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8-12 17:56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罗定东 戴 弢 陈绍金)大关县天星镇斜文村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大关县彝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代表地之一。居住有彝族220户1240人,占全村人口的30%以上,全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1072户323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9户936人。
在全县上下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浪潮下,如何找准定位,结合实际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成为了斜文村“三委”思考最多、最迫切的问题。对此,斜文村“三委”确立了以打造坉上彝寨安置点为主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问题、以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为主解决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问题的发展思路,带领全村群众投入到脱贫攻坚浪潮中。
安置点全景
打造坉上彝寨风情民居
针对斜文村彝族同胞聚居、彝族文化底蕴深厚等民族风情特色,斜文村确定了以打造坉上彝寨易地搬迁安置点为重点的精准扶贫发展规划,以此带动全村贫困户解决住房难问题。坉上彝寨易地搬迁安置点由云南城市规划设计建筑院进行规划设计,把房屋建设与彝族特色和乡土文化有机结合,依山就势,就地取材,把安置点建设与李蓝起义、彝族风情、绿色生态等元素相融合,围绕 “一场、一馆、一线、一中心、二室、二区” 打造彝族风情民居,原汁原味体现乡村淳朴风貌。同时做好水、电、路、网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规划,配套1个文化活动广场,为彝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搭建平台。
据斜文村支书张才珍介绍,斜文村2016年脱贫出列269户936人,全部做到因户制策、一户一策,该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的就易地搬迁,该就地建房的就给危改指标,现在基本上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农户建房。
工人正建新房
为做好坉上彝寨易地安置点的建设,天星镇成立了斜文村坉上彝寨安置点建设指挥部,由镇长任指挥长,镇政府挂钩副镇长任副指挥长,一事一议办、扶贫办、城建所、斜文村委会等单位为成员,统筹推进易地搬迁工作。
宣传好政策,增强群众搬迁积极性。为读懂政策、用好政策、宣传好政策,天星镇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议,传达学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就易地扶贫对象的确定、面积标准、安置方式、程序、补助标准、时间要求进行细致研究。镇村干部多次召开坉上彝寨安置点群众代表座谈会,宣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讲解安置建房补助、贷款、购房优惠等相关政策,及时了解群众想法,听取群众意见,与群众一道分析搬迁后的生产生活及后续发展安排等问题,增强群众的搬迁积极性。开好任务分解会,明确指挥部、驻工地代表、监理、村“三委”的工作职责,做到职责到人,任务到户,全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政策的宣讲,最终确定安置点安置农户122户477人,其中集中安置77户331人,插花安置27户87人,进城入镇18户59人。
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进度。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在村里挑选为人正直、有威望,熟悉施工流程,有一定工程技术的人员入驻施工场地,督促检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和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和监理工作,聘请了专业监理公司对施工过程全程监控,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督促整改,做到工程质量事前、事中、事后有效控制。
群众正在热火朝天的修建自家房屋
为确保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镇政府在集镇范围内了选择一家具备安居房材料标准的供应商签定担保协议,易地安置搬迁户在自愿的前提下,可选择与该供应商在资金未到位前,赊购建筑材料,在资金到位后由镇村督促将资金及时兑付给材料供应商。
为确保资金真正用于安居房建设上,安排专人保管农发行易地搬迁惠农卡,由农户保管安居房建设银行卡密码,村委会掌握安居房建设进度的方式,按工程进度适时拨付有偿及无偿资金。
搬迁户陈正金告诉记者:“我家原来的房子也垮了,我从沿山一组搬到坉上来差不多五公里,搬在这里比较集中,公路也通,子女上学、看病都很方便。”
据天星镇扶贫办主任王云康介绍说,下一步将结合实际,根据帮扶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细化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计划,把易地搬迁与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结合起来,产生最大化效益。同时将继续做好扶贫项目推进工作,多方争取,最大限度整合部门资金,确保按时完成安置点建设任务,加强驻村队员、镇村挂钩干部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检查,进一步探索集体经济模式,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使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截止目前,坉上集中安置点77户已开始动工,完成地圈梁及立柱61户,砌砖墙16户,完成一层打板9户;插花安置完成基础开挖16户,完成地圈梁10户,完成一层打板1户;进城入镇18户,完成自建房4户,买房14户。
挂钩斜文村的县信用联社驻村第一书记曾朝万告诉记者,他们进村以后积极配合斜文村做好帮扶规划,深入一家一户走访,做通群众工作,做好易地搬迁。通过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农户进入了深入细致的排查,到6月底确定了精准户269户936人,做到绝对精准。县信用联社还给了斜文村一定的经费支持,打算帮助斜文村建设党员活动室,在改善村“三委”的办公环境上做一些努力;针对斜文产业发展,打算拿出2万元钱来发展集体经济。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助群众增收致富
在产业发展上,斜文村除抓好传统的烤烟产业,巩固种植业、畜牧业发展外,计划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发展产业。通过实地调研,找准适合当地天气种植的黄柏进行种植,规划种植黄柏15000亩,覆盖5个自然村,目前已完成种植6614亩,项目计划投资441万元。利用斜文的海拔高特点,规划种植500亩晚熟樱桃,成熟上市时间将与樱桃大量上市时节错开,可以卖得好价钱。对现有的6000亩核桃进行提质改造。烤烟种植一直是斜文村农民的主要收入,为带动周边群众致富,村“三委”及驻村工作队鼓励大户进行烤烟种植,在沿山第三村民小组,苦寨村民小组,斜文第一、第二村民小组进行规模种植,目前已种植烤烟1000余亩。
进食的鸡
在养殖业上,鼓励村里有想法、积极性高的人带头致富,计划投资30万元发展养鸡产业,全村600户,每户养殖50只鸡,共计30000只鸡。家住沿山第三村民小组的90后彝族小伙王伟,一直在外务工,去年回家后想发展养殖业,经过实地调查后,决定发展土鸡养殖。当时由于资金困难,村“三委”积极协调镇有关部门借2万元给他,扶持他养鸡。为使周边群众都能发展,原本每只鸡苗需要15元,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切块资金补贴10元,贫困户只需先出5元即可将鸡苗领回家进行养殖。
烤烟堆
彝族小伙王伟是沿山第三村民小组贫困户,也是养鸡致富带头人。他激动地告诉记者,2015年打工回乡后,想在老家干点实事,自主创业,但由于打工没有找到钱,无垫本资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向斜文村委会提出请求,没想到村委会立即想办法帮助他筹集资金2万元钱,发展了将近3000只鸡。现在他供给农户的鸡苗全都是本地鸡苗,而且也做得比较有信心,很感谢斜文村委会的同志们。在下一步发展中,他准备扩大规模、增加品种,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养殖致富。
竹林下休息的鸡
不仅如此,村“三委”及驻村工作队还在每个村民小组里挑选出富有母猪养殖经验的贫困户来养殖一头优质母猪,待产出仔猪后卖给本村民小组贫困户,且购买母猪的费用由切块资金解决。
鸡圈
各个项目建成后,斜文村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改善,产业长足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脱贫致富将有新的希望。通过安居房、道路、彝族村寨打造、社会事业等工程的实施,斜文村群众的居住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