体。围绕“筇竹之乡”“瀑布之城”“硅砂之谷”定位,不断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打好“资源牌”,大力开展资源招商,积极对接招引了一批有投资实力、有真实意愿的企业,着力引进了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市场主体;打好“乡情牌”,大力开展情怀招商,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聚焦环境优化,全力以赴巩固一批市场主体。从履行服务、强化效能、提高效率入手,建立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推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服务模式,不断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压减企业设立、刻制公章和申领发票三个环节审批时限至1个工作日,实现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限时办理;定期组织县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研究市场主体发展存在困难和问题,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店小二;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在国家奖励补助优惠政策的框架内,结合全县实际配套工作措施,积极兑现政策红利,全面提振企业信心,营造宽松经营环境。
昭通广播电视台记者:
法治环境是干部作风大提升和营商环境大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大关县在法治环境建设中有什么特色亮点?
大关县委副书记、县长刀正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唯有持续加强法治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近年来,大关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扣法治政府建设、干部作风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目标,以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为契机,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21年以来,全县行政争议案件13起,其中提起行政复议7起,召开行政复议案件协调会5次,案件现场办公会3次,各项行政复议工作有序推进,主要表现为“两降一增一稳”:“两降”是行政复议案件当事人提起诉讼同比呈现下降趋势,由2020年的6件减少到2021年的4件,同比下降33.3%;提起诉讼后法院纠错率下降,从2020年的50%降至2021年的25%。“一增”是自然人、法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申请或同意调解的案件逐渐增多,2020年办理的复议案件无一件同意调解,2021年完成适用调解结案2件。“一稳”是组织调解达成和解率稳步提升,2021年收案4件,组织调解2件,组织调解成功率为50%。
总结我们的做法,主要归结为“五个到位”:一是人员编制保障到位。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原则,成立了大关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与应诉办公室,落实事业人员编制3个,及时选调3名专业人员充实到办公室,确保有人干事。二是办公设备保障到位。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建成行政复议接待室、听证室、档案室等办案用房并投入使用,配置了办案专用设备和其他保障设施,确保有场地办事。三是工作经费保障到位。在县财政极为困难的前提下,拨付13.8万元用于前期行政复议与应诉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及设备采购,并将每年4万元的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确保有钱办事。四是专业团队保障到位。建立由政府部门法务工作者及政府法律顾问、执业律师、离任检察官、离任法官、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等人员组成的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供咨询意见,确保有专家参事。五是衔接机制健全到位。建立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与应诉办公室同县法院、县检察院的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裁判标准的衔接,统一法律适用,确保在法律框架下办事。
下一步,大关县将进一步加大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以法治手段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昭通市人民政府网编辑:
大关县建成了标准化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请介绍一下通过哪些举措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化的服务?
大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李春德: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关县按照“保基本、重实用”的原则,投入6000余万元建成占地10450平方米的标准化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夯实。通过实施制度化管理,“部门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服务对象转”和“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的意识已深入广大干部职工心中,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一是推进事项集成,服务有“速度”。抓线下,打造政务服务新环境,在政务大厅设立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审批、公安交警、社保就业等5个功能区60个服务窗口,通过扎实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办事速度更快,办事效率更高,企业和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了“跑多门”到“进一门”的转变。大厅设置了母婴室、无障碍通道、休息等候区,免费提供手机充电、饮水、雨伞、轮椅、婴儿车等“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服务环境更加温馨舒适。强线上,打造“一网式”政务平台。围绕政务服务线上“一网通办”“掌上办、指尖办”,将1238项政务服务事项向线上平台集中,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一网式”政务直通车,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二是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有“温度”。聚焦社会投资项目、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推行“人人都是志愿者、天天都是服务日”制度,配备帮办代办人员,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咨询、办事指引、表格填写、网上申报,做到“有求必应”“微笑服务”“马上就办”。三是推行晩到延时,服务有“热度”。推行“5+X”制度,对高寒、边远山区晚到的群众实行下班延时服务和周末预约服务,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当家事,让办事群众少跑腿、少跑路,“最多跑一次”。四是畅通投诉渠道,服务有“力度”。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政务大厅“办不成事投诉”窗口,畅通企业群众线上线下投诉渠道,“一对一”分类处置,监督检查,跟踪问效,确保“件件有交待、事事有回音、投诉有结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服务氛围。
今年以来,共受理办结各类事项1.9万件,帮办代办服务567人次,延时服务120人次。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详细解答。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特别是像我们大关县,受诸多因素制约,更是要切实找准存在的问题和症结,以更务实的举措,打通“堵点”、医治“痛点”、解决“难点”,将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动力”。千招万招,抓好落实就是好招;千条万条,不去落实都是白条。我们深切希望,大关立足实际,着力在实践中寻突破,在突破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山水大关的发展征程中写就一幅舒适写意的山水画卷。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昭通日报记者:单娟 尹婕 文/图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